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日军事协定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蓋章日1918年5月16日
語言日文、中文
收錄於维基文库的條約原文
维基文库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簽署日1918年5月16日
簽署地點 中華民國北京
生效日1918年5月16日
失效日1919年?
簽署者中華民國 靳云鹏
日本 斋藤李治郎
締約方 中華民國
日本 大日本帝国
語言汉语日语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為1918年日本與中華民國之間的一系列軍事協定。日方稱為日支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有時也稱日中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日華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各項文件總計七件二十八條。

簽訂過程

[编辑]

1917年8月14日,段祺瑞内閣對德國奧匈帝國宣戰,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自此,德奧成為中日的共同敵人。1918年1月4日,奉天省中央銀行發行的奉天票成了法定貨幣[1]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1918年3月3日,俄國無視協約國而對德國單獨講和,為此3月8日,日本以參謀次長田中義一為中心,決定對中國尋求中日同盟、武器統一等防敵協定,3月25日,於東京,中國與日本就共同防敵進行換文,4月30日,西原龜三給段祺瑞政府二千萬日元的有綫電信貸款,同時又施以軍事威脅,在日方壓力下,段祺瑞政府于5月16日簽訂《中日陸軍共同防敵協定》,又于十九日簽訂《中日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5月30日,中日雙方在北京互換批准書,並公佈《中日共同防敵換文》,而對海軍的兩個軍事協定内容隻字未提。9月16日,雙方于北京簽訂實施細則,規定“凡在军事行动区域之内,中国地方官吏对于该区域内之日本军队,须尽力协助,使不生军事上之窒碍:日本军队须尊重中国主权及地方习惯,使人民不感受不便。”等条文。9月28日,日本向段祺瑞提供參戰之借款。

參考文獻

[编辑]
  1. ^ 不換紙幣の標本奉天票 金と物どう動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東京朝日新聞 1926年5月30日

外部链接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