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威爾遜中心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簡稱威尔逊中心
命名缘由伍德罗·威尔逊
成立時間1968
類型政府機關
法律地位美國總統紀念館
總部隆納·雷根大廈和國際貿易中心
地址
  • 1300 Pennsylvania Avenue NW, Washington, D.C. 20007
理事長
湯瑪士·奈德斯英语Thomas R. Nides
重要人物
約翰·凱瑞(理事)、阿恩·鄧肯(理事)、湯瑪士·奈德斯英语Thomas R. Nides(理事長)、詹姆斯·哈德利·貝靈頓(理事)[1]
上級組織
史密森尼學會
收入
24,865,473 美元 (2016年) 编辑维基数据
捐款16,405,104 美元 (2019年) 编辑维基数据
網站http://www.wilsoncenter.org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英語: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又名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簡稱威爾遜中心(英語:Wilson Center),是一個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總統紀念館,命名是為了紀念美國唯一擁有博士學位的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美國國會在1968年的法案使它成為史密森尼學會的一部分。[2][3][4]它也是世界排名前15的智庫[5]該中心的使命是:「成為美國超越黨派的關鍵政策論壇,通過獨立研究和公開對話,在全球問題上對國會、政府和政策界提出可實踐的想法」。[6]

組織

[编辑]

該中心是史密森尼學會的一部分,但有獨立的理事會,由美國聯邦政府官員和由美國總統任命的非官方人士擔任理事。該中心理事會成員現為17人,包括美國國務卿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美國教育部長、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主席、史密森尼學會會長、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局長、一位美國聯邦政府官員及9位非官方人士。[7][8]

該中心的主任和工作人員,包括學者、出版商、圖書館員、行政人員和支持人員,對理事負責,執行該中心的使命。美國眾議院議員簡‧哈爾曼英语Jane Harman於2011年辭職接任現任主任。[9]由公民組成的威爾遜顧問團對理事及工作人員提出建議。實習生通常由本科生或研究生擔任,支持訪問學者和工作人員的活動,同時學習作頂尖研究。

中心多數的工作人員組成專門的計劃與項目,涵蓋的領域廣泛;這些計劃與項目組織會議及研討會,並支持各種調研、溝通、及相關其領域的出版物。歷史與公共政策項目、冷戰國際史項目、朝鮮國際文件研究項目由 Christian F. Ostermann 擔任主任,James Person 擔任副主任。[10][11]

該中心還出版一本雜誌《威爾遜季刊》,由史蒂芬·拉格菲尔德英语Steven Lagerfeld擔任編輯。[12]

2011年,威爾遜中心在全球智庫排名前15;它在美國排名第8,國際事務全球排名第9,在發展全球排名第7。[5]

項目

[编辑]

歷史與公共政策項目

[编辑]

歷史與公共政策項目(英語:History and Public Policy Program):側重於歷史與政策制定之間的關係,目的是培養開放和無黨派的關於歷史問題的對話。該項目協調外交史上深入的研究(通過冷戰國際史項目的工作);地區安全問題(通過朝鮮國際文件研究項目英语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 Project);核歷史(通過核擴散國際史項目),以及全球的軍事和安全問題,如對華沙公約組織和歐洲安全的歷史研究(與威爾遜中心的歐洲研究)。[10]

冷戰國際史項目

[编辑]

冷戰國際史項目(英語: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1991年在麥克阿瑟基金會贊助下成立,並創辦專業刊物《冷戰國際史項目公報》(CWIHP Bulletin)。該項目支持參與冷戰的政府全面快速地開放史料,並尋求加快昔日“共產主義陣營”的新資源,材料和觀點與冷戰史學的整合過程,並且努力超越語言,地理和區域專業化的壁壘,創造冷戰史學者之間新的聯繫。[11]「冷戰國際史」這一概念因此開始流行,並被國際學界廣為接受。它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冷戰史研究中心。[13]項目目前的贊助者包括韓國國際交流財團首爾),亨利·魯斯基金會(紐約),麥克阿瑟基金會(芝加哥),安德魯·W·梅隆基金會(紐約)等。[11]

2011年,威爾遜中心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開展冷戰史研究,并在威爾遜中心成立了“華東師大—威爾遜中心冷戰研究美國工作室”。

朝鮮國際文件研究項目

[编辑]

朝鮮國際文件研究項目英语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 Project(英語: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 Project):鑒於學術界和政策制定者對於朝鮮的工作經常受限於缺乏資訊,该项目旨在成為學術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朝鮮信息交流中心。方式是廣泛傳播前共產主義盟國最近解密的朝鮮文件。該項目已經從前蘇聯,中國,東德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蒙古國保加利亞波蘭匈牙利,美國和韓國檔案館取得並發布朝鮮的歷史文件。[14][15][16]該項目經由與首爾朝鮮研究大學英语University of North Korean Studies及國際學者的合作,獲得關於朝鮮的原始與翻譯文件,出版《朝鮮國際文件研究項目手稿》(英語:NKIDP Working Paper),也經常在《冷戰國際史項目公報》發表成果。該項目的贊助者包括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等。該項目曾發表文件,揭露朝鮮派空軍支持越南戰爭具体的规模和详情。[17]

威爾遜獎

[编辑]

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信念是:「最崇高的宗教是為人服務,最偉大的信條是為共同利益而工作」。從1998年開始,威爾遜中心每年頒發「伍德羅·威爾遜獎」,表揚實踐這種信念的得獎人,他們經過深思熟慮的討論,慷慨的慈善事業,無私的服務,使得世界更美好。

威爾遜獎分成兩類:威爾遜公共服務獎與威爾遜企業公民獎。

組織交流

[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華東師範大學學者曾在美國研究時獲得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資金協助,但目前沒有實際合作項目。[18]

參考文獻

[编辑]
  1. ^ Leadership.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4). 
  2. ^ 20 U.S. Code § 80e - Congressional declaration of policy. Leg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Cornell Law School.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3. ^ Barbara Gamarekian. Washington Talk: The Smithsonian; A Very Rare Collection With a Rarer Mandate. 紐約時報. 1988-09-23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0). 
  4. ^ Charles Blitzer, 71; Helped to Create 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 紐約時報. 1999-02-26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0). 
  5. ^ 5.0 5.1 James G. McGann, Ph.D. 2012 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Report and Policy Advice (PDF). 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14). (英文)
  6. ^ Mission and Vision Statement.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4). 
  7. ^ Public Law 101-268 (PDF). 美國政府印刷局. 1990-04-09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4-07). 
  8. ^ Departments. AllGov.com.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9. ^ Chris Cillizza. Jane Harman to resign from Congress. 華盛頓郵報. 2011-02-07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0). 
  10. ^ 10.0 10.1 About History and Public Policy Program.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11. ^ 11.0 11.1 11.2 About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12. ^ About. Wilson Quarterly.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5). 
  13. ^ 沈志華. 一個新的學術增長點——「冷戰國際史」海外研究狀況簡介.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14. ^ In this 1968 telegram from Pyongyang, North Korea, released by the Wilson Center 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 Project. Associated Press. 2013-04-10 [22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15. ^ Archive for the ‘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 Project (NKIDP)’ Category. North Korean Economy Watch. [18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7). 
  16. ^ Lerner, Mitch. Wikileaks on North Korea Reveals Nothing New. History News Network. [22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17. ^ 美公開機密文件稱朝鮮曾為越南戰爭派空軍(圖). 中新網 (新華網). 2011年12月5日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8). 
  18. ^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