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劉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寇封

劉封,原名寇封(190年代—220年),东汉長沙郡羅縣[1](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人,出身名門世家,蜀汉开国之君刘备养子,官至副军将军。

生平

[编辑]

家世显赫

[编辑]

劉封出身荊州世家,是羅侯寇氏之子(即枝江是其家族封地,国名羅侯),長沙劉氏外孙。左将军刘备寄寓荆州时,因为没有子嗣,收其为养子。

平定益州

[编辑]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左將軍荆州牧刘备受益州刘璋之邀入蜀,帮其消灭割据汉中镇民中郎将领漢寧太守张鲁。刘备北驻葭萌,次年与刘璋反目,召诸葛亮张飞等夹攻益州。刘封时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跟随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征虏将军张飞入蜀,“所在战克”,以功拜副军中郎将

攻取三郡

[编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左将军领荆州牧、益州牧刘备命宜都太守孟达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遇害,孟达继续进攻上庸,刘备对孟达不太放心,于是命副军中郎将刘封从汉水西下,节制孟达所部,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仪投降,刘封以功拜副军将军。

拒援關羽

[编辑]

不久刘备自称汉中王,前将军假节钺大都督荆州关羽發動北伐,围困襄阳、樊城,多次命令刘封、孟达发兵相助,被刘封、孟达以上庸三郡投降不久局势不稳为由拒绝。结果呂蒙偷袭荊州,关羽撤军,所部溃散,在临沮被孙权擒获,献首曹操。刘备因此对二人不满。

刘封本与孟达不和,又因劉封搶走孟達的军队,孟达既害怕刘备将来算账,亦不满刘封的欺凌,率所部四千人投降魏国。魏文帝曹丕拜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命其与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进攻上庸三郡,并预将三郡合并为新城郡,以孟达领新城太守。

此時孟达写信给刘封劝降,信中提到劉封與漢中王劉備的關係,實際上不過是路人而已,論親情並不是親生骨肉卻身居權勢之位,名義上不是君臣卻擔任很高的職位,出征則有獨自領兵征伐一方,居則有副軍之號,又说刘备已经立劉禪太子,刘封地位堪忧,孟達引用古人的例子,認為申生如果聽從子輿的勸告,必定會像太伯一樣成就一番事業。衛伋如果能夠聽從他同父異母弟弟公子壽的勸告,就不會讓他父親衛宣公的罪過暴露,而被天下人譏諷嘲笑。像是齊國小白逃出國外避難,後來回國得到王位成就霸業。晉國的重耳翻牆逃走出國流亡,最終回國繼承了王位。信中還提魏文帝受禪讓登基,虛心待下,以仁德懷柔遠方,如果劉封能歸順,不但能和孟達平起平坐,還能受到三百戶的封賜,还能续封为罗侯。

劉封拒絕了孟達的勸誘。西城太守申仪背叛刘封,刘封战败退回成都,上庸太守申耽則隨即投降魏军。

被賜自盡

[编辑]

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斥责他欺凌孟达,又不發兵援救关羽,但並未打算治劉封死罪;然而劉備身旁的诸葛亮認為,將來劉禪繼位後难以驾驭為人刚毅勇猛著称的刘封,因此建議刘备将其除掉,于是刘备将刘封赐死,命其自杀。刘封临死之前叹息“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劉封自殺身亡後,劉備为之流涕。

古迹

[编辑]

明《荆州方舆书》、清《东湖县志》、《宜昌府志》等史籍均有刘封在宜都筑有御敌城垒“刘封城”的记载,地在县西北二十里南津关北岸山三游洞顶,更指出刘封曾与孟达同守宜都。三游洞风景区内有刘封城遗址,其范围内也有汉砖等。唯《三国志》无载刘封曾任宜都太守,或为阙载。

家庭

[编辑]

子:刘林,官至牙门将,蜀汉灭亡后被迁徙到河东

评价

[编辑]
  • 孟达:“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
  •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 毛宗岗:“刘封之拒孟达,与糜芳之从傅士仁则有异矣。然既然拒之于终,何不拒之于始;既能斩孟达之使而不降曹操,何以听孟达之谮而不救关公乎?南郡之救樊城也难,糜芳不听士仁则必死;上庸之援麦城也易,封不听孟达则未必至于死。惜其见之不早耳。”
  • 李贽:“刘封虽不出救,其罪正与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若傅士仁,孟达,则反国之贼也,罪不容诛矣。凡读史者,定须原情定罪,方不冤枉了人也。”

影视形象

[编辑]

動漫遊戲

[编辑]
  • 漫畫《火鳳燎原》(陳某):於荊南奪城篇時登場,為司馬家刺客組織「殘兵」新一代成員奉司馬懿之命跟隨燎原火,後奉諸葛亮之命以「寇封」之名潛伏於武陵太守金旋門下,在戰場上協助劉備將金旋軍擊敗。及後被劉備收為義子,被王雙郭淮等新一代殘兵視為叛徒。[來源請求]


参考资料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40》,出自陳壽三國志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1. ^ 《三國志集解·劉封傳》:《郡国志》:南郡枝江,侯国,本罗国。长沙郡罗。◎《水经·江 水注》:枝江,故罗国,盖罗徙也。罗故居宜城西山,楚文王又徙之于长沙,今罗县是矣。 《一统志》:罗县故城,在今湖南长沙府湘阴县东北。◎弼按:宜城为罗故国,一迁于枝江,再迁于长沙也。◎赵一清曰:罗侯,地名。传言继统罗国,岂寇恂之后有封于罗者乎?◎沈家本曰:寇恂封雍奴侯,其后有徙封者,无可考。 《郡国志》长沙郡属县罗。不言是侯国,则罗国之封在永和五年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