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河西之战 (战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河西之戰
日期前期前419年-前408年
後期前366年-前330年
地点
陝西省關中平原东部、山西省西南部
结果 前期魏國大勝,最終秦國獲勝
参战方
魏國 秦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前期:
吳起
魏武侯
李悝
後期:
魏惠王
公叔痤
公子卬
魏錯
龍賈
前期:
秦靈公
秦简公
後期:
秦孝公
章蟜
庶長國
商鞅
公孫壯
公孫衍
樗里疾
兵力
不詳 不詳
伤亡与损失
不詳 不詳

河西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魏國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地區發生的大規模戰爭,前後反復交戰數次。

背景

[编辑]

魏國自三家分晋后,魏文侯政治上任用翟璜吳起李悝魏成子等人進行改革,使魏國國勢逐漸強盛;軍事上魏國聯合趙、韓,西擊秦,東擊齊,南擊楚,創建了由魏國領導而由韓、趙輔佐的中原霸權。[1]而秦國自秦厲共公以後,政局不穩,數位國君或殺或廢,國力日趨衰弱,加上西方及北方又有戎族入侵,在魏國的連續攻勢下,只能被動防守。

秦獻公繼位後開始政治改革,使秦國國力由弱轉強,具備了奪回河西地區的實力。秦孝公繼位後,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秦國國力開始強大。魏國此時忙與同趙國齊國交戰,無暇西顧。秦國趁機大舉的進攻魏國的西河郡

周顯王二十七年(前342年),魏國發兵攻韓,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軍師孫臏再次使用圍魏救趙的戰術,率軍包圍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魏惠王下令龐涓撤兵回救,龐涓在馬陵(今山東省郯城縣一帶)遭到埋伏,全軍覆沒,太子申被俘,龐涓亦自刎而死。魏國經過馬陵之戰的失敗,元氣大傷,無力對付秦軍。秦軍從反擊到進攻,多次擊敗魏軍,終於收復河西。

魏國夺取河西

[编辑]

第一次戰役

[编辑]

前419年,魏軍突然在河西地区的少梁(今陝西省韓城市西南)修筑城池,秦國派兵進攻,兩軍在少梁交戰兩年。[2][3]前417年,魏军擊敗秦軍,再次在少梁筑城。[4]秦軍則沿黃河修築防禦工事,阻止魏軍西进。[5]前415年,秦灵公派兵修补繁庞(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在籍姑(今陕西省韩城市北)筑城,继续对魏国采取守势。[6]

前413年,魏国大举进攻秦国,魏国上地郡郡守李悝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县)大败秦军。[註 1][8]次年,魏文侯派太子击包围并占领了秦国的繁庞,迁出当地的居民。[9]

第二次戰役

[编辑]

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即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并筑城。[10]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攻克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并筑城。[11][12][13]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加以防守。[14]至此,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翟璜推荐,由吴起担任首任郡守。[15][16]

雙方後續的交戰

[编辑]

魏國佔有河西地區後,成為秦國東進的心腹大患,秦简公秦惠公两代秦国君主曾多次派兵试图收复該地區,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前401年,秦简公派兵攻打魏國,到達陽狐,但此时秦军无力穿越西河郡到达河东。[註 2][17]

魏武侯继位後不久,與吳起、王錯等前往西河郡巡視。[18]

前393年,魏軍在汪(一说在陝西省澄城縣境内)[註 3]擊敗秦軍。[19]

前390年,秦国与魏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交战。秦惠公在陝(今河南省三門峽市西)設縣,圖謀向中原擴張。[20]前389年,秦惠公出兵號稱五十万进攻魏国的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21]但被魏西河郡守吴起以步兵五万、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所击败。[註 4][22]

前386年,魏國攻打秦國,秦军在武城击退魏军,但秦将识被魏军所俘获。[23]

秦國收復河西

[编辑]

秦獻公即位

[编辑]

周安王十八年(前384年),魏國於洛陰、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王垣(即首垣,在今山西省長垣縣東北)三處加築城垣,加強河西、河東以及河北地区的防守。不久,魏國因趙國入侵衛國,威胁到魏國在中原地區的利益。魏國出兵支援衛國,齊國也派兵支援,趙國向楚國求救,楚國也加入了這場大戰,雙方進入連續四年之混戰。此時秦國国内,庶长改发动政变,杀秦出公和太后,迎立被秦简公放逐的秦献公回国继位。秦獻公继位后,安撫邊境軍民,並把都城從雍(今陕西省凤翔县)遷到櫟陽(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北),親往治理,準備向東征討,收復秦穆公時期的故地。

洛陰之役

[编辑]

周顯王三年(前366年),魏、韓聯合攻秦,魏國在武城築城,作為西進據點。秦軍反擊,在洛陰打敗了魏、韓聯軍,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石門山之役

[编辑]

周顯王五年(前364年),秦獻公親率主力進至河東,秦將章蟜石門山(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大敗魏軍,斬首6萬。由於趙國出兵救援魏國,秦才退兵。此戰為秦國对魏国的首次重大胜利,諸侯震動,周顯王亦祝賀「獻公稱伯」,並頒賞他繡着黼黻圖案的服飾。

少梁之役

[编辑]

周顯王六年(前363年),秦出兵攻擊魏少梁,趙國出兵救援魏國。第二年(周顯王七年,前362年),秦乘魏與韓、趙戰於澮水之機,以庶長國為將,再次攻擊魏少梁,擊敗魏軍,俘其主將公孫痤,并佔領繁龐。魏國雖战胜韓、趙兩國,却被秦國击败。

秦孝公變法

[编辑]

當時除秦國外的戰國六雄已經形成,而處於西陲的秦國被中原各國所疏远。秦孝公繼位後,求賢招兵,廣招人才,命群臣獻富國強兵之策,重用商鞅變法圖強,推行「農戰」政策,秦国國勢日強。

魏惠王遷都

[编辑]

魏國國都原在安邑,僅有上黨山區可与河內交通,又地處河東,受秦、趙、韓三國包圍,形勢岌岌可危。因此魏國在遷都前,極力圖謀在中原開拓土地。韓、趙兩國在魏國的壓力下,調整交換了土地,使魏國在中原地區的土地連成一片,形成十分有利的形勢。周顯王八年(前361年)夏四月初三日甲寅,魏國遷都大梁,同時派龍賈率軍修築河西長城(南起今陝西省華陰縣,經大荔西、澄城東、合陽北,在韓城南與黄河西岸相接),對秦採取守勢。

魏國遷都大梁後,實行改革,國力再次強大起來,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戒備。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趙國分別在平陸(今山東省汶上縣)、阿(今河北省高陽縣北50里)與齊、宋、燕會盟。魏國面临着被諸國围攻的可能,于是魏國對韓、宋、魯、衛等小國施壓,迫使小國君主入朝仕魏。

元里之役

[编辑]

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趙國入侵衛國,奪取漆及富丘兩地。魏國出兵助衛,包圍趙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當魏軍分別在邯鄲、襄陵(今河南省睢縣南)與齊、趙、宋聯軍交戰時,秦軍乘機偷襲魏國,進攻魏河西長城重要據點元里,大敗魏軍,殲滅守軍7千人,並佔領少梁。同時派公孫壯伐韓,深入韓地,佔領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縣北)、山氏(今河南新鄭市東北)並築城,插入魏、韓兩國交界地區。

安邑、固陽之役

[编辑]

周顯王十七年(前352年),商鞅率主力東渡黃河,攻入魏國的河東,佔領了魏國舊都安邑。次年,商鞅又率軍包圍並占领魏上郡要點固陽(即定陽,今陝西省延安市東)。此時魏國在中原地區扭轉局勢,攻破趙國都城邯鄲,並調用韓國軍隊,擊敗包圍襄陵的齊、宋、衛三國聯軍,齊國不得己請楚國大將景舍出面調停。

魏、秦修好

[编辑]

魏國陸續與齊、趙講和後,遂集中兵力反攻,奪回安邑及少梁,並包圍固陽。秦孝公用商鞅以退為進之策,以爭取時間更深入地進行第二次變法,於周顯王十九年(前350年)與魏惠王在彤(今陝西華縣西南)會盟修好,將河西部分土地歸還魏國。為便於爾後東進中原,又將國都遷至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經兩次變法,秦國國力更強。而魏惠王则派军队在固陽東修建崤山長城(東南起崤山,西北至黃河),以阻止秦軍東進,保障河東地區與大梁的聯繫。

商鞅遊說魏惠王稱王

[编辑]

魏國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24]。秦孝公下令加強防守,并采纳商鞅“尊魏為王”的策略來改變魏國进攻秦国的意圖。秦孝公於周顯王二十五年(前344年)派商鞅向魏惠王遊說,称「從十二諸侯不足以王天下」,勸說他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爭取燕、秦等國支持,「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魏惠王聽從遊說,開始稱王,並召集各小國參加逢澤(今河南省開封市南)會盟,使得魏國進攻的矛頭,從秦轉向齊、楚。

吳城之役

[编辑]

魏國在馬陵之戰遭受齊國重創,秦國乘魏國實力尚未恢復之際,大舉攻魏。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九月,秦派商鞅入侵魏國西部,魏惠王率軍救援,魏軍大敗。第二年(周顯王二十九年,前340年),商鞅入侵河東,魏派公子卬迎戰,雙方於吳城(今山西省平陸县北)對峙。商鞅以政治手段欺騙公子卬前來赴會,在會中趁機俘虜公子卬,乘勢攻擊並擊敗魏軍。

岸門之役

[编辑]

周顯王三十一年(前338年),秦再次攻魏,在岸門(今山西省河津縣南)擊敗魏軍,俘其主將魏錯

龍賈之役

[编辑]

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陰晉人犀首(即公孫衍)為大良造,次年魏國獻陰晉給秦,與秦修好。未久,公孫衍率兵攻魏上郡重地雕陰(今陝西省甘泉縣南),魏將龍賈集中兵力迎戰。經二年激戰,至三十八年(前330年),全殲魏軍,斬首四萬五千人(此據《史記·魏世家》,《秦本紀》記載為八萬)。此役魏國防衛西河、上郡的主力全軍覆沒,主將龍賈被俘,魏惠王被迫於次年將西河郡全部獻給秦國。至此,秦全部收復了被魏奪佔的河西地區。

影響

[编辑]

秦收復河西後,並未停止攻魏,繼而攻佔焦(今河南省陝縣)、曲沃(今河南省靈寶市東北)、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蒲陽(今山西省隰縣)等據點。秦不僅收复了黃河南段以西的所有土地,而且獲得河东之地,控制了東進中原的大門,為爾後统一六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注释

[编辑]
  1. ^ 林春溥的《战国纪年》认为李悝在担任上地郡守期间指挥了这场战役,见杨宽所著《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161页。[7]
  2. ^ 《史记正义·魏世家》引《括地志》、《水经注》和《九域志》皆记载阳狐位于河东,杨宽认为此时河西地区已经完全被魏国占领,秦国无力越过西河郡到达河东,阳狐的具体位置不详,见杨宽所著《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202页。[7]
  3. ^ 「汪」原作「注」,楊寬認為注非秦地,应是汪字之誤,见杨宽所著《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220页。[7]
  4. ^ 关于阴晋之战的战况,史书没有详细记载,详细叙述见林剑鸣所著《秦史稿》第171页。[1]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林剑鸣. 《秦史稿》.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2. ^ 《史记·卷五·秦本纪》:灵公六年,晋城少梁,秦击之。
  3.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秦灵公)七年,与魏战少梁。
  4.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魏文侯)八年(应为二十九年),复城少梁。
  5.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秦灵公)八年,城堑河濒。
  6.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秦灵公)十年,补庞,城籍姑。
  7. ^ 7.0 7.1 7.2 杨宽.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7208031851. 
  8.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秦简公)二年,与晋战,败郑下。
  9.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魏文侯)十三年(应为三十四年),公子击围繁庞,出其民。
  10.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魏文侯)十六年(应为三十七年),伐秦,筑临晋、元里。
  11.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魏文侯)十七年(应为三十八年),伐秦至郑,还筑洛阴。
  12.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13. ^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于是魏文候以(吴起)为将,击秦,拔五城。
  14.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秦简公)七年,堑洛,城重泉。
  15.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
  16. ^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17.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秦简公)十四年,伐魏,至阳狐。
  18. ^ 《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策一·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王钟(应为错)侍坐……吳起對曰。
  19. ^ 《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魏文侯)三十二年(应为魏武侯三年),敗秦於注(应为汪)。
  20. ^ 《史記·卷十五·六國表》:(秦惠公)十年,與晉戰武城。縣陝。
  21. ^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魏文侯)三十六年(应为魏武侯七年),秦侵阴晋。
  22. ^ 《吴子·励士》:君试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23.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秦惠公)十三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
  24. ^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齐湣王「〔魏王〕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韓非子·說林》「魏惠王為臼里之盟,將復立天子」。

書籍

[编辑]
  • 楊寬,《戰國史》(1997年增訂版),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初版七刷,ISBN 9570514167
  •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2月初版一刷,ISBN 9570517441
  • 林劍鳴,《秦史》,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11月初版一刷,ISBN 957110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