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語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hungpui留言 | 贡献2005年12月5日 (一) 09:45 →‎法定語文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是個有多語言的地方
香港是個有多語言的地方

本文將香港語文定義為香港常見的語言文字。目前香港的法定語文(不稱作「官方語言」)是中文英文,而政府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即書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語上使用廣州話(俗稱广东话粤语)、普通話英語。香港華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廣東話,而非華裔人口則多以英語作交際語。香港大部分居民都並非本地原居民,從中國大陸、以至世界各地遷居的人,都會把自己故鄉的語言帶到香港。另外香港文化也受世界各地的潮流所影響。因此,在香港所聽所見的語文遠不止廣東話和英語。

本條目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2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與風俗    哲學
語文    用語    文學
殯儀    節日與公眾假期
飲食    燒烤文化
傳媒    電視    電影
藝術    漫畫    動畫
音樂    粵語流行音樂
教育    補習文化
體育    電子競技
網絡文化    高登文化
建築
香港次文化
無厘頭文化
MK文化
MK Pop
鐵路迷文化
巴士迷文化
小販文化
街車文化
街機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法定語文

香港政府網站首頁。右上方可選擇中文繁簡體或英文顯示。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9條和《法定語文條例》第5章,中文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語文。絕大部分政府公文、街道指示牌等都是中英並用。現時香港政府內部的語文政策由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統籌;律政司設有雙語法制委員會,向政府提供法律雙語化的意見;教育統籌局轄下的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則就語文教育政策提供意見。

法律條文裏的「中文」並無明確指定使用哪一種口語,由此便衍生出政府所推行的「兩文三語」政策,即以中英文為書寫文字,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為口語的方針。例如於立法會會議或政府新聞發佈會等官方場合,一般都提供這三種語言的即時傳譯。然而使用這三種語言的政策並無法律約束力,2002年10月29日首席大法官李國能就通過司法機構表明在法庭審訊過程中,「口講的中文包括普通話,及不排除其他中國方言。」[1]另外,「中文」也沒有指定哪一種字體,因此政府公文或網頁除慣用的繁體中文外,亦常另備简体中文

香港採取雙語政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香港自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後,大部分政府文書都以英文為主,中文沒有憲制地位。香港教育界及大專學生從1970年起開始爭取香港人最常用的中文成為法定語文。港英政府於是在1971年成立公事上使用中文問題研究委員會,結果指出中文和英文應具有同等地位。1974年,政府正式修改《法定語文條例》,中文才獲立為法定語文。1987年起則進一步規定所有法例都必須以中英文制定和頒布。1990年《基本法》頒布,確認香港主權移交後的語文使用政策。1995年1997年,政府再度就司法程序上可使用的語文進行法例修訂。

香港法庭首次以中文進行審訊,是1995年12月4日。一名90歲婦人入稟高等法院控告其3名子女侵吞財產,案件涉及大量中文文件,加上原訟人、與訟人皆不諳英文,因此律政署認為案件適合以中文審訊。[2]

非法定語文

除了「兩文三語」外,香港社會上還可找到各種各樣的語言和文字。這些語文可是少數族裔的慣用語言,亦可能是該國對香港文化產生了一定影響。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3],香港最大的少數族裔菲律賓人(約14萬2000人),其次是印尼人(約5萬人)、英國人(約19,000人)、印度人(約18,000人)、泰國人日本人(均約14,000人)、尼泊爾人(約12,000人)及巴基斯坦人(約11,000人)。由此推測,香港非華裔人日常使用的非法定語文,主要有塔加洛文印尼文印地文泰文日文尼泊爾文烏爾都文等。

香港也有不少人學習中、英以外的第三種語言,其中較受歡迎的有法文日文韓文等。市面上不難找到這些語文的蹤跡,而其影響力遠超過其母語者在香港所佔的比例。

語文使用情況

以下講述各種語言(包括文字、口語、各方言等)在香港使用的情況。

中文

廣東話和普通話

其他漢語方言使用情況,參見下段其他漢語方言

香港通行的中國方言粵語廣州話(香港人多稱作廣東話)。廣東話是香港佔絕對優勢的交際語,也是大多數香港人的母語。但隨着香港有龐大的移民自中國各地湧入,加上1950年代起因邊境封鎖而與廣州隔絕,香港廣東話語音逐漸產生了變化,如聲母/n//l/開始不分、聲母/ng/脫落為零聲母、部份人的/t//k//n//ng/韻尾相混、第一調調值由53變成55等,以上部份稱「懶音」。令香港廣東話與廣州話有語感上的差異。

如上段所述,《基本法》所確立的法定語文是中文,廣東話作為口語並沒有憲法性的地位,但廣東話作為最通行的語言,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發言,廣播,一般社會交流,香港中文學校等使用的均是廣東話。

但隨着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香港與中國各地的文化、經濟上的交流越趨頻繁,另加上香港向中國大陸居民開放個人遊,通行全國的普通話也日漸受到重視。普通話科也和中國語文科、英文科和數學科一樣,成為了眾多本地學校的必修學科,中學會考亦設有普通話科考試。2003年起,九巴部分巴士、香港地鐵九廣鐵路列車開始在廣東話和英語廣播以外,增設普通話廣播。公營的香港電台也有主力推廣普通話的普通話頻道。本地的免費電視台也有特定時段播放普通話節目,部分其他節目也可讓觀眾使用麗音廣播收聽普通話聲道。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01年人口普查資料[4],香港有89.2%的人口(約572萬人)以廣東話為慣用語言,以普通話為慣用語言的有0.9%(約5萬5千人),另有5.5%(約35萬人,幾乎都是華裔)以廣東話及普通話以外的其他中國方言為慣用語言。文字方面,香港識字率為93.5%,雖然沒有具體的文字使用情況資料,但相信香港華裔人口(94.9%,約636萬人)中的中文使用率應與此相若。香港的非華裔人口(5.1%,約34萬4千人)除了自己的母語外,多會使用英文,但也有約4%能同時讀寫中文 [5]

漢字

由於中國大陸地區推行簡化字的時候,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漢字書體是繁體中文

隨着香港人與中國大陸人民交流日益頻繁,香港人普遍認識常用的簡體字。市面上也不難看見為外地旅客而製作的簡體字標語和指示牌。學生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課及考試中,亦可以使用簡體字作答。

在正式書寫的場合,香港使用的白话文書面語多以現代書面中文的語法和詞彙為標準。不過市面上也不難看見粵語口語詞或香港特有的詞彙,這在以年輕讀者的刊物尤其常見。

值得注意的是,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之後,大量大陸知識分子湧入香港,當中包括現代著名學者如唐君毅錢穆,詩人余光中等均曾於香港旅居及教學,加上香港和台灣的學術界一直保持相當程度的交往,所以直至1997年之前香港中文文化界及教育界均受到台灣的頗大影響,在中文教育方面亦有不少東西承襲自台灣。例如規範香港小學課本中文字形的常用字字形表,即是由台灣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增刪而成。

至於電腦操作方面,香港早期使用的繁體中文電腦系統都是來自台灣,因此香港的電腦多數以大五碼作為內碼。然而來自台灣的大五碼在香港使用時卻遇上問題,例如早期的大五碼沒有包括香港地名常用的「邨」、「埗」、「鰂」、「輋」等字,另外香港政府的警察部門和法庭整理口供時,需要將証人原話忠實地紀錄下來,不能譯成建基於普通話的書面語,以防止出現歧意而造成法律上証供是否有效的問題,但是大五碼內並不包括一些常用的廣東字和本地約定俗成寫法的中文字,也難以完整的紀錄廣東話。由於政府內部行政需要,加上電腦業界的普遍要求,所以香港政府特別於大五碼Unicode的造字區定義了一系列常用的香港特殊用字,方便政府、公共機構和民間的資訊流通。這一些定義稱為香港增補字符集。香港政府也會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申請將新版本的增補字符納入ISO 10646的新版本內。

粵英夾雜

由於香港是個高度雙語的社會,因此香港地區通用的廣東話,往往揉合了廣東話和英語的語法結構和詞彙。以「唓,都唔make sense嘅!」為例,「」出自古漢語「」,是粵語嘆詞;「唔」相當於書面語「不」;"make sense"是英文「讓人理解、有意義」之意;而「嘅」則是粵語語氣助詞,大概相當於普通話的「的」。整句大概相當於普通話的「嗤,真難懂啊!」或「唉,這都不合理呀!」

香港廣東話混雜英文詞彙時,可能會為英文詞轉換詞性。例如「佢哋好friend」解作「他們很友好」;friend是名詞,港式廣東話卻一般用作形容詞,因此港式英語可能會把該句說成They are very friend。英文詞彙更可能會在香港廣東話中得到新詞義,如「至yeah」可解作「最流行的」;不過標準英文的yeah則解作「對、是的」,沒有「流行」的意思之餘,詞性也變成了形容詞。

英語詞借入香港廣東話後,原本多音節詞經常會衍化為雙音節詞,其中第二個節音多讀作陰上聲,如「kon1 si2」(constitution,規章)、「saek6 kiu1」(security,保安)。亦有少數衍化為單音節詞,如「mon1」(moniter,電腦顯示屏)。另有按粵語慣用法組成新詞,如「laai1記」(library,圖書館)。原本雙音節和單音節的多數保留原型借入,但語音會按粵語音系簡化,如「ba1」(bra,胸罩)。

借入香港廣東語的英語詞可以按粵語語法變形,例如借入「sure」(肯定)變成「su1 aa4」後,可說成「su1su1 aa4」(你肯定不肯定?)。同樣「OK」亦可用作「你O唔OK?」(你行不行?)。少數英語借詞的用法難以找到完全相對應的純粵語說法,如「我miss咗架巴士」,普通話雖可說成對應的「我錯過了那輛公共汽車」,但以廣東話說成卻會顯得彆扭,只能說成「我追唔到架巴士」或「架巴士走咗」。

香港廣東話使用者雖然理性上都應該知道哪些詞是來自英語,但語感上多數英語借詞已經徹底融入香港廣東話之中。有好一些說法,一般香港廣東話使用者都不會知道應該如何只用純中文說,其中以科技有關詞彙尤甚。例如說「你用個mau1-si2 right-click嚟highlight個mon」,多數人會知道出自英語mouse的「mau1-si2」可說成「滑鼠」,然後應該依次會有較少人知道mon可說成「電腦顯示器」、right-click可說成「右擊」,幾乎所有人都不會知道highlight可以如何轉成純中文。連積極提倡使用純中文的人,如中文老師和語言學者等,也可能在這方面感到煩惱。

外語譯法

1997年之前,香港地區多以廣東話發音來拼譯外語專有名詞,而英國官員更有漢化譯名。隨着香港主權移交和中國大陸的影響力日增,香港地區使用的中文譯名開始和中國大陸的趨向一致。例如過往譯作「聖地牙哥」的,現在部分傳媒會跟隨新華社等中國大陸通訊社使用「圣迭戈」。不過這些以普通話發音為準的中國大陸的譯名,用粵語讀起來往往會失真。如美國超級市場Wal-Mart,中國大陸譯作「沃尔玛」,普通話發音Wò'ěrmǎ保留了原文的/w/音,但用廣東話發音則變成了yuk1 yi5 maa5,完全失去了/w/音

其他漢語方言

File:Photo lydiashum inlaws outlaws a.jpg
沈殿霞(中)是香港著名藝員。她的廣州話帶有上海口音,多次扮演「上海婆」角色,深入民心。

今天廣東話在香港已成為佔絶對優勢的交際語,但廣東話並非香港的原住民語言。香港原住民可分四大民系,即客家圍頭(又称“本地”)、鹤佬蜑家(以客家与围头占大多数,原住民中纯客家村落和纯围头村落分别占54%和32%[6]),各族群皆有自己的方言。香港開埠後,市區除原住民外,更湧入來自四邑東莞潮州等地的人民,各族群沒有形成統一的交際語。至太平天國戰爭漫延至廣州,大批廣州市民湧進香港市區,才使廣東話開始立足香港。由於廣州话的经济地位較高,加上來港定居的廣州人中不乏商人和知識份子等上流社會人物,使廣州話很快成為香港市區的通用語。這種情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基本定型。然而,在新界和今日九龍北部(新九龍)的農村和海上艇戶,各種方言依然是當地的主要語言。二次大戰後至國共內戰後的一段時期,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其中包括數量極多的非廣東話人口,使香港市區於1950年代變得方言紛陳,其中以隨資本家來港的上海話和隨政要來港的官話勢力較大。由於平民社會中各種方言都不佔優勢,因此彼此間要以廣東話為交際語,而本地出生的移民第二代便多轉用廣東話,使廣東話逐步從不具壟斷地位的主流語言變成佔絶對壟斷地位的華人慣用語言,而各種方言則只保留在家庭內部使用。[7]

至於新界方面,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大規模發展新界新市鎮,香港的城鄉差異逐漸模糊,加上農村年青人口大量往市區謀生,電子傳媒開始流行,這些因素都加速了原住民語言被廣東話取代的地位。其後由於香港不同民系的心理界線開始消除,很多原住民不再堅持族內通婚,令廣東話進一步成為了家庭內部語言,原住民語言則主要保留在原住民的老年人之間,在中年人、青年人里面会原住语言的很少。香港的水上人家本來有自己的方言,由於長期被陸上人歧視,及經濟上難以到陸上定居,因此受廣東話影響較少,至1970年代末,水上人家開始上岸定居,其子弟亦進入普通學校接受教育,使水上人和陸上人界線開始模糊。由於水上人對自己的口音多抱自卑感,使他們一旦接觸主流社群後,很快就轉用了市區的廣州話,而努力掩飾自己原來的口音。

以下簡介各種一度或仍然流行於香港部分社區的漢語方言:

  • 客家話:按抵港时间分香港客家话可分为本地和移民两种。
    本地客家话,即新界客家话,是新界原住民语言使用人数中最多的一种。新界客家人是香港原住民的主要族群之一,亦是最早来到香港的“主人”之一,之所以不自冠以“本地人”的头衔,只是客家的习惯问题。新界客家人主要居住於新界,以及九龍土地較貧瘠的地方。過去由於客家人與本地人(廣府人)族群界線明顯,因此客家話保存得十分完好,沒有被周邊方言同化。客家話人口大抵與客家人數量相當,根據劉鎮發的研究[8],於1911年香港有15.1%為客家人,戰後因大批難民湧入香港,客家人佔人口比例下降,因此至1966年估計只有6%至12%香港人口會客家話,當時新界依然有十分完整的客家話社區。香港的客家話曾有基督教巴色會建立的客家話教會使用,並曾以拉丁拼音方式出版客家話《聖經》,但流行範圍不廣。此外於1970年代及之前香港電台的新聞報告及天氣報報在廣東話廣播後都會加插客家話版本,以方便不黯廣東話的新界人口。
    新界客家话属客家话新惠片,与广东深圳、惠阳、惠东的客家话高度接近,与其它主流客家话都可以互通。
    20世纪60世纪以来,在广东的客家地区有大批人员移居香港,他们带来了广东本地的客家话。大多数移民的客家话和新界客家话可以互通。
  • 圍頭話:香港新界粵系原住民的方言,属粤语莞宝片,与深圳平湖等地的围头话属同一种语言,較接近東莞話,與廣州話勉強能夠相通。围头人即“本地人”,是最早来到香港的“主人”之一;尽管围头人与客家等族群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抵港,但由于一些习俗的原因,香港原住民中往往以“本地人”来特指围头人。正如其他原住民語言一樣,圍頭話已隨城市化和年輕人流失而快迅衰退。周潤發曾於喜劇電影《我愛扭紋柴》內扮演一個圍頭人角色,電影內曾多次出現圍頭話。
  • 蜑家話:香港水上人家的主要方言,與廣東話高度相通,但帶有明顯的口音。由於過去蜑家人多受陸上人的歧視,因此這種口音也成為了被人看不起的口音。過去蜑家人多聚居在香港島香港仔、九龍的油麻地、新界的西貢等地的避風塘,於市區的蜑家人在1970年代中開始移往岸上居住,迅速融入了主流社會。至今只有西貢等少數小漁港有保留蜑家口音的蜑家人。
  • 四邑話:四邑話理論上雖然屬於粵方言,但由於語音差距太大,一般廣府人難以聽懂,因此過去香港的四邑人一直保持與廣府人不同的族群認同。四邑人於香港開埠初期即已到來香港市區工作,於族群內保持高度的團結,因此其語言得以保留。與其他族群一樣,說四邑話的家族於1970年代開始因族群觀念轉淡而改說廣東話。
  • 鹤佬話:鹤佬是來自福建沿海的漁民,雖然他們與蜑家一樣以打魚為生,但多於海岸建有漁村,而不像蜑家般以艇為家。香港早期的鹤佬人分佈在海岸各處和小海島上,包括香港島和九龍沿岸。鹤佬話與潮州話比較相似,但二者也有明顯的區別特徵[9]。於市區轉用廣東話後,鹤佬話可以在長洲等離島聽到。
  • 潮州話:潮州人於香港開埠之初就到來香港市區工作。由於潮州人內部十分團結,加上族群內部認同鮮明,因此其語言至今尚一直較好的保留。於香港有不少潮語基督教會,專門以潮州話作宣教語言。不少潮州人家庭至今依然在說潮州話,算是抵禦廣東話較成功的一種方言。香港說潮州話最出名的是首富李嘉誠,他不論說廣東話還是普通話皆帶有極之濃烈的潮州口音。
  • 福建話:於香港福建話是指以廈門為代表的閩南話。香港的福建人較多是自1960年代後偷渡或移民來港的,目前主要聚居在香港島北角西環,香港島東區(北角所在地)立法會議員蔡素玉就經常以自己的福建人背景為號召,以爭取閩裔港人的選票,她亦開設了福建話的熱線,幫助有需要的福建新移民。
  • 上海話:與北方官話一樣,上海話是較遲進入香港的方言。1949年上海政權易手,大批上海資本家將資本和工廠遷到香港,並在香港定居。由於來港上海人中不乏富裕及有權勢之士,加上上海人多以自己的語言為榮,因此於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香港市面經常可以聽到上海話。這種景像在楚原七十二家房客》和王家衛花樣年華》等電影中亦有反映。今日不少上海籍香港人說話時依然保持明顯的上海口音,例如影星沈殿霞和前特首董建華。例如,董建華說「合作」時「合」(粤语拼音为hap9)时,入声韵尾由-p变成了-ʔ,带有明显的吴语特色。


英文

圖中銅鑼灣的商店使用了中英對照的標語。
參見港式英語條目。

中英文同樣都是香港的法定語文,但英文仍然是商業社會和法律界的最重要的語言。這是由於香港使用的是源自英國普通法,所以理解法律概念時英文被視為佔優。不過,由於香港人口以華人佔大多數,家裏和社會上普遍使用的還是廣東話,所以對大多數香港華人來說,英語仍然只是從學校習得的外語。香港教育制度下,學生從幼稚園已經開始學英文,而且在整個教育制度內均屬於必修科。目前香港約400所中學中,有約100所以英文作為核心教學語言,大學課程亦有以英語授課的單元。不過,由於操流利英語的香港華人不佔大多數,因此英語常被視作「精英」的語言,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會被視為身份的象徵。

現時香港有兩個本地英語電視頻道,即無綫電視明珠台和亞洲電視國際台。此外香港市民可透過有線電視等收費電視收看BBC、CNN、CNBC等著名的英語電視台節目。而電台方面,目前香港電台第三台為英語頻道,第四台作為古典音樂台間中亦會以英語廣播,另外新城電台其中一個音樂台以中、英夾雜廣播。

香港目前有兩份英文報章,分別是《南華早報》及《英文虎報》,此外市面上可以買到由英國、美國出版的當日報章。另外香港有多份英文期刊,亦可買到各種外國出版的英文期刊。香港市面有數間以售賣英文書為主的大型書店,多集中在尖沙咀中環

傳統上,香港的英語以英式英語為準,學校的英文科皆參照英國的課程編定。香港觀眾也能直接收看轉播或直播的美國傳媒的節目,電視英語頻道亦經常播放美國電視劇,使美式英語亦佔有一定的地位。在香港二者基本上沒有明顯的界線。至於香港華人所說的英語,則多雜有廣東話的影響,形成港式英語

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10],以英語為慣用語言的有3.2%(約20萬4千人)。

日文

銅鑼灣東角駅購物商場使用了日文字「駅」代替中文的「驛」字

許多日資企業視香港為邁進大中華地區的首站,而過去近30年左右日本的流行文化也在深受香港人歡迎。因此,一般認為日文是最多香港人學習的非法定語文。除了市區的多家教授日語的商業語言學校外,香港的眾多大學也提供日文主修或選修課程,亦有少數直資中學為學生提供日語選修科。此外香港有數量頗大的日本人社群,主要聚居在港島銅鑼灣至跑馬地,以及太古城一帶,還有九龍的尖沙咀東。

香港現時有一個專門作為居港日本人社群與香港人之間的溝通橋樑的半小時日語電視節目《日語放送區》,於每逢星期日早上在亞洲電視英文頻道國際台播放。

香港日本人學校小學部位於跑馬地,中學部則位於寶馬山

香港市面上也不難發現日文的蹤跡。一些日語單詞已經融入了本地粵語,但是發音的語調會帶有濃厚的廣東腔,例如さようなら(再見)可能讀成saa1 yo1 laa1 laa4がんばって(加油)則譯成「奸爸爹」(gaan1 baa1 de1)。

文字方面,香港商戶為了讓品牌添加日本風格,通常會利用平假名字,用以和中文的「之」字相通。不過,這種用法普遍被濫用得反而變成不符合日文語法。例如連鎖零食店「優の良品」,規範日文其實無須字,加了反而適得其反;其外文名稱Aji Ichiban譯寫成漢字是「味一番」。另外,許多香港人也認識日文漢字。例如本段插圖的「」字,日文解作「車站」,相對的中文漢字是「驛」,但香港人普遍會把它當成是「站」字,或者「以邊讀邊」讀成「尺」。將軍澳甚至有住宅區的中文名「都會駅」用上了此字,可見這些日文漢字逐漸融入香港社會。至於平假名與片假名亦經常出現在一些產品的包裝上,但有部份在平價店舖出售的日常用品,其包裝上的平假名與片假名卻錯漏百出,叫通曉日文的人士忍俊不禁。[11]

另外,也有一些日文詞彙成為香港中文媒體和日常交際的常用詞,常見的詞有「人氣」(受歡迎程度)、「古着」(舊衣)、「水着」(泳衣),以及在日式食肆菜單裡時常出現的「豚肉」(豬肉)和「鳥肉」(雞肉)等等。

韓文

隨着韓國潮流文化在亞洲各地的興起,香港人學習韓語的人數也正有增加的趨勢。2004年開始,香港城市大學開辦韓語副學士課程,是香港韓國國際學校以外首個正規提供韓語專科課程的學府。另外,由於多部在主流戲院放映的韓國電影如《生死諜變》、《我的野蠻女友》、《JSA安全地帶》等在當時低迷慘淡的香港電影市道卻大收旺場,成為香港的韓國熱被帶起的開端。自電影方面,百老匯電影中心2003年開始,連同韓國領事館及韓國影畫網站合辦韓國電影節,但觀眾不多。本地免費、收費電視台分別推出各種韓國電視劇,如《大長今》、《女人天下》等。

西歐語文

秉承著英國政府的語文政策,政府鼓勵學生多學“外國”語言,以維持英國國民與其他歐洲主要國家的關係。因此,香港過去的外語教育比較偏重西歐語言,以冀在港讀書的外籍子女在回到出生地之後,仍然能夠與當地的教育銜接。因此,考試局特別在會考提供法語及德語課程。在一些有招收外籍學生的名校(如: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聖保祿書院)等,她們的外籍學生都不用修讀中文,而可以選修法語或德語。有部份回流學生亦因利成便而不用修讀中文,轉修西歐語言。此外,這些語言在香港亦有不少人修讀。其詳情如下:

法文

File:Delifrance Menu.jpg
圖中香港法式快餐餐廳Délifrance的菜單,使用了中英法夾雜的語言,卻不完全符合任何一種語言的規範語法。詳情請按本圖。

據非正式統計,法文是繼日文後香港學習人數最多的非法定語文。香港有許多機構提供法語課程,而法國文化協會也分別在灣仔佐敦設有分校。香港法國國際學校位於跑馬地香港中學會考也設有法文科,課程和國際通用中學教育證書(IGCSE)相同。

法文雖然在香港不是通行的語言,但自從1980年代開始,香港有不少人為了方便移民而學習法語,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加拿大移民當局為保存魁北克及其他法語地區的文化,會給予會講法語的申請者優先。當時,法國文化協會為了響應這一股學習法語的風氣,與香港電台一同製作了兩輯的“Bonjour Hong Kong”節目,由中大的Philip Fung與Gyslande Kwan主持,每逢周五在電台播放,教導聽眾日常生活用的法語。這兩輯節目後來亦製作成書及錄音帶。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商店和住宅大廈等採用法文名稱,嘗試為品牌增添歐陸氣息。例如位於香港島東面筲箕灣的「逸濤灣」稱為Les Saisons,意為「季節」;九龍西部長沙灣的「昇悅居」則稱為Liberté,即「自由」。另外,本段落的插圖取自法式快餐店Délifrance的菜單,食品的英文名稱混合了英文和法文的字彙。港式連鎖快餐店「大家樂」供應的雖然是香港茶餐廳式食品,外文名卻用上了法文,作Café de Coral

以上例子可見香港許多事物的中文名和外文名不一定是直接翻譯,發音、語感相若也可以成為流行的譯名。

德文及意大利文

這是一間位於香港沙田的西餐廳內使用的杯墊,該餐廳的名稱"Das Gute"、杯墊上的字句都是德文。

德文在香港也是學習人數較多的歐洲語言。和德國政府有聯繫的歌德學院香港分院設在灣仔香港藝術中心。提供德語全日制教育的德瑞國際學校有學生約1000人,校址位於太平山。過去香港會考亦有提供德語課程,主要供非華裔學生報考。但自從1990年代開始,每年的報考人數都不超過十人,因此從2000年代開始,考評局不再開辦德語科考試。

另外,香港不少學習西洋音樂的人、尤其是學生,都可能會在選修德文或意大利文,以更好地理解古典音樂家的作品,不過人數不多。

西班牙文

西班牙文在南美洲、美國、歐洲等地都有大量使用者。為了和西班牙語世界進行貿易或文化上的交流等原因,香港的西班牙語學習人數也有攀升的趨勢。

塔加洛文

據報導[12],2004年香港共有12萬5千多名菲律賓家庭傭工,是香港人口中繼華人後第二大社群。塔加洛語作為菲律賓的國語,在香港有一定的使用人口。大部分菲籍傭工都會在星期日放假,中環是他們主要聚集地。他們在那裡唱歌、野餐、玩樂,甚至會和同鄉作小買賣。因此,中環的一些「請勿亂拋垃圾」等標語,往往會有中英塔三語對照。

另外,中環尖沙嘴等地方的一些報攤,可以買到塔加洛文的報刊雜誌。部分教會和教堂,如中環的聖約翰座堂,星期日會有塔加洛語的禮拜服務。而天主教香港教區也專門為在香港的菲律賓人開設一個教區,由輔理主教湯漢主持。此外,也有香港出版的食譜、勞工處的僱傭關係資料等以塔加洛文印行。

香港的菲律賓家庭傭工主要以英文和僱主交談,也有不少懂得隻言片語的廣東話,如「朋友」、「食飯」等,有些甚至連粵語流行曲、廣東話粗口等都學得琅琅上口。

印尼文

維多利亞公園內中文、英文和印尼文對照的標語。

同樣地,香港大部分印尼文使用者是家庭傭工,他們放假時主要聚集在印尼駐港領事館所在的銅鑼灣及其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附近的糖街1990年代後期開始,成為了售賣印尼產品商店的集中地。此外,過去有不少從印尼返回中國大陸投資的華僑在1980年代移民香港,他們主要散居在港島各處、特別是福建人聚居的地方。

泰文

香港的大部分泰文使用者都是來自泰國的家庭傭工,其他的大多在餐廳或商店工作。九龍城有多家泰國菜館、泰國用品商店,成為了眾多泰籍人士的熱門消遣地點。另外,香港也會不時放映泰國電影,《拳霸》、《晚孃》、《人妖打排球》等都大受歡迎。路訊通更曾特別製作由藝人吳君如主持的《笑談泰國話》節目,在該公司安裝在巴士上的娛樂資訊系統播放,介紹簡單的泰語。

越南文

香港有部分越南文使用者是已經定居於香港的前越南船民1988年,公營的香港電台曾經播放一段越南文廣播,以勸阻越南船民企圖闖入香港水域。這一段越南文廣播頭四個音節發音和廣東話「北漏洞拉」相近,因此成為了不少香港人對越南文或越南人的戲稱。越南人可能認為這個詞帶有冒犯性。

印地文

香港的印度人主要來自印度北部,因此多以印地語為母語,而來自印度其他地方的移民雖然內部會使用旁遮普語泰米爾語等,但他們多數亦通曉最為流行的印地語。

香港有幾所以南亞裔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的學校,包括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鰂魚涌學校、油麻地街坊會學校、李鄭屋官立下午小學等,都有開設印地文課。學生於中學五年級在報考香港中學會考時,亦會同時報考英國通用教育證書普通程度(GCE O-level)的印地文科。有部份家族居港較久、家境較富裕的印裔學童會以法文科取代中文科,只有少數會學習中文,而這批印裔人士中有部份已不會說任何一種印度本土語言,改以英語或廣東話為慣用語。

為了有效維持治安,在少數族裔居民較高的油尖警區有安排警員學習印地語的計劃[13],以便警方宣傳防止罪案的訊息。此外,由於尖沙咀區內有較多的印地語人口,因此該區區議會選舉時,可見有候選人掛出以印地文寫成的宣傳板,爭取南亞裔選民的支持。

2003年SARS肆虐期間,特區政府曾在電視播出以烏爾都語製作,下附印地文的宣傳片,教導印地/烏爾都語使用者如何防範SARS。

2004年民政事務總署新城電台聯合開辦了首個印地語/烏爾都語節目,名為《Hong Kong-Pak Tonight》。

烏爾都文

File:Chicken stall Hong Kong.jpg
尖沙咀海防道臨時街市內的雞販。標語上排使用烏爾都語寫着「合符伊斯蘭宰牲法的雞肉檔」。

與印地文一樣,現時香港幾所以南亞裔人口為主要招生對象的學校,及以巴基斯坦裔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的穆民國際小學,均有開始烏爾都文課,學生於中學五年級在報考香港中學會考時,亦同時報考GCE O-Level烏爾都文科。

尼泊爾文

File:NepiliNews.JPG
香港的一份尼泊爾文周報《Sunrise Weekly Hong Kong》。

香港的尼泊爾人主要是港英時期的駐港「啹喀兵」及其親人,主要聚居於元朗錦田及九龍油麻地。港英時期,香港電台會定期播放尼泊爾語節目,後隨着啹喀兵團解散而停播。2004年,民政事務總署和新城電台合辦了一個尼泊爾語節目《Harmo Sagarmatha》。

香港的尼泊爾社群辦有兩份周報,一份是在元朗出版的《The Everest》,一份是油麻地出版的《Sunrise Weekly Hong Kong》。

影音連結

其他中國方言

  • 董建華於2005年1月20日在《施政報告》新界區座談會開場發言視頻。他有時會把粤语里入聲韻尾-p-t-k,變成吴语等才有的入聲韻尾-ʔ喉塞音),另外「國」、「兩」等字的發音都帶有上海話的語音特徵,和標準廣州話不同。
  • 你我同心,活出和諧」:香港特區政府宣傳片,由多種中國方言組成。

非法定語言

註釋

1. 香港普遍將語言學定義為「广州话」的語言稱作「广东话」或「粤语」,本文亦如是。其實三者嚴格上内涵不盡相同,因為「廣州」的英文舊稱是"Canton",推斷譯者和「廣東」混淆。「廣州話」英譯為Cantonese,Cantonese再譯成中文就變成「廣東話」。关于以上三種語言學的正統概念,请参看各词条之條目。

參考文獻

  1. ^ 〈法庭破天荒普通話盤問證人·李國能界定中文定義被指干預審訊〉,載2002年10月30日香港《明報》。
  2. ^ 香港政府統計處(2001)《香港統計資料》。
  3. ^ 香港立法會(2001)《有關香港少數族裔人士特徵的抽樣調查》,詳見〈語文能力〉一段。
  4. ^ 劉鎮發(1999)〈香港的客家人和客家話〉載《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二期。
  5. ^ Zhang Zhenjiang. 2003. Language and society in early Hong Kong (1841-1884),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6. ^ 潮州和鹤佬的區別
  7. ^港逾十萬外傭借貴利〉載2004年3月18日香港《太陽報》。
  8. ^ 《新界原有鄉村名冊》,新界鄉議局,1991
  9. ^ 香港電視節目《日語放送區》環節《新型日本語 ニホンコンゴ》網頁。該環節專門指出港人在使用日文時的錯誤。
  10. ^ 〈溝通南亞裔人士 油尖警試學印地語〉,載2004年4月30日香港《明報》。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