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Wikipedia:关注度 (事件):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煽情主義:​兼顧補充意見繼續整合修訂 // Edit via Wikiplus
报道持续性:​ 满足三取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7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IncGuide}}
{{IncGuide}}


本文旨在详细规范事件类主题的[[WP:关注度|关注度]]暨收录准则,即是否可以建立自己的條目。符合准则则该主题可以独立收录于一个条目(但不代表某条目的当前状态可以收录,即收录准则的对象是主题而非条目)。本指引着重对事件类条目的[[WP:关注度|关注度]]中的“有效介绍”作出界定,且在收录标准章节的细则部分与一般关注度指引存在冲突时以本指引为准<!--此句请在冲突问题解决之后删除,保留原因为通用指引不要求第二手来源的深度也不检讨记叙文的手性-->。关于上述概念的定义请参见一般关注度指引。
本文旨在详细规范事件类条目的[[WP:关注度|优先关注度指引]]。在維基百科中,編者透過[[WP:关注度|关注度]]來測試某個主題是否可以建立自己的條目。條目主題應有關注度,也就是比较重要、值得关注的<ref>{{cite web |title=NOTABLE English Meaning |url=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notable |website=Cambridge Dictionary |accessdate=2023-04-24}}</ref>。<!--This notability guideline for events reflects consensus reached through discussions and reinforced by established practice, and informs decisions on whether an article about past, current, and breaking news events should be written, merged, deleted or further developed.
關注度 (事件)反映了通過討論達成的共識,並透過實踐予以明確,並提供資訊使編者決定是否應編寫,合併,刪除或進一步研究關於過去,現在和突發新聞事件的文章。-->

<!--
== 背景 ==
在维基百科的[[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页面存废讨论区]],经常会有事件条目被提删,尤其是受到媒体广泛报道的突发信息。本论述旨在向编者解释各类与事件条目相关的[[Wikipedia:方針與指引|方针与指引]](包括[[WP:GNG|通用关注度指引]],即“如果一个主题得到了[[Wikipedia:可靠来源|可靠来源]]的有效介绍,並且这些来源[[Wikipedia:可供查证#来源|独立于主题实体]],则可假定该主题或符合独立条目的收录标准”),以及事件条目与[[WP:NOT#NEWS|维基百科不是新闻报道]](即“维基百科不应该提供突发新闻消息”)的关系。本文将深入解释相关规则在事件条目的中应用,而这些内容是社群对处理同类条目的共识。 -->


== 收录标准 ==
== 收录标准 ==
编者应时刻牢记[[Wikipedia:不要倉促編輯|不要仓促创建条目]],高估近期事件在未来几年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事件有新闻媒体报道,但就不一定具备历史意义,或者是持久的重要度。新闻机构自有一套内容标准(譬如{{le|新闻价值|News values}}),这套标准与维基百科乃至百科全书的标准不同。一般来说,新闻机构会认为暴力犯罪、意外死亡,或是其他引起新闻记者或编辑兴趣的[[媒体事件|媒体炒作事件]]存在报道合理性,但这些不一定能够转化成维基百科条目所必需的关注度。粗略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具备关注度:
维基百科[[WP:NOT#维基百科不是印刷品|不是印刷品]],不对能够介绍的主题及内容的总量作实质上的限制。尽管如此,维基百科[[WP:NOT#INFO|不是不经筛选的信息收集处]],更[[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不是新闻机构]],事件有媒体报道不代表能写入维基百科。如果要记载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维基新闻]]是更为适合的场地。要判断事件是否应该写入维基百科,首要的经验法则是看事件是否持续发展、是否具备历史意义,是否受到媒体广泛报道(以事发国家地区或海外媒体报道作为考量条件)。

编者应时刻牢记[[Wikipedia:不要倉促編輯|不要仓促创建条目]],高估近期事件在未来几年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事件有新闻媒体报道,但就不一定具备历史意义,或者是持久的重要度。新闻机构自有一套内容标准(譬如{{le|新闻价值|News values}}),这套标准与维基百科乃至百科全书的标准不同。一般来说,新闻机构会认为暴力犯罪、意外死亡,或是其他引起新闻记者或编辑兴趣的[[媒体事件|媒体炒作事件]]存在报道合理性,但这些不一定能够转化成维基百科条目所必需的关注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具备关注度:


:* 如果事件具有显著的[[#持续影响|长远的历史影响]],又符合[[WP:GNG|通用关注度标准]],则事件'''可能具有关注度'''。
:* 如果事件具有显著的[[#持续影响|长远的历史影响]],又符合[[WP:GNG|通用关注度标准]],则事件'''可能具有关注度'''。
第23行: 第16行:


=== 事件层面 ===
=== 事件层面 ===
由于事件层面[[WP:孙中山是男性|常常]]需要有效来源作佐证而非主观判断,事件层面的判别标准通常作为报道层面保留理据的加分项,例如“持续影响”可对“报道持续性”产生加成,“地理范围”可对“多方来源”产生加成。
==== 持续影响 ====
==== 持续影响 ====
{{shortcut|WP:EFFECT}}
{{shortcut|WP:EFFECT}}
第40行: 第34行:


=== 报道层面 ===
=== 报道层面 ===
如下三条中,事件类条目一般来说满足两条即具有关注度暨收录价值。换言之,事件类条目存废讨论中,因关注度而提出的{{保留}}票应给出至少两条理由,因关注度而提出的{{删除}}票也应给出至少两条理由,才可算作有效意见。不过,如果主题明显只有短文例行报道,则可独立构成删除有效意见;相对地,如果仅存在一条具关注度之理由并配合事件层面的加成,一般也可构成有效的“主题具收录价值”意见,除非明显不符合报道深度要求。如果仅存在一条理由而认为该主题因特别的原因而具或不具收录价值,应详述特殊原因,也可算作有效意见(但一旦这种理由形成共识,社群应进一步讨论修订本指引并重审相关的既存存废讨论结果)。
==== 报道的深度 ====
==== 报道的深度 ====
{{shortcut|WP:INDEPTH}}
{{shortcut|WP:INDEPTH}}
:'''得到显著或深入的报道,是事件具有关注度的必要条件。'''
:'''得到显著或深入的报道,通常是事件具有关注度的必要条件。'''


通用关注度指引要求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必须是显著的,而不是随意的。深度报道会给出对事件来龙去脉,或是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长文通常会出现在一些主流的新闻媒体(如《[[时代 (杂志)|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经济学人]]》或《[[南方周末]]》等),以及电视上的新闻专题节目(如美国[[CBS (电视网)|CBS]]的《[[60分钟时事杂志]]》、[[CNN]]的《{{le|CNN Presents|CNN Presents}}》,英国[[BBC]]的《[[新闻之夜]]》)中。相对的,缺少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或背景信息的报道,通常被视作例行报道。<ref>{{cite journal |last=Cho |first=Jaeho |authorlink= |coauthors=Michael P. Boyle, Heejo Keum, Mark D. Shevy, Douglas M. Mcleod, Dhavan V. Shah, Zhongdang Pan |editor1-first= |editor1-last= |editor1-link= |title=Media, Terrorism, and Emotionality: Emotional Differences in Media Content and Public Reactions to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s |trans_title= |journal=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volume=47 |series= |issue= |page= |pages= |at= |publisher= |location= |issn= |pmid= |pmc= |doi= |bibcode= |oclc= |id= |url=http://www.entrepreneur.com/tradejournals/article/109848048.html |language= |format= |archiveurl= |archivedate= |accessdate= |laysummary= |laysource= |laydate= |quote= |ref= |separator= |postscript= |date=September 2003}}</ref>部分编辑认为记叙文体裁的新闻报道是[[WP:PRIMARY|第一手来源]](即[[一次文献]]),而非第二手来源(即[[二次文献]])。
通用关注度指引要求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必须是显著的,而不是随意的。深度报道会给出对事件来龙去脉,或是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长文通常会出现在一些主流的新闻媒体(如《[[时代 (杂志)|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经济学人]]》或《[[南方周末]]》等),以及电视上的新闻专题节目(如美国[[CBS (电视网)|CBS]]的《[[60分钟时事杂志]]》、[[CNN]]的《{{le|CNN Presents|CNN Presents}}》,英国[[BBC]]的《[[新闻之夜]]》)中。相对的,缺少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或背景信息的报道,通常被视作例行报道。<ref>{{cite journal |last=Cho |first=Jaeho |authorlink= |coauthors=Michael P. Boyle, Heejo Keum, Mark D. Shevy, Douglas M. Mcleod, Dhavan V. Shah, Zhongdang Pan |editor1-first= |editor1-last= |editor1-link= |title=Media, Terrorism, and Emotionality: Emotional Differences in Media Content and Public Reactions to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s |trans_title= |journal=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volume=47 |series= |issue= |page= |pages= |at= |publisher= |location= |issn= |pmid= |pmc= |doi= |bibcode= |oclc= |id= |url=http://www.entrepreneur.com/tradejournals/article/109848048.html |language= |format= |archiveurl= |archivedate= |accessdate= |laysummary= |laysource= |laydate= |quote= |ref= |separator= |postscript= |date=September 2003}}</ref>

由于部分编辑认为记叙文体裁的新闻报道是[[WP:PRIMARY|第一手来源]](即[[一次文献]]),而非第二手来源(即[[二次文献]]),应结合记叙文体裁新闻中的分析性内容(如是否援引多方意见)给出判断,具体尺度请参见[[Wikipedia:深度报道判例|深度报道判例]]。


媒体有时会报道类似、相反,或者能够的作为对比事件,编者不应借助此类来源去判断新出现事件的关注度,因为此类来源的主要目的是去强调事件曾经发生过,具有普遍性。
媒体有时会报道类似、相反,或者能够的作为对比事件,编者不应借助此类来源去判断新出现事件的关注度,因为此类来源的主要目的是去强调事件曾经发生过,具有普遍性。
第50行: 第47行:
==== 报道持续性 ====
==== 报道持续性 ====
{{shortcut|WP:CONTINUEDCOVERAGE|WP:PERSISTENCE}}
{{shortcut|WP:CONTINUEDCOVERAGE|WP:PERSISTENCE}}
:'''具有关注度的事件能得到比一般新闻周期要长的报道。'''
:'''具有关注度的事件一般能得到比一般新闻周期要长的报道。'''


报道持续性是判断事件关注度已经减退,还是一直都有的重要指标。虽然“[[WP:NTEMP|关注度不是一时的]]”的规则不要求事件被新闻来源持续报道,但突然发生或激增出现的事件一定不会自动获得能够创建条目的关注度。如果事件仅在发生时间或结束的时候被媒体报道,后续没有被进一步分析或讨论,则该事件可能不适合创建条目。虽然对于一些刚发生不久的事件,编者[[WP:CRYSTAL|无法知晓]]事件是否还会受到进一步的报道,判断报道持续性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做到,但这不代表这种近期发生的事件本身不具有关注度。
报道持续性是判断事件关注度已经减退,还是一直都有的重要指标。虽然“[[WP:NTEMP|关注度不是一时的]]”的规则不要求事件被新闻来源持续报道,但突然发生或激增出现的事件一定不会自动获得能够创建条目的关注度。如果事件仅在发生时间或结束的时候被媒体报道,后续没有被进一步分析或讨论,则该事件可能不适合创建条目。虽然对于一些刚发生不久的事件,编者[[WP:CRYSTAL|无法知晓]]事件是否还会受到进一步的报道,判断报道持续性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做到,但这不代表这种近期发生的事件本身不具有关注度。
第72行: 第69行:


对于预先规划好日程的事件,事先准备好的报道亦应被视作例行报道,特别当事件的参与者也在宣传推广这些报道时。<ref>{{cite journal |last=Molotch |first=Harvey |coauthors=Marilyn Lester |editor1-first= |editor1-last= |editor1-link= |title=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 |trans_title= |journal=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39 |series= |issue= |page= |pages=101-112 |at= |publisher= |location= |issn= |pmid= |pmc= |doi= |bibcode= |oclc= |id= |url=http://books.google.co.uk/books?id=JV0XQUF-o6gC&lpg=PP1&pg=PA193#v=onepage&q&f=false |language= |format= |archiveurl= |archivedate= |accessdate= |laysummary= |laysource= |laydate= |quote= |ref= |separator= |postscript= |date=February 1974}}</ref>婚礼公告、讣告、犯罪记录,以及其他可以豁免进行关注度讨论的事件,其报道也应被视为例行报道。而对于体育比赛、电影首映礼、新闻发布会等例行事件,应尽量写在已有的对应条目中。不显眼、平常、普通的事件属于并不引人注意的日常事件,很可能不具备关注度。对于一般来说轻松有趣的小故事(例如瞎熊撞树、彩民喜中大奖)、一般会出现在报纸的最后几页-{zh-hans:里;zh-hant:裏}-或新闻播报的尾声中(如“在节目的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情况更是如此。
对于预先规划好日程的事件,事先准备好的报道亦应被视作例行报道,特别当事件的参与者也在宣传推广这些报道时。<ref>{{cite journal |last=Molotch |first=Harvey |coauthors=Marilyn Lester |editor1-first= |editor1-last= |editor1-link= |title=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 |trans_title= |journal=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39 |series= |issue= |page= |pages=101-112 |at= |publisher= |location= |issn= |pmid= |pmc= |doi= |bibcode= |oclc= |id= |url=http://books.google.co.uk/books?id=JV0XQUF-o6gC&lpg=PP1&pg=PA193#v=onepage&q&f=false |language= |format= |archiveurl= |archivedate= |accessdate= |laysummary= |laysource= |laydate= |quote= |ref= |separator= |postscript= |date=February 1974}}</ref>婚礼公告、讣告、犯罪记录,以及其他可以豁免进行关注度讨论的事件,其报道也应被视为例行报道。而对于体育比赛、电影首映礼、新闻发布会等例行事件,应尽量写在已有的对应条目中。不显眼、平常、普通的事件属于并不引人注意的日常事件,很可能不具备关注度。对于一般来说轻松有趣的小故事(例如瞎熊撞树、彩民喜中大奖)、一般会出现在报纸的最后几页-{zh-hans:里;zh-hant:裏}-或新闻播报的尾声中(如“在节目的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情况更是如此。

=== 煽情主义 ===
{{Seealso|WP:NOTSCANDAL}}
{{shortcut|WP:SENSATION}}

引用按照既有方針闡明,{{tq|...拒絕宣傳...遊說、宣傳或招攬...編造醜聞或宣揚小道訊息或流言蜚語...}}等要求,维基百科不是小道消息或花边新闻的收集处。煽情报道和小道消息都缺乏对事实的验证,通常无法为百科全书条目提供坚实基础。產生前述內容的載體可以非常多樣,除傳統認知的小报新闻或[[黄色新闻]],也有如歷史以來[[東方集團|地緣實體]]對內外[[东方集团的媒体与政治宣传|宣揚和傳播意識形態資訊]]、[[黨媒姓黨|影響力如實體權威]]的載體機構,及其他受眾所認可的傳媒機構。無論一般傳媒機構或[[政治宣傳|特定宣傳機構]]等的資訊發佈載體,为了应对{{link-en|24小时新闻周期|24-hour news cycle}}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刻意或无意,會製造缺乏事实验证的[[信息娱乐]]及[[虚假新闻]],或直接将其他新闻媒体的内容[[洗稿]]成新的内容。而在“{{link-en|新闻饥荒期|silly season}}”的时候,一般新闻机构也会产出大量報導,這些內容也可能並不契合關注度(事件)的收錄條件。

依據引用章節及該章節等,在评估关注度的时候,一般上例如在英文維基社區中,於該章節採用作評估新聞現象的典型個案{{link-en|失踪白人妇女综合征|Missing white woman syndrome}},對應的編輯者可能会考虑到[[媒體偏見|媒体所表现出的偏见]]。而處在其他語文維基社區背景下如本地維基社區中,參照維基社區不同考量和依據所處語文環境情況等,適用同一精神和內涵於本地進行個案情況評估,如評估牽涉同類因素的[[政治宣傳]]現象時,對應編輯者可以選擇以[[Wilson Edwards|瑞士生物學家威爾遜·愛德華茲]]個案為其一典型建立本地化評估和參照基準,以該典型個案是充分體現出[[WP:NOTSCANDAL]]指示必須避免的內容、同時涉及[[政治宣傳|政治]]及[[媒體偏見|資訊傳播機構具偏向]]&一致地編造宣揚流言訊息,分析該類個案相信有助於本地編輯者進一步結合章節既有指示,對於不同背景下而含有關聯特徵兼具煽情主義的內容可建立更格外審慎的辨識及判斷。

需要注意的是,煽情主义广泛存在於其他主题的条目中(比如[[Wikipedia:生者傳記|生者传记]]、[[Wikipedia:关注度 (人物)|人物条目]]或[[Wikipedia:边缘学说|边缘学说]]),并非事件条目独有。


=== 犯罪行为 ===
=== 犯罪行为 ===

2023年10月27日 (五) 09:16的版本

本文旨在详细规范事件类主题的关注度暨收录准则,即是否可以建立自己的條目。符合准则则该主题可以独立收录于一个条目(但不代表某条目的当前状态可以收录,即收录准则的对象是主题而非条目)。本指引着重对事件类条目的关注度中的“有效介绍”作出界定,且在收录标准章节的细则部分与一般关注度指引存在冲突时以本指引为准。关于上述概念的定义请参见一般关注度指引。

收录标准

编者应时刻牢记不要仓促创建条目,高估近期事件在未来几年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事件有新闻媒体报道,但就不一定具备历史意义,或者是持久的重要度。新闻机构自有一套内容标准(譬如新闻价值英语News values),这套标准与维基百科乃至百科全书的标准不同。一般来说,新闻机构会认为暴力犯罪、意外死亡,或是其他引起新闻记者或编辑兴趣的媒体炒作事件存在报道合理性,但这些不一定能够转化成维基百科条目所必需的关注度。粗略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具备关注度:

  • 如果事件具有显著的长远的历史影响,又符合通用关注度标准,则事件可能具有关注度
  • 如果事件有着广泛的(国家或国际范围)影响,曾被多方来源广泛报道,甚至在事后还会被回头分析(详见下文),则事件极有可能具备关注度
  • 影响范围或报道范围小的事件,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关注度,下文提供了评估此类事件关注度的指引。
  • 经常会出现的新闻类型(如绝大多数的犯罪、事故和死亡报道,名人或政治新闻,“令人震惊”的新闻,缺乏持续价值的故事(譬如突然在网络上爆红的事件),无论是否为悲剧,无论是否在当时被报道过,通常都不具有关注度,除非有其他事件可以赋予其持续的意义。

在评估事件时,编者应考虑事件的多个方面及其报道程度:影响、深度、持续性、报道范围、报道的多方性和可靠性,以及是否为经常会出现的新闻类型。下文分别从事件层面、报道层面、其他层面三个方面具体阐述这些考虑因素。

事件层面

由于事件层面常常需要有效来源作佐证而非主观判断,事件层面的判别标准通常作为报道层面保留理据的加分项,例如“持续影响”可对“报道持续性”产生加成,“地理范围”可对“多方来源”产生加成。

持续影响

如果某个事件对某些影响深远的主题具有前导或触发的作用,那么它经常是具有关注度的。

如果某个事件对某些影响深远的主题具有前导或触发的作用,那么它经常是具有关注度的。比方说,对社会及立法机构带来影响的观点和行为,譬如导致中国政府取消收容遣送制度孙志刚事件

若事件的长期影响性可供查证,即便該事件並沒有嚴格地滿足其他標準,也可能具有關注度。持續影響事態發展的事件本身會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此這些事件自然可以收錄於維基百科。以引發大面積災害的自然災難来说,自然災難往往與後續的重建計劃、人口遷徙有關,甚至有可能影響未來的選舉結果,譬如颶風卡特里娜汶川大地震就滿足了這些關注度標準。相对的,轻微的地震或風暴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极其微小,甚至根本没有影响,所以它们可能不具有关注度。

有时判斷一個事件是否具有持續的影响需要用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新近發生的事件若無法證明其持續效應,就表示它並不具有關注度。

地理范围

具有关注度的事件往往对大的地区、领域或广泛的社会群体造成重大影响。

有些事件对某个地方造成影响,但只有当地媒体进行报道,这些事件往往不构成关注度的充分条件。如果报道范围涵盖了多个国家或地区,很有可能表明这件事具有关注度,但这并非创建条目的唯一基础。相比之下,若能证明事件对大的地区或广泛的社会群体造成了长期影响,则可认为这一事件具有单独成立条目的关注度。

报道层面

如下三条中,事件类条目一般来说满足两条即具有关注度暨收录价值。换言之,事件类条目存废讨论中,因关注度而提出的(○)保留票应给出至少两条理由,因关注度而提出的(×)删除票也应给出至少两条理由,才可算作有效意见。不过,如果主题明显只有短文例行报道,则可独立构成删除有效意见;相对地,如果仅存在一条具关注度之理由并配合事件层面的加成,一般也可构成有效的“主题具收录价值”意见,除非明显不符合报道深度要求。如果仅存在一条理由而认为该主题因特别的原因而具或不具收录价值,应详述特殊原因,也可算作有效意见(但一旦这种理由形成共识,社群应进一步讨论修订本指引并重审相关的既存存废讨论结果)。

报道的深度

得到显著或深入的报道,通常是事件具有关注度的必要条件。

通用关注度指引要求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必须是显著的,而不是随意的。深度报道会给出对事件来龙去脉,或是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长文通常会出现在一些主流的新闻媒体(如《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经济学人》或《南方周末》等),以及电视上的新闻专题节目(如美国CBS的《60分钟时事杂志》、CNN的《CNN Presents英语CNN Presents》,英国BBC的《新闻之夜》)中。相对的,缺少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或背景信息的报道,通常被视作例行报道。[1]

由于部分编辑认为记叙文体裁的新闻报道是第一手来源(即一次文献),而非第二手来源(即二次文献),应结合记叙文体裁新闻中的分析性内容(如是否援引多方意见)给出判断,具体尺度请参见深度报道判例

媒体有时会报道类似、相反,或者能够的作为对比事件,编者不应借助此类来源去判断新出现事件的关注度,因为此类来源的主要目的是去强调事件曾经发生过,具有普遍性。

报道持续性

具有关注度的事件一般能得到比一般新闻周期要长的报道。

报道持续性是判断事件关注度已经减退,还是一直都有的重要指标。虽然“关注度不是一时的”的规则不要求事件被新闻来源持续报道,但突然发生或激增出现的事件一定不会自动获得能够创建条目的关注度。如果事件仅在发生时间或结束的时候被媒体报道,后续没有被进一步分析或讨论,则该事件可能不适合创建条目。虽然对于一些刚发生不久的事件,编者无法知晓事件是否还会受到进一步的报道,判断报道持续性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做到,但这不代表这种近期发生的事件本身不具有关注度。

如果事件在初始报道衰减后还被多个来源作为案例分析引用,则意味着事件可能具有长期意义。

多方来源

在国家或国际范围内广泛报道的事件通常具有关注度。广泛报道能展现事件的重要意义,但转载其他来源的来源、与其他来源一道受集中控制的来源不在多方来源的考虑范畴。

通用关注度指引建议通过多方来源来确立主题的关注度,而不是通过对单一来源的多处引用来确立。单个报纸或新闻频道发表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并不能构成创立一篇条目的充分依据。

至于受集中控制或影响的媒体,只能算作单一的地方性或全国性来源,他们在报道事件是只会出一份通稿,哪怕这个地方或国家还有其他新闻机构。类似地,如果新闻机构转载(通常逐字不漏)单篇新闻或新闻通告,或是记者以转载其他新闻机构的报道作为信息来源(例如“据新华社报道……”),则这些事件在确定关注度时应被视为单一来源。派生报道和受集中控制的报道不能互相验证,仅仅重复原有内容的报道也不能成为证明事件具有显著意义的良好依据。

其他条件

例行报道

按照维基百科方针,诸如公告的例行新闻报道不是创建条目的基础。已经确定好发生日期(尤其是事件参与者进行宣传)的事件也属于例行报道[2]

对于预先规划好日程的事件,事先准备好的报道亦应被视作例行报道,特别当事件的参与者也在宣传推广这些报道时。[3]婚礼公告、讣告、犯罪记录,以及其他可以豁免进行关注度讨论的事件,其报道也应被视为例行报道。而对于体育比赛、电影首映礼、新闻发布会等例行事件,应尽量写在已有的对应条目中。不显眼、平常、普通的事件属于并不引人注意的日常事件,很可能不具备关注度。对于一般来说轻松有趣的小故事(例如瞎熊撞树、彩民喜中大奖)、一般会出现在报纸的最后几页里或新闻播报的尾声中(如“在节目的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情况更是如此。

犯罪行为

介绍犯罪行为的条目[4],尤其是属于“突发新闻”这一范畴的条目,通常会被提交到存废讨论。与其他事件一样,来自可靠来源的新闻报道可以让高调的犯罪行为引人关注,提供符合上述指引的报道。

对于疑似失蹤事件,若當地執法機構認為失蹤是由犯罪行為導致時,即使嫌犯此後未被起訴或认定,關注度仍然成立。如果事件本身具有关注度,很可能是犯罪行为,即便后来认定不属于犯罪事件,条目也应该得到保留(例如新娘离家出走案英语Runaway bride case),因为事件的关注度不会因此衰减。

因一次事件知名的参与者

只与一次事件有关联的人物或群体,通常都不应为他们撰写传记类条目。如果事件具有足够的关注度,则应该考虑誌事而不誌人的做法。

未来事件

对于介绍预期发生事件的条目,可供查證是必要条件,同时事件本身必须引发足够广泛的关注,这样到事件正式发生的时候才有写条目的价值。对于单方面安排或将要发生的事件,只有在事件有足够关注度且几乎一定会发生的情况下,才可以写条目。即便具有关注度,事件也可能会因在最后关头发生重大事件而被取消或推迟,这就意味着事件的具体日期并不一定总是确定好的。如果事件的准备工作还没有进行,相关的猜测观点也应在条目中列出。如果没有可供查证的来源,这样的条目就不应该去写了,否则就会变成原创研究而遭到删除。

突发新闻

如果一次事件仍然被媒体大量广泛地报道,编者可以在条目中放置{{Current}}模板以提醒读者条目还将会被修改。

不要急于创建条目

在突发事件的意义明确之前,理智的做法是暂时不要去创建条目,因为早期报道往往不具备长远性,而且有可能出现事实错误。事件发生没多久就立马创建条目的行为属于仓促编辑,而维基百科不是占卜师。建议编者在事件发生早期在已经存在的对应条目中创建章节,之后等待当报道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支持该事件的独立关注度时,再将其分隔为一篇独立的条目。

有些事件条目在创建的时候,其关注度是“预期”的,预期这件事情在未来会符合收录标准,即便报道的持续时间和事件的长期影响都能确定。以2009年华盛顿地铁列车追撞事故为例,事故发生才一个小时,这篇条目就已经在英文维基百科,而当时救援行动仍在继续,调查行动还没有开始,最终死亡人数也不得而知。然而预期也会有不准确的时候,有些事件在发生当天被媒体当成头条,过后迅即销声匿迹。例如,有媒体在2009年1月报道一名男子计划到华盛顿暗杀小布什,结果没过多久,后续的报道称这个人根本没有这样的计划,于是这次事件顶多也就算是一次例行的逮捕。然而,有广泛媒体报道的突发、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贝娜齐尔·布托遇刺案迈克尔·杰克逊之死等,在事件发生当天创建后,社群共识几乎肯定是“保留”。

不要急于提删条目

有关突发新闻事件的条目,特别当它们是参与者的传记时,通常会被迅速提交存废讨论。由于维基百科不设最后期限,我们建议将此类讨论推迟数日,直到时间令其关注度浮出水面后再行讨论,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存废争议。除了删除外,还可以通过合并或重写的做法来满足方针要求,例如将一篇志人的条目改写为志事的条目。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条目移动到创建者的用户命名空间下,等待事态明了后再行定夺。

维基新闻

社群鼓励编者尽量在维基新闻上发表有关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而不是维基百科上。

然而直接将条目内容移动到维基新闻的做法并不恰当,因为维基新闻采用的是CC-BY版权协议,维基百科是CC-BY-SA,两者并不相同。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最初来源在维基新闻上撰写新闻,并在新闻中附上对应维基百科条目的软重定向

删除外的替代方案

若事件的关注度尚不明了,但主要和特定的个人、公司或组织有关,或者可作为更宏大话题的一部分时,更适合的做法是在现有的条目中介绍事件。介绍时注意内容比重不要太大,或是违反生者传记方针。

如果没有对应的条目,编者可以把事件条目改写成更大的主题,而不是仅介绍单个事件。

参见

脚注

  1. ^ Cho, Jaeho; Michael P. Boyle, Heejo Keum, Mark D. Shevy, Douglas M. Mcleod, Dhavan V. Shah, Zhongdang Pan. Media, Terrorism, and Emotionality: Emotional Differences in Media Content and Public Reactions to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September 2003, 47. 
  2. ^ Molotch, Harvey; Marilyn Lester.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February 1974, 39: 101–112. 
  3. ^ Molotch, Harvey; Marilyn Lester.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February 1974, 39: 101–112. 
  4. ^ “犯罪行为”是指被确定为犯罪或被有关执法机构视作疑似犯罪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