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熟盂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Talk:勻杯

對新編輯的疑惑[编辑]

提醒[编辑]

  • 茶海一詞指代分茶器其實沒有憑據,《茶味的初相》以紅樓夢爲注(——“你吃了這一海”,沒有提到分茶器。而事實上紅樓夢裡面應該是指“海碗”,清宮記載其是一種大碗);在中國大陸又指水方/建水。故應該避免使用“茶海”一詞。

疑惑[编辑]

  • 韓國茶藝確實有分茶器,待我補充來源;但越南使用該器的證據在
  • 現代分茶器在各類茶書中皆顯示是現代茶具,且極可能發明自臺灣;(我認爲:)其與熟盂豈能等同!兩種用途或許類似的茶器,中間隔著幾百年的斷層,輕易聯結爲同一茶具,實在不可取。
  • 請求朝鮮語和越南語的來源。
  • 湯冷和分茶器/“熟盂”不等同。分茶器用於分茶,湯冷用於冷卻。
  • 本人從沒有聽過中國綠茶用分茶器/“熟盂”“冷卻”,請提供來源

回應[编辑]

個人建議[编辑]

經過討論後:

  • 將熟盂、分茶器、湯冷拆開。
  • 請你標註上朝鮮語、越南語之來源。

謝謝您@Ws227

--地底深山留言2016年6月1日 (三) 13:44 (UTC)[回复]

拆成數個條目[编辑]

閣下大概是將韓國對此器形茶器的稱呼,代入到所有類似茶具之中; 但事實上,唐代的熟盂不僅僅只是貯存沸水,而且器形也與現今韓國者不同;是大碗

雖然中日韓都有器形相似的茶器,但仍然無法找到一名可以全然概括之,而且找不到唐、今日本、今韓國、今華人之間這四者的聯繫

故分爲:

  • 熟盂=唐
  • 分茶器
    • 熟盂 (韓國)=現今韓國
    • 茶盅=今漢族

(注:宋代“晴窗細乳戲分茶”的所謂分茶並沒有專門的“分茶器”,註明即可;分茶極有可能是指在大碗點茶然後分之,參見朱權茶譜)

    • 湯冷=今日本(泡玉露)

望君認同。 另:熟盂之越南文者還請找到來源,否則只能移除了。--地底深山留言2016年6月2日 (四) 12:14 (UTC)[回复]

回應[编辑]

  • 東亞茶具多有相通之處,即使要分開也應先有一統合之條目,再在條目中說明清楚區別、演變,再分拆,不應完全分離。以本條目為統合,然後分別寫熟盂 (煮茶法)熟盂 (朝鮮)勻杯湯冷。本來茶具因為種類繁多,加上地域差異,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很常見,甚至同一物會因為飲茶方式改變而改變用途,令名稱改變。
  • 日本的湯冷和朝鮮熟盂起源也有疑問,煎茶道、朝鮮茶禮泡茶法、越南茶道皆是明清流行的泡茶法演變而成,如非同時傳入,何以三地皆可以憑空出現形制、用法皆相近之器?且「熟盂」一名為源於中國的詞彙,如非同一物演變,何以會沿用古名?有日語文章指熟盂與湯冷為同一物,見[www.hztour.jp/p1815.pdf 此]。
  • 唐代的熟盂(或稱流盂)是有嘴的,見
  • 朝鮮語與越南語在條目中連結已有,請細心查找,越南茶道中用法及名稱見
  • 茶海算是常用別稱之一(雖然不一定是「正確」、「正統」名稱),可列出,但不宜作為條目
  • 「分茶」一詞有歧義,分茶在煮茶法和泡茶法中解「分開調勻的茶」,在點茶法中卻是指一種在茶湯泡沫上繪畫圖案的方式(有指宋墓壁畫上有相關器皿,但實際名稱不明),故個人認為不宜以「分茶器」為條目名,已移至無歧義的勻杯
  • 龍井茶用水用熟盂或勻杯見(文中稱該器為「茶海」)、

綜合以上所見,鑑於茶具中名稱、用途可變。個人認為備茶、煮水(烹煮點茶和泡茶之用水)、瀹茶(包含煮茶法中烹煮過程)、溫壺、洗滌、貯廢料之器物,即使形制相近,甚至被人以相同名稱來稱呼,也不宜混同。而同為瀹茶過程用器,因過程、茶種、流派稍有差異即會改變用途,故形制相近之物可視同一物。用不同程序之器即使形制相近,也宜分開。如杯洗、溫壺器與盛載廢水之器,近代常以相同形制器皿為之,潮州工夫茶更將三者皆稱「茶洗」,但其作用分明,應視為三種不同之物看待。相同作用而形制明顯不同者亦應視為不同之物 --Ws227留言2016年6月3日 (五) 16:23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勻杯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22日 (四) 06:0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