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國立臺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

坐标25°00′47″N 121°32′13″E / 25.013172°N 121.536837°E / 25.013172; 121.53683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5°00′47″N 121°32′13″E / 25.013172°N 121.536837°E / 25.013172; 121.536837

第二學生活動中心
第二學生活動中心-可看見二活與管理學院二號館相連

國立臺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簡稱二活,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上,其主要是國立臺灣大學師生的社團活動場所。另外在一樓和二樓也有委外經營的店家。

簡史

[编辑]

1980年代左右,這片土地附近原本有一棟房厝:林家大厝。而這座大厝後方原本有一座名叫「龜山」的小丘,其址正是位於現今的二活,但後來因為興建工程而被剷平,當時這座房舍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為台灣北部年紀最老的古宅。[1][2]

1994年以前不久,包括二活、台大尊賢會館現址等空間,原本是極熱鬧的公館商圈。台大基於發展需要,向商家們徵收土地,當時台大就向商家們承諾,改建後仍會保留一部分的空間繼續維持商業活動;但二活於1996年完工後,1、2樓緊鄰羅斯福路的商場空間,因拆遷戶意見難以一致,導致長達六年的閒置。經過長期協商,到2002年,台大達成以新台幣一億七千萬元買回租賃權之共識,所以才會看到現今既是社團活動空間、一部分也是餐廳。[3]二活於1998年11月14日正式啟用。[4][5][6]

樓層安排

[编辑]
第二學生活動中心通往管理學院二號館的管制門

第二學生活動中心所在建築為地上十層樓、地下兩層樓。因為大樓與管理學院二號館共用,所以使用空間分成建築的前半部分(面對羅斯福路那一側)與後半部分。前半部分為第二學生活動中心的空間,後半部分則是管理學院的使用空間。[7]由學生活動中心管理組進行管理。 [8]

  • 地下一樓:集思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亞歷山大廳、蘇格拉底廳、柏拉圖廳、阿基米德廳、洛克廳、達文西廳、米開朗基羅廳、拉斐爾廳、尼采廳),每廳的容納人數與租借費用不完全相同[9](由總務處經營管理組管理)
  • 一樓、二樓:主要是委外經營的餐廳(由總務處經營管理組管理)
  • 三樓:排練室/教具室/學生活動中心第二辦公室/主控室/學生交誼室(303教室)/Global lounge(由國際事務處管理)
  • 四樓:管樂團樂器室/吉他、古箏樂器室/團練室/國樂團樂器室合唱團/鋼琴社樂器室/個人音樂練習室/個人鋼琴練習室/交響樂團練習室
  • 五樓:教具室/排練室(其中一項重要用途是作為練舞場地[10])/重金屬音樂練習室
  • 六樓:教室
  • 七樓:教室
  • 八樓:學生社團辦公室/學生交誼區
  • 九樓:學生社團辦公室/學生交誼區
  • 十樓:學生社團辦公室/存放室/食品技藝操作室/棋藝教室/排練室

位置及開放時間

[编辑]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

開放時間:

  • 平日:早上八點至晚上十點
  • 假日: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7][8]

參考資料

[编辑]
  1. ^ 不繫乾坤繫流年─瑠公圳與附近居民的那些故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大意識報.2011-07-23星期六[2012-11-20]
  2. ^ [歲月無情 老屋凋零 保存古蹟 亟待立法 走訪公館林宅和汐止蘇家 1980-01-26/民生報/07版/第七版]
  3. ^ 台大二活規劃商業用途 資金支付學校開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立報.2004-01-19[2012-11-11]
  4.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紀事2012-11-13 (PDF).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9-03). 
  5. ^ 聯合報1998年11月15日/06版/生活 <台大校慶 四棟建物同步啟用 圖書新館面積一萬七百坪 活動中心擬開設商店街 生科館﹑地震中心支持尖端研究 記者廖敏如
  6. ^ 二活順利委外會議中心營運不中斷 一、二樓空間八月全新開張 台大校訊703期.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 7.0 7.1 第二學生活動中心簡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立臺灣大學 學生事務處
  8. ^ 8.0 8.1 活動中心簡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立臺灣大學 學生事務處
  9. ^ 集思會議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10. ^ 120期 專題 舞者皆知 揮汗青春的好地方 臺大校園練舞地點大搜密. 臺大學生報. 2010-06-10 [201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