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大司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大司馬大將軍

大司馬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官職名。為國家最高軍事長官。在《周禮》中,司馬為職掌軍事的官員。

簡介

[編輯]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廢太尉元狩四年(前119年)置大司馬,以代太尉之權[1],但無金印紫綬,作為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加號。

因漢初丞相的權力過大。自漢武帝起,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將軍為首的尚書。大臣有罪,由尚書劾奏;選任御史大夫,由尚書品定高下;官吏有功遷升,上報尚書;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則面見尚書。丞相若有過失,反由尚書問狀劾奏。由此,丞相的權力被一步一步的剝奪,只是在禮儀上還是百僚之長[2]。西漢後期乾脆廢掉丞相,改為大司徒,與從太尉改過來的大司馬、從御史大夫改過來的大司空並列。

漢武帝死後,將之授以霍光霍光大司馬大將軍輔政,昭帝年幼,政事均由霍光定奪。

其後西漢一直有大司馬之官,後也加於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稱大司馬驃騎將軍大司馬車騎將軍,常用為加官,授與掌權的外戚,也有不兼將軍號者。

漢成帝時,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輔政,「政事大小皆自鳳出,天子曾不一舉手」。[3]

漢哀帝時,廢丞相改為大司徒,但大司馬仍存,與大司空同屬三公之一,共掌朝政,如董賢丁明大司馬衛將軍[4],掌管所有朝政。

東漢時以大將軍吳漢為大司馬,吳漢死後,漢光武帝為了削弱三公權力,將大司馬改為太尉。東漢末年,大司馬與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並設,位在三公之上。如漢獻帝時的劉虞、權臣李傕。《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一:(興平)二年(乙亥、公元一九五年)。辛巳,以車騎將軍李傕為大司馬,在三公之右。

魏晉南北朝時不定期會設有大司馬官職,為上公,第一品,位在三公之上,多授予有權勢的大臣,一般由重號將軍如大將軍或上大將軍等升遷而來。如曹魏曹仁曹休曹真蜀漢蔣琬東吳施績呂岱丁奉等。近世以來的兵部尚書有時也別稱作大司馬。以大司馬為兵部尚書的代稱,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

歷代大司馬

[編輯]
東周至秦末
西漢
新朝
東漢
三國
晉朝
十六國
南北朝
隋末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漢書·百官公卿表》
  2. ^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
  3. ^ 《漢書 外戚傳》
  4. ^ 《漢書·佞幸傳第六十三》

來源

[編輯]
書籍
  • 黃本驥:《歷代職官表》(臺北:樂天出版社,1974年)
  •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