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乌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纲: 真蕨綱 Polypodiopsida
目: 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科: 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
属: 球棒蕨属 Sphenomeris
种:
乌蕨 S. chusana
二名法
Sphenomeris chusana
(L.) Copel

乌蕨学名Sphenomeris chusana)为陵齿蕨科乌蕨属下的一個種。適合生長的範圍廣,於海拔 200~1,900 公尺間的山坡地、田邊、路旁、溪溝、林下等地均可生長;台灣全境山麓陰涼處或山地路旁皆有分布。

形態特徵[编辑]

根莖短匍匐狀,密生窄鱗片,葉叢生;葉柄長10~25cm,基部亦具窄鱗片;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5~45cm,寬10~20cm,三至四回羽狀複葉,革質,基部羽片略短;末裂片呈楔形,葉脈二叉分支;孢子囊群著生於末裂片接近葉緣處,每一孢膜基部具1~3條脈,孢膜開口朝外。[1]

分布[编辑]

亞洲熱帶地區之中國大陸南部、日本、喜馬拉雅山區、印度、菲律賓、東南亞、馬達加斯加。[2]

用途[3][编辑]

1.觀賞:葉柄細長下垂,葉面指狀二叉分枝,典雅可愛,為優良觀賞蕨類植物。

2.藥用:性味:全草及根莖:微苦、澀、寒。效用:全草:清熱利尿,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收斂,清心火。治腸炎,痢疾,肝炎,感冒發熱,咳嗽,痔瘡,跌打損傷。

3.食用:全草可解熱、止痢、解毒,葉可代茶飲用,意可作為野外求生植物。

参考文献[编辑]

  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 ^ 第三者觀察報告-觀察對象--烏蕨. hello.area.com.tw. [2016-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3). 
  3. ^ kplant. 烏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6). 

更多資料[编辑]

  1. 烏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郭城孟 蕨類圖鑑 烏蕨 p142 遠流台灣館 編製 2001出版
  3.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243烏蕨 p122 國立編譯館主編
  4.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23烏蕨 P23 台北南天書局
  5. 中國植物誌 第 2 卷 275 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烏蕨
  6.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烏蕨 92年10月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