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五斗米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盟威之道正一道)、天师道,是道教最早的兩大派别之一(另一派為太平道),即今日道教龍虎山正一派的前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蜀郡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个名称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关,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說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彌教結合而成,即「五斗彌」教)。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历史

[编辑]

五斗米道初入道者称为“鬼卒”,骨干称为“祭酒”,并以“治”为传教单位。张道陵死后,传其子张衡,衡死后,传子张鲁东汉末年,張鲁自命諸侯,佔据汉中,建立持续达近30年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張脩汉中创立了五斗米道,而張魯只是繼承人。因为,曹丕所作的《典略》记载:“灵帝熹平中,妖贼大起, 三辅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張脩。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脩为五斗⋯脩法,略与角同⋯⋯后角被诛,修亦亡,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行脩业,遂增饰之。”在提到灵帝时妖贼大起时,提到了张脩和五斗米道,但没有提及张道陵和张衡父子。

西晋后,五斗米道逐渐分化,一部分传播于士族官吏中,另一部分仍秘密活动于农民中。东晋後期,五斗米道领袖孙恩卢循领导了长达十余年的民变,世稱「孫恩盧循之亂」。北魏时,嵩山道士寇谦之“革新”五斗米道,自称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 ,创立新天师道。此后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并得到太武帝的赞许。唐宋以后的道教正一派,上承三张世系,以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为中心,是为江南各符箓道派之正宗。

内容

[编辑]

五斗米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道德经》和張陵編寫的『老子想爾注』,是一种多神教,以长生不老成仙为其最高目标。其道术主要是通过章表,符咒招神驱鬼(例如用三官手书来治病),以及行气导引房中术等。主要活动在成都周围,道士能替信徒上章三清玉帝三官

戒律

[编辑]

五斗米道的戒律主要要求教徒不能酗酒殺生邪淫偷盗。教徒必须在一定的时候到治所集会,接受佈道,听讲“科禁威仪”,回家向家人传达,共同遵守。

二十四治

[编辑]

张道陵为五斗米道创设了二十四治,也就是24个教区。

上治八品 陽平治、鹿堂山治、鶴鳴山治、漓沅山治、葛王貴山治、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
中治八品 昌利治、隸上治、湧泉治、稠禾更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蓋治。
下治八品 雲台山治、濜口治、後城治、公慕治、平剛治、主簿山治、玉局治、北邙治。

當時的地理分佈為:

所在郡 名称
蜀郡 阳平治、鹿堂治、鹤鸣治、漓沅山治、葛贵山治
广汉郡 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昌利治、隶上治
遂宁郡 涌泉治
犍为郡 稠稉治、北平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刚治
越巂郡 蒙秦治
巴西郡 云台治
汉中郡 浕口治、后城治、公慕治
成都南门左 主簿治、玉局治
雒阳 北邙治

每個治由「祭酒」主持教務,稱為「都功」。其中以陽平、鹿堂、鶴鳴為最上三治。而陽平治則為二十四治之首治,「都功」由張天師擔任,因此張天師持「陽平治都功印」。

治乃行政概念,並非按地理劃分,例如陽平治的位置,即隨張天師的遷移而改變,所以當後代張天師遷徙到江西廣信府貴溪縣龍虎山時,亦稱之為「陽平治」。

参看

[编辑]

延伸閱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