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傅种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种孙

傅种孙(1898年2月27日—1962年1月18日),字仲嘉,男,江西高安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学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1][2][3]

生平

[编辑]

1898年2月27日,傅种孙生于江西省高安县珠湖村。左腿因为幼年长疮而微残。自幼随父辈接受私塾教育,擅长作桐城派古文。老友夏宇众评论“仲嘉为文,笔力透纸”。1910年父亲去世,遗嘱不让傅种孙辍学。该年他是筠北高小一年级学生。当时,傅家破落至仅剩三亩半田,一目失明的寡母带五个孩子生活,无力耕种,靠纺织糊口。傅种孙高小毕业后,先入南昌江西省立第二中学,因喜欢几何而写出一篇有关轨迹的论文。1916年自宜春江西省立第八中学毕业。家庭无法供他自费念大学。暑假因事赴南昌,遇一位老师告诉他提供公费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在南昌招收两名江西籍学生。傅种孙仓促应试,被录取入该校数理部。[1][2]

傅种孙是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思想的早期开拓者。数理逻辑非欧几何、数学公理化思想都是由傅种孙最早介绍到中国。傅种孙还是数论近世代数的早期传播者。[4]1917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数理学会,1918年春季又创办《数理杂志》。学会半年改选一次,傅种孙是第二届副会长、第三届正会长,直到1921年一直是《数理杂志》的编辑。《数理杂志》刊行7年共15期,发表了傅种孙的16篇文章。傅种孙对中国数学史和中国古算感兴趣。其文章《大衍(求一术)》是中国采用现代数学观点研究中国古算的第一例。傅种孙译的O. Veblen(维布伦)的《几何学的基础》是在中国发表的首部几何基础理论著作。1920年,英国数学家B. A. W. Russell(罗素)来华访问,1921年3月在北京大学讲新出现的数理逻辑。傅种孙事先为罗素的《数学哲学引论》(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写了一篇题为《罗素算理哲学入门》的摘要,刊登在《数理杂志》上。[3]后又在1922年和张邦铭将全书译为中文,书名定为《罗素算理哲学》,从而最早将数理逻辑引入中国。[3][2]

1920年大学毕业后,1920年至1926年,傅种孙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1921年调回数理部,破格以讲师录用,仍在附属中学兼课。同时又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研究科,1923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3][2]1920年,傅种孙捐出一所祖产房屋,和同族6人共同出资兴办珠湖小学,傅种孙任董事。这是珠湖村第一所小学。族人为此在傅氏家谱内著《珠湖小学校记》。[1][2]

1922年11月壬戌学制产生。同年暑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已试办三三制初级中学。当时领导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是科主任程廷熙,傅种孙为他出谋划策。当时拟采用混合法教授初中数学,程廷熙、傅种孙乃合编出一套《初级混合数学》共6册。[3]

1924年11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爆发驱逐校长杨荫榆风潮。鲁迅站在学生一边同政府方面斗争一年。政府发出训令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时,风潮转为复校运动。数十位教师率学生另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以鲁迅为首的义务教师名单中,就有傅种孙。[1][2]

1926年,因北洋政府停发教育经费,国立学校教师长期欠薪,傅种孙乃回南昌江西省立第二中学任教。1928年冬,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当局接纳学生意见,请傅种孙返回母校。经物理系教授张贻惠推荐,以教授名义致聘,并负责代拆代行数学系事务。在傅种孙指导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数学学会又发行了《数学季刊》。[3]

1929年,傅种孙联合附中的教员集股筹款,创办厂甸师大附中算学丛刻社,影印大学及高中英文数学课本,按中国书市的价格出售,以解决高中生无钱购买外文教科书的问题。他还用丛刻社的盈余聘专家编写初中、高中数学课本,他自任总编辑。到1935年,除了高中代数之外,其他数学课本已全部出版。他自己撰写的《高中平面几何》即其中一册,1933年初版,至1937年共印四版。[3]

抗日战争之前,先后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北平辅仁大学教授。1933年当选北平市数学会理事长秘书。1935年当选中国数学会评议委员兼《数学杂志》编辑。[3][2]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同年10月下旬,傅种孙只身投奔西安临时大学。从日本占领区到中国大后方,须穿过日伪军封锁线,傅种孙冒险带着数百册外文图书到西安。此后在他的卧室成立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数学系书库。1939年至1945年,任国立西北大学数学系教授。[1][2]

傅种孙的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蔡钟瀛病重时,傅种孙奉侍汤药,并请大夫会诊。其后蔡钟瀛在甘肃兰州病逝,傅种孙在陕南为蔡钟瀛募捐善后。他还十分爱惜人才。1935年,学生闵嗣鹤一毕业他就将闵嗣鹤推荐到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中教书。后来,他又把闵嗣鹤推荐给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1948年,学生王世强大学刚毕业,因肺病住院,无经费疗养,傅种孙为王世强募集了部分医药费。他还聘请自学成材的梁绍鸿为北师大的讲师。[1][2]

1945年,傅种孙赴英国考察,先后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访问两年。1947年11月回国后,应国立北平师范学院院长袁敦礼邀请,任该校数学系主任兼教授,数学系主任一职任至1956年。1948年,傅种孙提拔王世强为讲师,1949年他又留下3名毕业生取代2个旧助教和1名讲师,并邀来汤璪真教授。后来他又劝退一位老教授。[3][1][2]1948年4月9日凌晨,北平市宪警殴打10名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学生,并将其中8人押到东直门内第三区警署。当日傅种孙和学生们来到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门前请愿,直到晚上。夜间傅种孙回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后,又代国立北平师范学院教授会拟成《师院全体教授罢教宣言》。当时他是国立北平师范学院教授会主席。还有几篇类似的文章如《师院教授为四一一暴行声明》等也都由他起草。[1][2]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亲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汤璪真家,由毛泽东设宴宴请汤璪真、黎锦熙、傅种孙、黄国璋等人。1949年春,傅种孙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及北京市政协委员。1952年,傅种孙卸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职务,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副校长。同年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1954年,兼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1年,中国数学会及该会北京市分会同时复会,傅种孙任两会常务理事。1951年创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数学会第一个数学教育刊物《中国数学杂志》(后改为《数学通报》),傅种孙任总编辑,请毛泽东题写了刊名。傅种孙对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工作十分负责,1956年在一次会议上突发脑溢血,获抢救而活下来。1956年,傅种孙当选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傅种孙是当时北京师范大学仅有的六名一级教授之一(6位一级教授是陈垣、黎锦熙、傅种孙、钟敬文黄药眠武兆發)。在副校长任内,傅种孙多次婉拒动员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劝告,最后一次他说:“我不能像党要求的那样做到绝对服从。”此后再无人劝他入党。[3][1][2]

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后,1957年6月末,《人民日报》社记者来傅种孙家采访,傅种孙对知识分子问题口述了若干意见,别人笔录写成《中共失策之一》。记者将该文带回报社,尚未发表,有人又从《人民日报》社把该文要回来还给傅种孙。仅仅一两天后,“七一”社论出台,运动转为反右运动。因这篇文章,傅种孙被划为极右分子,免去一切行政及学术职务,下派到数学系资料室工作。[3][1][2]傅种孙被打成右派分子的罪状,还有整风初期处理中文系学生江某某和严某某打架事件。当时严某某在饭厅吃饭时提出“还是业务第一”,江某某当即反驳称“应该政治第一”,争吵中严打了江两个嘴巴,江哭着找学校行政领导告状,当值的副校长傅种孙乃安抚江并让严道歉,双方随后和解。不料该消息很快被《北京日报》记者报道称:“北京师大某学生,因坚持‘政治第一’被挨揍了,学校领导竟然敷衍了事处理之”等等。于是不久,傅种孙的罪状之一便成了包庇打人的右派学生。严某某先被学校开大会公开逮捕,后押送到黑龙江省兴凯湖畔某农场劳动改造,直到1979年平反冤假错案才被召回工作。[5]

1961年,傅种孙被摘去右派帽子。1962年1月14日,傅种孙的学生赵慈庚、闵嗣鹤登门拜望傅种孙。师生谈到共同关心的1958年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时,傅种孙因为激动而突发脑溢血。1962年1月15日凌晨,傅种孙被转到专治心血管病的阜外医院,但抢救无效,于1962年1月18日病逝。[1][2]

1979年,傅种孙被错划为右派的问题获彻底改正。1981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纪念傅种孙座谈会。[2]

著作

[编辑]
  • C. S. Fu. On Frobenius theorem. The Quarte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Oxford Series), 1946,68(17): 253-256.
  • C. S. Fu. A problem on nonsensed circular permutation. 武汉大学理科季刊, 1942,8.
  • 程廷熙,傅种孙.初级混合数学(6册).上海:中华书局,1923,3; 1925.8.
  • 傅种孙.高中平面几何教科书.算学丛刻社,1933.(白话文本:平面几何教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 B. 罗素著,傅种孙,张邦铭译.罗素算理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
  • F. C. 伍德著,傅种孙译.非欧几里得几何学.数理杂志,1921,2: 21-40; 1922,3: 1-32.
  • O. 维布伦著,傅种孙译.几何学之基础.数理杂志,1922,3(4): 1-22; 1922,4(1): 1-23.
  • D. 希尔伯特著,傅种孙,韩桂丛译.几何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著名数学家傅种孙.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傅种孙. 宜春传媒网. 2011-11-15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毕生从教桃李天下的数学教育家――傅种孙. 光明网. [2005-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6). 
  4. ^ 杜瑞芝,数学史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5. ^ 李受山,我所经历的北师大“反右运动”,载 俞安国、雷一宁,不肯沉睡的记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