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傳統網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傳統網路是10Mbit/s乙太網標準系列,是第一代乙太網標準。在10BASE-X中,10表示其最大網路傳輸量為10Mbit/s,BASE表示使用基頻傳輸,X表示使用的介質類型。

種類[编辑]

名稱 標準 狀態 傳輸媒介 連接器 收發

模組

最大傳輸距離 (km) 媒介數量 管道數量 備註
傳統乙太網 - (數據速率: 10 Mbit/s - 線路代碼:PE - 線路速率: 20 MBd - 全雙工 / 半雙工)
10BASE5
802.3-1983
(CL8)
已退役
09/2003
同軸
RG-8X
(50 Ω)
AUI,
N,
Vampire tap
MAU 0.5 1 1 局域網; 原標準;具有碰撞偵測電氣總線網路 使用單根同軸電纜,
可以通過鑽入電纜以將其逐字地抽頭連接以連接至芯線和屏蔽層。
10BASE2
802.3a-1988
(CL10)
已退役
09/2011
同軸
RG-58
(50 Ω)
BNC,
EAD/TAE-E
0.185 1 1 局域網 1980年代中期至後期的主要標準;具有碰撞檢測功能的電氣總線拓撲;
同軸電纜將機器連接在一起,每台機器都使用T型連接器連接到其網卡。在每一端都需要電器終端.
10BASE-T 802.3i-1990 近乎
退役
雙絞線
(Cat 3 及以上)
(100 Ω)
8P8C 0.1 2 1
FOIRL 802.3d-1987
(CL9.9)
被取代 光纖
850 nm
ST OF: 1 2 1 光纖乙太網的原始標準;使用衰減高達4 dB / km,頻寬至少150 MHz的任何光纖;

被10BASE-FL取代

10BASE-FL 802.3j-1993
(CL15/18)
近乎
退役
光纖
850 nm
ST FDDI: 2 2 1 節點數
10BASE-FB 802.3j-1993
(CL15/17)
近乎
退役
光纖
850 nm
ST FDDI: 2 2 1 同步中繼器間的連接
10BASE-FP 802.3j-1993
(CL15/16)
已退役 光纖
850 nm
ST FDDI: 1 2 1 因沒有市場, 未曾實施

10BASE-F[编辑]

10BASE-F,,有時甚至是10BASE-FX,是使用光纜的10 Mbit / s以太網標準系列的通用術語。在10BASE-F中,10表示最大網路傳輸量為10 Mbit / s,BASE表示使用基頻傳輸,而F表示它依賴於光纜介質。技術標準要求使用兩根62.5 / 125 µm多模光纖。一股用於數據傳輸,另一股用於接收,這使10BASE-F成為全雙工技術。10BASE-F有三種不同的變體:10BASE-FL10BASE-FB10BASE-FP。其中只有10BASE-FL經歷了廣泛的使用。隨著後來的引入,10 Mbit / s技術已被更快的快速乙太網,千兆乙太網和100千兆乙太網標準所取代。

10BASE-FL[编辑]

在10BASE-F中,10BASE-FL是最常用的。在10BASE-FL中,FL代表光纖鏈路。它替代了原始的光纖中繼器間鏈路(FOIRL)規範,但保留了與基於FOIRL的設備的兼容性。與FOIRL設備混合使用時,最大網段長度限制為FOIRL的1000米。

10BASE-FB[编辑]

10BASE-FB是用於橋接乙太網集線器的網段。FB在這裡縮寫為FiberBackbone。由於10BASE-FB的同步操作,通常與乙太網中繼器相關的延遲 減小了距離,從而允許在不損害碰撞檢測機制的情況下延長段距離。10BASE-FB的最大允許段長度為2000米。該媒體系統允許將多個半雙工以太網信號中繼器串聯連接,超出了給定10 Mbit /s乙太網系統中可以使用的中繼器總數的限制。10BASE-FB鏈接連接到同步信令中繼器集線器,並用於將集線器鏈接到半雙工重複主干係統中,該系統可以跨越更長的距離。

FOIRL[编辑]

光纖中繼器間鏈接(FOIRL)是光纖上的乙太網規範。它被特別設計為中繼器集線器之間的背對背傳輸,以減少等待時間和衝突檢測時間,從而增加了可能的網絡半徑。被10BASE-FL代替。

10BASE-FP[编辑]

在10BASE-FP中,FP表示無源光纖。這種變型要求非供電信號耦合器充當能夠鏈接多達33個設備的光學信號耦合器,每個段的長度最長為500 m。這形成了一個以信號耦合器為中心的星形網絡。尚無已知設備已實現此標準。

參考文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