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公估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公估局清朝中期以降至民國初年間存在的機構,負責鑑定銀兩的重量和成色是否符合規制並有核准流通市面之權。[1]公估局有公辦和商辦兩種,多分布在大城市和商埠,每地僅限設置一局。1933年因國民政府實施廢兩改元導致其原有功能喪失而關閉。[2]

參考文獻[编辑]

  1. ^ 公估局.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華民國教育部 (中文(臺灣)). 
  2. ^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 百年历史瞬息即逝,湮灭在时代更迭中的老上海公估局. 澎湃新聞.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