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刘京 (琅邪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劉尊 (琅邪王)

劉京(30年代—81年3月16日),東漢光武帝的第十一子,嫡五子,生母是阴丽华

東漢建武十五年(39年),劉京封為琅邪公。建武十七年(41年)劉京为琅邪王。刘京性恭孝,好经学,建武三十年(54年)劉焉改封中山王。永平二年(59年),以太山之盖、南武阳、华,东莱之昌阳、卢乡、东牟六县益琅邪。永平五年(62年),就国[1]

漢章帝建初六年二月十七日(81年3月16日),劉京去世,葬於東海國廣平亭[2]谥号,其子劉宇嗣位。

劉京有14個兒子,劉宇,另有13人本名不詳。與同母兄東平王劉蒼一樣,女兒特封為縣公主[3]

家族

[编辑]

世系圖

[编辑]
東漢琅邪王劉京家族世系
  • - 琅邪王 橘
  • - 皇帝 黃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第十一子
劉京
?–81
琅邪公1
39–41

琅邪孝王1
41–81
劉宇
?–103
琅邪夷王2
82–103
劉宇弟13人
列侯
劉壽
?–120
琅邪恭王3
104–120
劉壽弟8人
列侯
劉京孫2人
列侯
劉尊
?–138
琅邪貞王4
141–174
劉尊弟4人
?–?
鄉侯
劉據
?–185
琅邪安王5
175–185
劉據弟3人
?–?
鄉侯
劉容
?–193
琅邪順王6
186–193
劉邈
?–?
陽都侯1
190–?
劉熙
?–216
琅邪王7
206–216

子嗣

[编辑]

劉宇

[编辑]

琅邪夷王劉宇(?–103年)是東漢第二任琅邪王,琅邪孝王刘京之子。

汉章帝建初六年(81年),劉京薨,劉宇嗣为琅邪王(治所在开阳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十五里鄅古城)。建初七年(82年)正月,沛王劉辅、济南王劉康、东平王劉苍、中山王劉焉、东海王劉政、琅邪王劉宇来朝,[4]汉章帝封劉宇弟十三人为列侯元和元年(84年),封刘京之孙二人为列侯。[5]汉和帝永元十五年(103年)十二月十日去世,[6]在位22年(本傳誤作在位20年),謚號為[7]

劉宇有9個兒子,劉壽,另有8人本名不詳。

劉壽

[编辑]

琅邪恭王劉壽(?–120年)是東漢第三任琅邪王,琅邪夷王劉宇之子。

汉和帝永元十五年(103年),劉宇薨,劉壽嗣为琅邪王。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封刘寿之弟八人为列侯(其中有朱虛侯國)。[8]永宁元年(120年)四月二十七日,劉壽去世,[9]在位17年,謚號為[10]

劉壽有5個兒子,劉尊,另有4人本名不詳。

劉尊

[编辑]

琅邪貞王劉尊(?–138年)是東漢第四任琅邪王,琅邪恭王劉壽之子。

永寧元年(120年)父親劉壽逝世,劉尊繼任琅邪王。延光二年(123年),朝廷封劉尊的四個弟弟為鄉侯。[11]永和三年(138年)六月一日,劉尊去世,[12]在位18年,諡號為[13]

劉尊有4個兒子,劉據,另有3人本名不詳。

劉據

[编辑]

琅邪安王劉據(?–185年)是東漢第五任琅邪王,劉尊之子。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劉尊薨,刘据嗣为琅邪王。永和五年(140年),封刘据之弟三人为乡侯。[14]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正月,刘据去世,[15]在位47年,諡號為[16]

劉據有2個兒子,劉容劉邈

劉容

[编辑]

琅邪順王劉容(?-193年)是東漢第六任琅邪王,琅邪安王劉據之子。

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劉據薨,劉容嗣為琅邪王。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容派遣弟劉邈至長安奉章貢獻。初平四年(193年)正月,劉容去世,[17]在位8年,諡號為,國絕。[18]建安十一年(206年),權臣曹操在廢除諸侯王以削弱漢室時,感念劉邈曾稱讚自己是忠臣,於是續封劉容子劉熙嗣位琅邪王。

劉邈

[编辑]

劉邈(?-?),东汉末年官员,汉朝宗室。劉邈的父亲是琅邪安王刘据,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汉献帝到长安,劉邈的哥哥琅邪顺王劉容派刘邈到长安奉章贡献,汉献帝以刘邈为九江郡太守,封阳都侯。[19]阳都县属城阳国。劉邈到长安时,称赞东郡太守曹操忠诚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刘容去世后,琅邪国绝封,但建安十一年(206年)已成为权臣的曹操因感激刘邈,在废除八个诸侯国的同时,复立刘容子刘熙为琅邪王。[20]

劉熙

[编辑]

琅邪王刘熙(?-216年)是東漢第七任(末任)琅邪王,琅邪順王劉容之子。建安十一年(206年)權臣曹操封劉熙嗣位琅邪王。[21]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熙想要过江投奔军阀孙权,被曹操所诛,国除。[22][23]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後漢書/卷42》,出自范晔後漢書

參考資料

[编辑]
文獻:
資料:
  1. 萬斯同,《東漢諸王世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中華書局,1984年
  2. 黃大華,《東漢皇子王世系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中華書局,1984年
註腳:
  1. ^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特賜蒼及琅邪王京書曰:「中大夫奉使,親聞動靜,嘉之何已!歲月騖過,山陵浸遠,孤心悽愴,如何如何!閒饗衛士於南宮,因閱視舊時衣物,聞於師曰:『其物存,其人亡,不言哀而哀自至。』信矣。惟王孝友之德,亦豈不然!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篋,可時奉瞻,以慰凱風寒泉之思,又欲令後生子孫得見先后衣服之製。今魯國孔氏,尚有仲尼車輿冠履,明德盛者光靈遠也。其光武皇帝器服,中元二年已賦諸國,故不復送。并遺宛馬一匹,血從前髆上小孔中出。常聞武帝歌天馬,霑赤汗,今親見其然也。頃反虜尚屯,將帥在外,憂念遑遑,未有閒寧。願王寶精神,加供養。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2. ^ 《後漢書》本傳:(京)立三十一年薨,葬東海即丘廣平亭,有詔割亭屬開陽。
  3. ^ 《後漢書·皇后紀》公主附:肅宗唯特封東平憲王蒼、瑯邪孝王京女為縣公主。
  4. ^ 《後漢書•章帝紀》:〔建初〕七年春正月,沛王輔、濟南王康、東平王蒼、中山王焉、東海王政、琅邪王宇來朝。
  5.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建初七年,封宇弟十三人為列侯。元和元年,封孝王孫二人為列侯。
  6. ^ 《後漢書•和帝紀》:〔永元十五年〕十二月庚子,琅邪王宇薨。
  7.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京〕子夷王宇嗣。宇立二十年薨,子恭王壽嗣。
  8.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永初元年,封壽弟八人為列侯。
  9. ^ 《後漢書•安帝紀》:〔永寧元年四月〕壬午,琅邪王壽薨。
  10.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宇〕子恭王壽嗣。立十七年薨,子貞王尊嗣。
  11.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延光二年,封尊弟四人為鄉侯。
  12. ^ 《後漢書•順帝紀》:〔永和三年〕六月辛丑,琅邪王遵薨。
  13.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壽〕子貞王尊嗣。尊立十八年薨,子安王據嗣。
  14.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永和五年,封據弟三人為鄉侯。
  15. ^ 《後漢書•靈帝紀》:〔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琅邪王據薨。
  16.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尊〕子安王據嗣。據立四十七年薨,子順王容嗣。
  17. ^ 《後漢書•獻帝紀》:〔初平四年〕是歲,琅邪王容薨。
  18.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據〕子順王容嗣。容立八年薨,國絕。
  19.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初平元年,遣弟邈至長安奉章貢獻,帝以邈為九江太守,封陽都侯。
  20.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初,邈至長安,盛稱東郡太守曹操忠誠於帝,操以此德於邈。建安十一年,復立容子熙為王。
  21. ^ 《後漢書•獻帝紀》:〔建安十一年〕是歲,立故琅邪王容子熙為琅邪王。
  22. ^ 《後漢書•獻帝紀》:〔建安二十一年〕是歲,曹操殺琅邪王熙,國除。
  23. ^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建安十一年,復立容子熙為王。在位十一年,坐謀欲過江,被誅,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