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耕 (刘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耕(?—?),是南朝宋晋陵郡延陵县(今江苏省丹阳市南)人。

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天大旱,百姓饥饿贫乏,他到达延陵县里陈述灾荒的严重情况[1],献千斛,助官府振贷。延陵县爲他上言朝廷,当时朝议以徐耕比成汉朝卜式。宋文帝下诏书褒美,自令史任命他为平原令,作为酬报。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东土饥旱,东海郡严成、东莞郡王道盖各以自己的谷米五百馀斛协助官官振恤。

参考文献[编辑]

  1. ^ 宋书》第九十一卷:“今年亢旱,禾稼不登。氓黎饥馁,采掇存命,圣上哀矜,已垂存拯。但馑罄来久,困殆者众,米谷转贵,籴索元所。方涉春夏,日月悠长,不有微救,永无济理。不惟凡琐,敢忧身外,《鹿鸣》之求,思同野草,气类之感,能不伤心。民籴得少米,资供朝夕。志欲自竭,义存分飧,今以千斛,助官赈贷。此境连年不熟,今岁尤甚,晋陵境特为偏祐。此郡虽弊,犹有富室,承陂之家,处处而是,并皆保熟,所失盖微。陈积之谷,皆有巨万,旱之所弊,实钟贫民,温富之家,各有财宝。谓此等并宜助官,得过俭月,所损至轻,所济甚重。今敢自励,为劝造之端。实愿掘水扬尘,崇益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