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性晕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排尿性晕厥是指排尿时因各种原因导致大脑缺血而引起的晕厥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于20至30岁的男子以及少数老年人身上。

成因[编辑]

控制人体排尿的迷走神经同时也控制着心脏跳动的速率,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心跳速率会降低。人体排尿时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兴奋过度会导致心跳速率的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心脏对大脑的供血量,導致大腦缺血而昏迷。

一般而言,人体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排尿性晕厥。

  • 睡醒便去排尿,这时人体的自律神经交感神经)尚处于未完全苏醒状态,对人体调节功能未到位,若此時排尿过急过猛,将会导致晕厥。
  • 睡醒跑去排尿,由于人体短時間內由水平状态转为直立状态,心脏功能调整不及时,大脑供血不足,也会导致晕厥。
  • 憋尿过久,排尿时过猛,膀胱压力突然减少导致回血不足而导致晕厥。
  • 饮酒后或者身体虚弱者排尿过久也会引起晕厥。

症狀[编辑]

排尿性晕厥本身无后遗症,病发后一到二分钟病人会自然醒来。然而由于短暫的昏迷,患者常跌倒導致頭部撞傷或身體骨折。

预防[编辑]

预防要从它的原因下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 坐著小便
  • 避免長時間憋尿
  • 睡前小便
  • 晚上起床排尿时先在床上坐一會,等待大腦清醒、神經功能恢復後再起身
  • 尽量少饮酒
  • 排尿时注意不要过急过猛

References[编辑]

  1. ^ Fainting during urination (micturition syncope): What causes it?. [202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