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施悌(15世紀—16世紀),天祿南直隸蘇州府吳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施悌是建寧知府施宗義之孫,閩中督運施禮之子,他年輕時入府學讀書,二十一歲中成化七年(1471年)的舉人,多次參加會試都未中舉,謁選授永州同知,正值知府缺任署理府事,清廉而仁惠,曾受命到郴州,途中遇上瑤族賊人,詢問他的姓名和職業,打算更名附和,他說:「你知道我的名字,何以更名?」賊人回答:「我聽聞施公善於撫民,怎麼忍心冒犯?」因此解散。任滿後,施悌陞任宗人府經歷,外調姚安知府,姚安遠在滇南,夷民雜處而剽悍,他用禮法恩信示眾,修學校、明倫堂,去除頑劣、獎勵善人、革去火葬,民風蒸蒸日上,很快請求致仕回鄉,本來已經整理行裝,卻突然患病去世,土同知高鳳對其猝逝特別悲痛,僚民有人清求讓他留葬衣冠,而靈柩歸葬尹山南邊[1][2]

引用[编辑]

  1. ^ 1.0 1.1 民國《吳縣志·卷六十七·列傳五》:施悌,字天祿,宗義孫,禮子,少歲補郡學生,二十一領鄉薦,屢試禮部不第,就選得湖廣永州同知,會守缺人署府事,清惠相濟,時大吏以峻刻繩人至悌,弗能吹毛也,嘗受檄勘事彬州【郴州】,道遇猺賊,問姓名從役,欲更名應之,悌曰:「正欲賊知我名,何更也?」賊曰:「吾聞施公善撫民,忍犯耶?」解散去,任滿擢宗人府經歷,久之出守姚安,姚安遠在滇南,夷獠相雜,剽悍易動,悌一以禮法恩信示之,修學校明倫、紀課桑麻,除頑獷、獎善類、革火葬,蒸蒸向風,乞致仕歸,已治裝矣,疾作遽卒,同知高鳳土官也,於悌卒哭之甚哀,獠民有乞衣冠葬者,柩歸葬尹山之陽。
  2. ^ 民國《吳縣志·卷六十七·列傳五》:施悌,字天祿,成化辛卯舉人,湖廣永州同知,有恩威,嘗勘事郴州,道遇猺賊問姓名,從者欲更名應之,悌曰:「正欲賊知我名,何更也?」賊曰:「吾聞施公好官,忍犯耶?」解散去,擢宗人府經歷,出守姚安,姚安遠在滇南,民獠錯處號稱難治,悌開示恩信,烝烝向化,旋乞休疾作歿於姚安,土官高鳳哭之哀,獠人有乞衣冠留葬者。 《元和縣志》,元和縣清雍正三年始分置,凡縣志所載人物在雍正以前者皆入長洲。

參考文獻[编辑]

  • 乾隆《長洲縣志》·卷二十三·人物二
  • 民國《吳縣志》·卷六十七·列傳五
官衔
前任:
汪越
明朝永州府同知
1499年-正德年間
繼任:
白思義
前任:
黃澍
明朝姚安府知府
正德年間
繼任:
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