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之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之仪像,摄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李之仪(1048年—1127年),端叔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北宋政治人物、词人。

生平[编辑]

出生于书香名门,父亲李颀进士出身。早年師從於范純仁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与苏轼黄庭坚秦观交往甚密。

曾深陷新旧党争。元祐初年,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不久又为原州(今属甘肃)通判。元祐八年(1093),苏轼帅定州,辟置幕下。崇宁初年,提举河东常平。不久遭蔡京迫害被流放。崇宁二年(1103年)被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身上长满癣疮。[1]终官朝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年)卒於当涂。[2]葬当涂藏云山致雨峰。

著作[编辑]

李之仪作词主张学习晏殊欧阳修,追求“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意境。其词清婉峭隽,“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3]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代表作:

人物关系[编辑]

妻子:胡淑修(1047-1105),出身书香世家。育二子一女。长子早夭,次子李尧行为通仕郎,一女适户部侍郎余杭虞栾。[4]

续娶:杨姝,北宋歌妓,時年十八歲。[5]育有一子李尧光,[6]另有一名女儿。[7]政和三年,好友郭祥正指使他人誣告“李之儀冒充得子,愈圖繼承蔭恩”。結果李之儀被勒令除名,堯光的蔭恩被取消,“令隨母”,楊姝被施以杖刑。

注釋[编辑]

  1. ^ 李之仪《与祝提举无党》说:“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2. ^ 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六记载:“端叔丧偶无聊,因遂蓄杨(杨姝)于家,已而生子……端叔终朝议大夫,年八十而卒。”按,李之仪的生年据曾枣庄《李之仪年谱》考证在1048年,其卒年据邓子勉考证在1127年。
  3. ^ 毛晋《姑溪词跋》
  4. ^ 李之儀:《姑溪居士妻胡氏文柔墓誌銘》
  5. ^ 王明清《揮麈後錄·李端叔行狀文章》曰:“郡娼楊姝者,色藝見稱於黃山谷詩詞中。”
  6. ^ 《挥塵后录》载: “子名尧光,坠其家风,止于选调。家今犹在宛陵、姑孰村落间。”
  7. ^ 李之仪:《李氏归葬记》(见《文集》卷五○)

參考書目[编辑]

  • 宋史》卷三四四
  • 曾枣庄:《李之仪年谱》,《宋代文学研究》第四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