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楊大賓(16世紀—1642年),君山貴州貴陽府新貴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楊大賓是萬曆二十五年舉人楊春芳之子,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中舉人[2],授霑益知州,後陞雲南趙州知州,教化人民如父子般,士民在定西嶺刻碑紀念[3];再陞湖州同知,代理德清知縣,當時正值旱災,士民流離失所,崇禎十五年(1642年)縣內漕折積欠二千有多,然而上級依舊追收,他悲傷的說:「向人民徵收賦稅,留給人民無幾,打算代償而我囊中空空如也。」因此自刎殉死,唯得家人救免,不久去世,當事者才下令暫緩徵收。他年少時曾在東山讀書,後人欽敬其節義,在東山石壁題字:「君山讀書處」[1][4]

引用[编辑]

  1. ^ 1.0 1.1 咸豐《貴陽府志·卷七十四·明耆舊傳二》:楊大賓,字君山,新貴人,官湖州府同知,攝德清知縣,歲大旱租賦無徵,時軍事旁午、國帑空虛,方議加稅,上官不敢以聞且催之嚴迫,大賓自刎以為民請命,幸未殊家人救免,尋卒。大賓少讀書東山,後人欽其節義,題其石壁曰「君山讀書處」至今尚存。
  2. ^ 咸豐《貴陽府志·卷十六·表十三 選舉》:舉人表第二十六之二……(萬曆)四十六年戊午……楊大賓 春芳子,官同知
  3. ^ 乾隆《(雲南)趙州志·卷二》:楊大賓 貴州舉人,十三年任,介然簡潔、德化愚民如家人父子,尋陞湖州府,士民刻碑定西嶺,今有楊公泉。
  4. ^ 同治《湖州府志·卷六十三·名宦錄》:楊大賓,號君山,貴州人,萬厯四十六年舉人,任湖州同知,署德清知縣,值明季災荒,士民流離,崇禎十五年漕折積欠二千有奇,且歲復不登,欲行敲朴不可,而上臺屢催解如故,大賓惻然曰:「將徵民而留於民者無幾,欲代償而吾又空囊。」奈何竟刎頸以殉,當事者始得具題緩徵焉,真可謂以死勤事者矣。 《浙江通志》,參德清侯志

參考文獻[编辑]

  • 咸豐《貴陽府志》·卷十六·表十三 選舉
  • 咸豐《貴陽府志》·卷七十四·明耆舊傳二
  • 乾隆《(雲南)趙州志》·卷二
  • 同治《湖州府志》·卷六十三·名宦錄
官衔
前任:
汪文璧
明朝霑益州知州
萬曆年間
繼任:
盛日東
前任:
馬蔚
明朝雲南趙州知州
1640年-崇禎年間
繼任:
劉如性
未知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伍惟善
明朝湖州府同知
崇禎年間-1642年
繼任:
朱國藩
前任:
符遡中
明朝德清縣知縣
1642年
(署)
繼任:
張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