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湯塾(16世紀—17世紀),覺宇江西饒州府餘干縣西隅鄉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湯塾是萬曆十三年(1583年)的舉人,授柳州通判,當時居山黃峒流寇肆虐十多年不能平定,上級計劃召集軍隊剿滅,他說:「這會洩露機宜,不能抓獲賊人,更騷擾人民,請讓我處理此事。」用計謀擒獲賊人首領覃公、李四保等人,招撫南羅十六村以解散黨羽,一個月內二峒都投降,有建議誘捕流寇完全殲滅,他堅持不可,選擇當中最狡猾的數人朔望參謁官府以感化,於是地方安寧,陞廣州同知興化通判都有治蹟,死後葬在祝橋村[1]

引用[编辑]

  1. ^ 1.0 1.1 同治《餘干縣志·卷十二·人物志一》:湯塾,號覺宇,西隅人,萬厯乙酉舉人,授柳州通判,時居山黃峒寇暴積十數年不能定,三臺議大集兵勦之,塾曰:「是洩機宜,賊不成擒而民且擾矣,亟請身任厥事遣。」閒繕關計,擒渠魁覃公、李四保等,撫南羅十六村以散其黨,旬月二峒悉降,或欲誘而盡殲者,塾持不可,簡其黠豪數人,令朔望詣官參謁,漸以化之,輯綏有道,遂底永寧,陞廣州同知俱有治蹟,卒葬祝橋村。 舊志

參考文獻[编辑]

  • 道光《餘干縣志》·卷十二·人物志二
官衔
前任:
陳道淳
明朝廣州府同知
1600年-萬曆年間
繼任:
洪啟進
前任:
夏世隆
明朝興化府通判
1611年-1612年
繼任:
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