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階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宇宙的大小;相對於每一個科學的學科,用科學的等級來看,一個系統如何在另外一個系統之上

科學的階級(英語:Hierarchy of the sciences)是由孔德在十九世紀,提出的一個理論,說到科學的發展由最簡單,最普遍的學科,會首先去在「實証階段」(positive stage)。也是孔得說的三階段定律之中的一個階段。科學「階級」向上行,科學與科學亦都變得更加複雜和專門,這些學科就會後來的「實証階段」。學科要升級,就是基於他們的基礎的科目。形式科學(數學、電腦科學)和物理學,被視為最基礎的科學。再升級,就是化學。再升一級,就是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再升一級,就是系統生物學。然後再升一級,就是心理學。最高的階段就係社會科學[1][2]

根據理論所說,形式科學(數學、電腦科學)與物理學中,是有最多共識的學科,同時也是進步最快的科學。而最高階的社會科學,則是比較少共識學科,進步速度也最慢。[3]

參考文獻[编辑]

  1. ^ Comte - The Work - Hierarchy of the Sciences. media.pfeiffer.edu.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2. ^ Bourdeau, Michel. Auguste Comt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section=被忽略 (帮助)
  3. ^ Cole, Stephen. The Hierarchy of the Scienc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July 1983, 89 (1): 111–139. ISSN 0002-9602. S2CID 144920176. doi:10.1086/227835 (英语). 

參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