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童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童璽

大明澂江府知府
籍貫 福建汀州府連城縣
字號 字信之
出身
  • 成化十六年庚子科舉人

童璽(15世紀—16世紀),信之福建汀州府連城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童璽是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科福建鄉試舉人,授全州同知,改任平樂通判,再轉高州同知,未就任因父親逝世回鄉,服闋後調為廣州同知,罷去佛山鐵課,用計平定增城流寇,入朝擔任刑部員外郎,陞刑部郎中,上疏請求建築連城縣邑城;再外轉澂江知府,遷府治到暘溥山,移學宮到府治舊址,舊學宮則改建為仰山書院,在東谷興建河堤阻擋府東北溪水暴漲以防範洪水,建築府城及樵樓,遷移屯倉[2],澂江人感恩戴德為其立祠,秩滿後辭官歸養年逾九十歲的母親,朝夕不懈,母親年滿一百零一歲才去世[1]

引用[编辑]

  1. ^ 1.0 1.1 民國《洪洞縣志·卷十二·人物志上》:童璽,字信之,天性孝友,領成化庚子鄉薦,初授全州同知,累遷平樂府通判,高州府同知,服闋改廣州。力罷佛山鐵課,以計平增城寇,遷刑部員外,尋轉郎中。疏請築連邑城,時母年將九十,給假省親,遂首倡興築,尋遷澂江府知府,建城遷學,平猺弭寇,澂人戴德,立祠祀之,秩滿歸養,年逾古稀,侍奉九旬老母,朝夕不懈,母年百有一歲。
  2. ^ 道光《澂江府志·卷十三·名宦》:童璽 字信之,連城舉人。正德間任知府。始至以郡治弗利,改遷於暘溥山,移學於郡治舊基,仍以舊學為仰山書院。郡東北有溪,每值霖潦為害。公築堤東谷障之北流。築郡城、樹樵樓、移屯倉,政績最多。

參考文獻[编辑]

  • 民國《連城縣志》·卷二十一·列傳
  • 道光《澂江府志》·卷十三·名宦
官衔
前任:
王佐
明朝全州同知
弘治年間
繼任:
朱富
前任:
高綬
明朝廣州府同知
1506年-正德年間
繼任:
陳璜
前任:
劉傑
明朝澂江府知府
1516年-1524年
繼任:
葛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