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第七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七識,佛教術語,即最勝意[1]染污意[2],在瑜伽行唯識學派理論中,是第二能變識[3],以思量為性[4],第七識緣第八識起恒常相續俱生我執[5],是第六意識的俱有依[6]。在漢傳佛教中還有一些特有的定義或釋義。

瑜伽行唯識學派定義

[编辑]

第七識源自《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恒行意[7],其基本含義為最勝意[1],如世親大乘五蘊論》:

在《攝大乘論》中,意識以無間滅為等無間依而生[11],最勝意一切時微細隨逐,與有身見等四煩惱常共相應,依止此意而雜染,故而此意又稱為染污意,其存在理據是訓釋詞「能思量故說名為意」[12],故以思量為性[2];以阿賴耶識為種子依[13],意和轉識得以生起[14],染污意是意識的俱有依[15]。最勝意不等同於結生時染污意識所依中有位意[16]

世親攝大乘論釋》中,將染污意與意界並列[17]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中,將意界二分為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和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即意根[18]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最勝意俱轉[19],最勝意常與阿賴耶識一時俱轉[20]護法論師認為第七識與第八識互為俱有依[6]

如來藏唯識學派釋義

[编辑]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記載了關於五識身和分別意識的五心說:

大乘起信論》依據《楞伽經[25],指出心、意、識三分中「意」的一些含義: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並立與之分別對應的別名:業識、轉識現識、智識和相續識[26]。 此學說可以比擬於上述五心說,並與《解脫道論》的九心輪等可能也有著類似含義[27]

漢傳宗派定義

[编辑]

漢傳佛教中屬唯識學派的宗派對第七識的定義歷史主要有:

舊譯派強調阿陀那識執著含義[35]一切種子識攝藏雜染法,故名阿賴耶識;眾生攝藏一切種子識為自我,即是阿陀那識執取阿賴耶識而有我執[8],恒與我見等四煩惱相應,能取者與所取者分立,故而阿陀那識等同染污意。新譯派有新解釋,一切種子識攝持雜染法種子[36],即為此識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一切種子識既是能藏又是所藏,我見我愛執藏以為內自我,故名阿賴耶識[37];依據護法論師的詮釋,阿陀那識有「執持諸法種子」的功能[38],因第七識無此功能[39],故而阿陀那識只是現行阿賴耶識的別名[40]

其他論著定義及學術研究

[编辑]

地論宗南道派的法上在解釋《十地經論》中「三種同相智」時,以被認為是生死根本的阿梨耶識為第七識[41][42],體現了歷史上曾有個時段,有人不把「意」分立為第六意識和其所依意根即末那識[43]

天台宗祖師慧思,以轉識為第七識[44],又稱覺慧、金剛智、剛利智,由六識轉成[45][46]。在慧思的想法中,轉識指以意根觀察五陰十八界,因此得到空慧[47],是假名而成[48]

印順法師認為,《大乘起信論》學說的意趣與一意識論相同[49]

只立六識者的反對意見

[编辑]

第七識和八識理論可以看作部派佛教中,被說一切有部認定為參考異說的心、意、識三分理論的自然發展。在《大智度論》中,龍樹曾提出,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因此無我[50]清辯論師等人解讀龍樹著作,只立六識。

註釋與引用

[编辑]
  1. ^ 1.0 1.1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為意,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恒相應,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又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
    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當知此中由所緣故、釋義故、相應故、生起時故,顯了於意。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出聖道後,從阿賴耶識復更現起,以有學位未永斷故。又滅盡定望無想定,極寂靜故,此染污意不得現行。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
    世親大乘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最勝心者,謂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阿賴耶識為境,恒與我癡、我見、我慢、及我愛等相應之識。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果,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
    安慧大乘廣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恒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2. ^ 2.0 2.1 北魏佛陀扇多無著攝大乘論》:「是中意有二種:依近作緣事故,近滅識依,與意識作生因;第二意,四種煩惱常共同,身見、我慢、愛身、及無明,彼是依識所染生。若以一身所生識,第二是染。境界識義故,取近義故,及不分別義故,明二意。」
    陳朝真諦無著攝大乘論》:「意有二種:一能與彼生次第緣依故,先滅識為意,又以識生依止為意;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一身見,二我慢,三我愛,四無明,此識是餘煩惱識依止。此煩惱識由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緣塵、及次第、能分別故,此二名意。云何得知有染污心。……此心染污故,無記性攝。恒與四惑相應,譬如色、無色界惑,是有覆無記,此二界煩惱奢摩他所藏故。此心恒生不廢尋。」真諦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釋曰。此欲釋阿陀那識。……」「論曰。云何得知有染污心。……若無此心。……復次意名應無有義。釋曰。云何無義,若立前滅心為意,此但有名無義。何以故,意以了別為義,於無中云何可立,是識隨六識前已滅,此意名不可得,不能了別,以無體故。」
    隋朝達磨笈多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於中意有二種:一次第緣與作依處者,由次第滅,意識依此生故。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常相應,謂身見、我慢、我愛、無明,此意即是餘識染污依止。餘識由第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了境義故,次第義故,義故,意有二種。……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意染污故,是障礙無記。恒與四煩惱相應,如色、無色界煩惱,是障礙無記,為色、無色界奢摩他所藏。此意一切時染著故。」
    唐朝玄奘無著攝大乘論本》:「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意染污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如色、無色二纏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色、無色纏為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玄奘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中與作等無間緣因性,謂無間滅識與意識為因,是第一意。由四煩惱常所染污,是第二意。此中薩迦耶見者,謂執我性。由此勢力便起我慢,恃我我所而自高舉。於實無我起有我貪,名為我愛。如是三種,無明為因。言無明者,即是無智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者,謂無間滅識說名為意,與將生識容受處所,故作生依。第二染污意,為雜染所依,以於善心中亦執有我故。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者,謂於此中,由取境義,說名為識;由與處義,名第一意;由執我等成雜染義,名第二意。論曰。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謂此若無。……又訓釋詞亦不得有,成過失故。……釋曰。……又訓釋詞故,所以者何,『能思量故,說名為意。』此訓釋詞何所依止,非彼六識與無間識作所依止,應正道理,已謝滅故。……訓詞若無,成過失者,取所緣相,而思量故。無間滅時,能取境故,說名為意。過去已滅,無所思量,云何當有能思量性,訓詞無故,成大過失。」
  3. ^ 世親《triṁśikāvijñaptikārikāḥ—唯識三十論頌》:ātmadharmopacāro hi vividho yaḥ pravartate। vijñānapariṇāme'sau pariṇāmaḥ sa ca tridhā॥1॥ vipāko mananākhyaśca vijñaptirviṣayasya ca।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玄奘成唯識論》:「此三皆名能變識者,能變有二種: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等流習氣,由七識中,善、惡、無記熏,令生長;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二、果能變,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八識生,現種種相。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果識,名為異熟,非謂一切。」
  4. ^ 世親《triṁśikāvijñaptikārikāḥ—唯識三十論頌》:…… tadāśritya pravartate। tadālambaṁ manonāma vijñānaṁ mananātmakam॥5॥「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相。」
    玄奘成唯識論》:「頌言思量為性相者,雙顯此識自性、行相,意以思量為自性故,即復用彼為行相故。由斯兼釋所立別名,能審思量,名末那故,未轉依位,恒審思量所執我相,已轉依位,亦審思量無我相故。」
  5. ^ 玄奘成唯識論》:「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我。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我。此二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我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
  6. ^ 6.0 6.1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有心地》:「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餘識名識,謂於境界了別為相。……問: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云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又、對治彼,遠離顛倒,正思量故。即此末那,任持意識,令分別轉,是故說為意識所依。」
    玄奘成唯識論》:「次俱有依
    • (1)有作是說:眼等五識,意識為依,此現起時必有彼故,無別眼等為俱有依,眼等五根即種子故。《二十唯識》伽他中言:『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觀所緣論》亦作是說:『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能與境色,無始互為因。』……第七、八識,無別此依,恒相續轉,自力勝故。第六意識,別有此依,要託末那而得起故。
    • 有義彼說理教相違。……是故應言:(2)前五轉識,一一定有二俱有依,謂:五色根、同時意識。第六轉識,決定恒有一俱有依,謂第七識,若與五識俱時起者,亦以五識為俱有依。第七轉識,決定唯有一俱有依,謂第八識。唯第八識,恒無轉變,自能立故,無俱有依。
    • 有義此說猶未盡理。……(3)是故藏識,若現起者,定有一依,謂第七識,在有色界,亦依色根。若識種子,定有一依,謂異熟識,初熏習位,亦依能熏,餘如前說。
    • 有義前說皆不應理。……(4)由此五識,俱有所依定有四種,謂五色根、六、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聖教唯說依五根者,以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順故。第六意識,俱有所依唯有二種,謂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雖五識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聖教唯說依第七者,染淨依故,同轉識攝、近、相順故。第七意識,俱有所依但有一種,謂第八識,藏識若無定不轉故。如伽他說:『阿賴耶為依,故有末那轉,依止心及意,餘轉識得生。』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說:『藏識恒與末那俱時轉故。』又說:『藏識恒依染污。』此即末那。」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次第二依有四師解。……此即難陀等義。……即安惠等諸師所說。……自下第三淨月等師復非前義。……自下第四護法菩薩解。」惠沼成唯識論了義燈》:「釋俱有依中。本判為四。第二即是安惠師等。西明判云:第二火辨。」
  7.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色。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云何意地?……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建立勝義伽他者,如經言:『……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顯示解了解脫遍知:……非先者,與諸煩惱恒俱生故;非後者,即與彼惑俱時滅故。」
    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依』者,此中通明過去六識名意,非唯第七,一切皆有依止義故,據實此意唯取第七,如《成唯識》、《攝大乘論》,釋心、意、識,三種別義。……『彼所依者,俱有,等無間依,謂意』者,其俱有依,《唯識》第四,略有四說。一云:七、無俱依,第六有此依,謂即末那。二云:六以七、五為俱有依,七以為依,八無此依。三云:六、七如前,第八以第七及五根為依,種子識以第八及能熏為俱有依。四云:第六意識以七、為依,七、八識更互為依。廣如彼說。此中言『俱有依謂意』者。……第四解云:第六意識所依七、,及七、八更互相依,俱意處故,並名為意,由此論云『俱有依謂意』,若不爾者,何簡別心、意、識三,有依無依。而今通言『俱有依謂意』故,第四說最為中理。」
    遁倫瑜伽論記》:「『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者,此有多釋。
    • 三藏有兩解,一解:因相賴耶是種『所隨』,果相賴耶是『依止性』。又、自相賴耶是名『所隨』,種子賴耶依附自相故名『依附』,果相賴耶熏名『依止性』。
    • 又解:本識相分名為『所隨』,見分名『依止性』。亦言:『所隨』即因見分,『依附』等言說自體分。
    • 景師解云:『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者,即是集起種子義。又是『所隨依附性』者,是持種集起諸法二義,集起故得名心。
    • 基作三解,一解:初句顯第八現識,與有漏種為所依止,故名『所隨』,隨成有漏等故。後句顯:與無漏種子為『所依附所隨依止性』,雖復依止義同,無漏不等,故名『依附』。
    • 又解:初句顯有漏種隨逐本識,成有漏無記,用依體義。後句顯此種子,雖依本識生善染等,功能仍異,非唯全一,故名『依附』,用各別義。
    • 又解:初句謂種子依於現行,名『所隨依止性』,種為能隨,依止現識故。後句顯此現行『所隨依止』識,附於前種子能依止性,更互相依,二俱名心。
    • 更作一解:生本識種,但名『依止』。若生餘法種,名『依附依止』。
    體能執受者,釋阿陀那義。……
    五識地中所以不說恒行意者,以五識地各別有同時色根。意地無別同時根故,說末那恒行意。是故六識皆有同時根,及次第滅意根也。末那有三:一、人執,二、法執,三者、平等。云何知有無漏末那?如下第六十三卷中云: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云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乃至廣說。……所依中,其俱有依,唯識四說,第四正義,第六意識所依七、八,及七、八更互相依。……然於此處,不言俱有依者,以意識無不共俱有依故,略也。基公牒論文中,加俱有字,未知何正。」
  8. ^ 8.0 8.1 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如來經中說,謂阿犁耶識,以阿犁耶識語故,作阿犁耶識語說,如來於《大乘阿毘曇經》偈中說:『無始已來性,一切法所依,有彼諸道差,及令得涅槃。』還彼經所說:『一切諸法,彼識一切種,故說為家識,聰明者乘此。』此是經證,然復彼何故名阿犁耶識?有生法者,依彼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彼亦依諸識作因故,說為阿犁耶識。或復、眾生依彼為我故,名阿犁耶識。」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論曰:此初說應知依止,立名阿黎耶識,世尊於何處說此識,及說此識名阿黎耶?如佛世尊《阿毘達磨略本》偈中說:『此界無始時,一切法依止,若有諸道有,及有得涅槃。』……阿毘達磨中,復說偈言:『諸法依藏住,一切種子識,故名阿黎耶,我為勝人說。』……此阿含兩偈,證識體及名,云何佛說此識名阿黎耶?……論曰: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釋曰:一切,謂三世。三世中,取正生能生。不淨品法,謂翻五種淨品,名不淨品。論曰: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釋曰:諸法,謂阿黎耶識果,即不淨品等。阿黎耶識,藏住此果中為因。論曰: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我相故,是故名阿黎耶識。釋曰:藏者以執義,約阿陀那識,及意識,說眾生名。何以故?一切眾生,無無我執,我執若起,緣何境?緣本識起,微細一類相續不斷故。」
    笈多譯《攝大乘論釋論》:「論曰:於中即此最初應知依止,說名阿梨耶識,世尊於何處說此阿梨耶識名阿梨耶識?世尊於《阿毘達磨經》偈中說:『界體無始時,諸法共依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勝得。』……即彼經復說偈:『諸法所依住,一切種子識,故名梨耶識,我為勝人說。』……論曰:有此等阿含為證,然此識何因緣故說名阿梨耶?一切有生染法依住為果,此識亦依彼法為因故,名阿梨耶識。又、眾生依住,以為自我故,名阿梨耶識。釋曰:此識名阿梨耶者,謂:諸法依住故。依住者,共轉故。有生者,謂:有生起類,皆名有生故。染法者,謂:異於淨法故。眾生依住為自我者,執取故。」
    玄奘譯《攝大乘論本》:「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識,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即於此中,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如是且引阿笈摩證,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鑛等說界名故。……今訓此識阿賴耶名,一切有生者,諸有生類,皆名有生。雜染品法者,是遮清淨義。於中轉故,名為攝藏。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者,是執取義。」
    玄奘譯《攝大乘論無性釋》:「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說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者,謂:諸有為。雜染品法者,簡清淨法,非清淨法是雜染性。一切雜染,庫藏所治,種子體性之所攝藏,能治彼故,非互相違,為因果性,是正道理。然得為所依,若處有所治,亦有能治故,於此攝藏者,顯能持習氣,由非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要能持習氣,如彼說意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者,是執取義。」
  9. ^ 玄奘成唯識論》:「《解脫經》中,亦別說有此第七識,如彼頌言:『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曾非當有。』彼經自釋此頌義言:有染污意,從無始來,與四煩惱恒俱生滅,謂:我見、我愛、及我慢、我癡。對治道生,斷煩惱已,此意從彼,便得解脫。爾時此意,相應煩惱,非唯現無,亦無過、未,過去、未來無自性故。如是等教,諸部皆有。」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此大小乘通許之經,非是解解脫義名《解脫經》。然四《阿含》不攝零落之經,諸部皆有,如《天請問經》等,並是為《阿含》不攝。此經解脫《阿含》故,名為《解脫經》,若言《零落經》,名字惡也。……此經大小共信,十八部共許,諸部解別。
    • 上座部等計:即染第六識,惑許並生;別有細心是第六意,恒現行故,如受生心等。
    • 大眾經部等解:如常施食受樂,非謂一切時有名恒。
    • 薩婆多等:非四惑同時俱,此即前後有俱。」
    大毘婆沙論》:「或復有執:五法是遍行,謂:無明、愛、、慢及心,如分別論者,故彼頌言:『有五遍行法,能廣生眾苦,謂無明愛見,慢心是為五。』」
  10. ^ 攝大乘論本》:「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謂:此若無,……又無想定,與滅盡定,差別無有,成過失故,謂:無想定,染意所顯,非滅盡定;若不爾者,此二種定,應無差別。」
    攝大乘論釋》:「又二定別故,所以者何?若定說有染污意者,無想定中,即有此意;餘定中無,故有差別。若異此者,於二定中,第六意識並不行故,應無差別。」
  11. ^ 玄奘成唯識論》:「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總有三種:一、因緣依,謂:自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二、增上緣依,謂:內六處,諸心、心所,皆託此依,離俱有根必不轉故。三、等無間緣依,謂:前滅意,諸心、心所,皆託此依,離開導根必不起故。唯心、心所,具三所依,名有所依,非所餘法。初種子依。……次俱有依。……後開導依
    • 有義:五識,自他前後不相續故,必第六識所引生故,唯第六識為開導依。第六意識,自相續故,亦由五識所引生故,以前六識為開導依。第七、八識,自相續故,不假他識所引生故,但以自類為開導依。
    • 有義前說未有究理。……應說:五識,前六識內隨用何識為開導依。第六意識,用前自類,或第七、八為開導依。第七末那,用前自類,或第六識為開導依。阿陀那識,用前自類,及第六、七為開導依。……
    • 有義此說亦不應理,開導依者,謂:有緣法,無主,能作等無間緣,此於後生心、心所法,開避引導,名開導依。此但屬心,非心所等,若此與彼,無俱起義,說此於彼有開導力。一身八識,既容俱起,如何異類為開導依?若許為依,應不俱起,便同異部心不並生。……是故八識,各唯自類,為開導依,深契教理。」
  12. ^ 大毘婆沙論》:「復有說者,心意識三,亦有差別。……復次業亦有差別。……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脇尊者言:『滋長、分割是心業,思量、思惟是意業,分別、解了是識業。』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無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無漏意;分別者,是有漏識;解了者,是無漏識。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13. ^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論曰:何因緣故亦說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釋曰:復欲釋名故作此問。由種種法者,由各別品類法。熏習種子者,功能差別因。所積集故者,是極積聚一合相義。」
  14. ^ 攝大乘論本》:「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及識轉。」
    攝大乘論釋》:「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有性。由此為因,意及轉識,皆得生起。見轉識,當知亦即取第二意,所以者何?彼將滅時得意名故。」
    攝大乘論無性釋》:「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者,謂:如意聲,說染污意、無間滅意;識聲,則說六種轉識;如是心聲,離彼二種無體可得,非無有體而有能詮,亦非異門,意、識二聲所詮異故。此中體聲,意取所詮。是故成就阿賴耶識等者,顯:阿賴耶識,是心聲所詮,道理決定。」
  15. ^ 攝大乘論本》:「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謂:此若無,……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
    攝大乘論釋》:「又五同法故,所以者何?譬如眼等五識,必有眼等五根,為俱有依;如是意識,亦應決定有俱有依。」
    攝大乘論無性釋》:「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者,此破唯立:從六二緣,六識轉義。眼等五識,與彼意識,有同法性,謂:從二緣,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無有者,與此相違,所謂:俱生增上緣依,無別有故。又、眼等識,各具二緣,皆是識性,如是識性,並有眼等俱轉別依,唯增上緣,非因緣等,此為能喻;意識亦爾,應有如是差別所依,阿賴耶識,雖是意識俱生所依,然不應立為此別依,是共依故,因緣性故。
    經部所立:色為意識俱生別依,此不成就,不應道理,以就思擇、隨念分別,應一切時無分別故。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如所說過,恒隨逐故,譬如依止色根諸識,如是難通,應廣決擇。」
  16. ^ 瑜伽師地論》:「由三處現前,得入母胎: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三、健達縛正現在前。……三處現前,得入母胎,彼即於中有處,自見與己同類有情,為嬉戲等,於所生處,起希趣欲。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謂:見父母為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己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會貪;若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遠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即於此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是應知。……
    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
    攝大乘論本》:「若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時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羯羅藍,更相和合。」
    攝大乘論釋》:「非等引地,即是欲界。沒者,死也。染污意識,即是煩惱俱行意識。結生相續者,謂:攝受自體。此染污意識,緣生有為境,於中有中滅。言和合者,與赤白,同一安危。……又、和合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何以故?依染污故,時無斷故,謂:此意識,等煩惱所染污意,為所依止,緣生有境故,是染污,即此為依,名依染污。」
  17. ^ 世親攝大乘論釋》:「謂身、身者、受者識者:身,謂眼等五界。身者,謂染污意。能受者,謂意界。」
    真諦譯《顯識論》(從《無相論》出):「一切三界,但唯有識,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種識:一者、顯識,二者、分別識。……顯識者,有九種。……其次、分別識有二種,一、有身者識,二、受者識。……又有身者識者,我見所覆,此識為我見、貪愛所覆故,受六趣生。此識為生死身,若有此識,即有身識,此識若盡,則生死身盡。我見生一切肉惑,貪愛生一切皮惑故,有生死身;若離愛我見,即無皮肉煩惱,若無皮肉煩惱,即無三界身故,身識受生死也。二、受者識,意界名受者識,即三種意識:一謂、阿梨耶識,是細品意識,恒受果報,不通善惡,但是無覆無記。二、陀那識,是中品意識,但受凡夫身果報。三者、謂常所明意識,是麁品意識,通受善、惡、無記三性果,五識亦爾。此三品意識,通能受用果報,但今據興廢為言故,呼梨耶識為受者識。又、梨耶識是凡夫所計我處,由陀那執梨耶識作我境,能執正是陀那故,七識是我見體故。分別識有二種,一、有身識,二、受(誤為“身”)者識,合名意根。大本染污根,即陀那識,二次第緣意根體,即緣本識,作我境,自出彼緣相彰。顯識有九種,如上顯識,唯是梨耶。若是分別識,則是陀那及意識,陀那分別我,意識分別萬法。」
  18. ^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謂身、身者、受者識者:如後當說,眼等六內界為性,如其所應。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
    圓測解深密經疏》:「故《攝大乘》云。論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虗妄分別所攝諸識。……然此諸識有差別者。若依無性: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解云:無性論意,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即是賴耶,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識。若依世親,與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識;第八賴耶,名受者識。故彼論云:身者,謂染汙意;受者,謂意界。」
  19. ^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云何建立阿賴耶識與轉識等俱轉轉相?謂: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一種轉識俱轉,所謂末那。何以故?……或於一時,與二俱轉,謂:末那及意識;或於一時與三俱轉,謂:五識身隨一轉時;或於一時與四俱轉,謂五識身隨二轉時;或時乃至與七俱轉,謂五識身和合轉時。」
  20. ^ 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由此末那,我見、慢等恒共相應,思量行相。若有心位,若無心位,常與阿賴耶識一時俱轉,緣阿賴耶識以為境界,執我起慢,思量行相。」
  21.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又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唯緣過去境。五識無間,所生意識,或尋求,或決定,唯應說緣現在境,若此即緣彼境生。」
  22.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又、一剎那五識身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若不散亂,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由此尋求、決定二意識故,分別境界。又由二種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謂:分別故,及先所引故;意識中所有,由二種因;在五識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識力所引故。從此無間,於眼等識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別,彼無分別故。由此道理,說眼等識,隨意識轉。」
  23. ^ 大毘婆沙論》:「然意處有六種,謂:眼識,乃至意識。
    • 此中眼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等無間者,謂:眼識等無間,眼識現在前。……非所緣者,以眼識唯緣色,眼識非色故。如眼識與眼識,眼識與耳、鼻、舌、身識亦爾。
    • 眼識與意識,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等無間者,謂:眼識等無間,意識現在前。所緣者,謂:眼識與意識為所緣。……如眼識對六識,耳、鼻、舌、身識,對六亦爾。
    • 意識與意識,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因者三因,謂:同類,遍行,異熟。等無間者,謂:意識等無間,意識現在前。所緣者,謂:意識與意識為所緣。……
    • 意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因者三因,即:同類,遍行,異熟。等無間者,謂:意識等無間,眼識現在前。……非所緣者,以眼識唯緣色,意識非色故。如意識對眼識,意識對餘識亦爾。
    問:眼等五識,展轉無間,現在前不?答:諸瑜伽師說,眼等五識,展轉無間,不現在前,皆從意識無間生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眼等五識展轉,皆得無間而起,若不爾者,違根蘊說。」
  24. ^ 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五心章》:「如眼識,初墮於境,名率爾墮心,同時意識,先未緣此,今初同起,亦名率爾。故《瑜伽論》第三卷云:『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有欲等生尋求等攝故。又《解深密經》、又《決擇》七十六說:『五識同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俱時而轉。』故眼俱意,名率爾心,初率墮境故。此既初緣,未知何境,為善為惡。為了知故,次起尋求,與欲俱轉,希望境故。既尋求已,識知先境,次起決定,印解境故。決定已,識境界差別,取正因等相,於怨住惡,於親住善,於中住捨,染淨心生。由此染淨意識為先,引生眼識,同性善染,順前而起,名等流心。如眼識生,耳等識亦爾。」
  25.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
    入楞伽經》:「復次、大慧!言善、不善法者,所謂:八識。何等為八?一者、阿梨耶識,二者、意,三者、意識,四者、眼識,五者、耳識,六者、鼻識,七者、舌識。八者、身識。」「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諸識生、住、滅,非思量者之所能知。大慧!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大慧!諸識二種滅者: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大慧!諸識又二種住:一者、相住,二者、相續住。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一者、相生,二者、相續生。大慧!識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轉相識,二者、業相識,三者、智相識。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
    大乘入楞伽經》:「復次、大慧!善、不善者,所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藏識,意,及意識,并五識身。」「佛言: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臆度者之所能知。所謂:相續生及相生,相續住及相住,相續滅及相滅。諸識有三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26. ^ 大乘起信論》:「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此意復有五種名,云何為五?
    • 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 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
    • 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27. ^ 遁倫瑜伽論記》:「次約率爾等心,分別心生次第,諸部不同:若依《成實》,明識、想、受、想四心。前三無記,第四通三性。又初通六識,後三在意。若正量部明了論》亦立四心,一、初至識,二、隨行識,三、決行識,四、大六識。若上座部九心論,一、有分識,二、引發,三、觀見,四、尋求,五、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變緣,九、還是有分識。今依此論,約六識,明五心次第生,七八常起,不論次第也。或善或染相續而轉者,西方兩解:一云,眼識唯一剎那;一云,亦得相續,如唯識論。廣解五心,指如別章,下喻辨如文。」
  28. ^ 世親十地經論》:「有六種隨逐。六種隨逐者六句說。……三、一身生隨逐故。眼等諸入門六種生。集識同生隨逐故。及阿黎耶熏故隨逐。如經開諸入門集相故。」「云何餘處求解脫,是凡夫如是愚癡顛倒,常應於阿梨耶識及阿陀那識中求解脫,乃於餘處我、我所中求解脫。」
    道基攝大乘論章》:「第二陀那。此名執識。……彼《地經》名為集識。」
  29. ^ 慧遠大乘義章》:「八識之義,出《楞伽經》。故彼經中,『大慧白佛:世尊不立八種識耶?佛言:建立。』所言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隨義分別,識乃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八種。八名是何?一者、眼識,二者、耳識,三者、鼻識,四者、舌識,五者、身識,六者、意識,七者、阿陀那識,八、阿梨耶識。
    八中前六,隨根受名,後之二種,就體立稱。根謂眼、耳、鼻、舌、身、意,從斯別識,故有六種。體含真偽,故復分二。就前六中,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依此生心,能有了別故,名眼識乃至意識。
    阿陀那者,此方正翻,名為無解,體是無明,癡闇心故。隨義傍翻,差別有八:
    • 一、無明識,體是根本無明地故。
    • 二名、業識,依無明心,不覺妄念,忽然動故。
    • 三名、轉識,依前業識,心相漸麁,轉起外相分別取故。
    • 四名、現識,所起妄境,應現自心,如明鏡中現色相故。
    • 五名、智識,於前現識所現境中,分別染淨違順法故,此乃昏妄分別名智,非是明解脫為智也。
    • 六名、相續識,妄境牽心,心隨境界,攀緣不斷,復能住持善惡業果,不斷絕故。
    • 七名、妄識,總前六種,非真實故。
    • 八名、執識,執取我故,又執一切虛妄相故。
    阿梨耶者,此方正翻,名為無沒。雖在生死,不失沒故。隨義傍翻,名別有八。……
    八中前六,有所了別,可名為識,後之二種,云何名識?釋有兩義,一義釋云:後二雖非了別之因,而是了體,故名為識。第二義者:八識並有了別之義,故通名識,云何了別?了別有三:一、事相了別,謂:前六識;二妄相了別,謂:第七識;三者、真實自體了別,謂:第八識,了別既通,是故八種,俱名為識,名義如是。」
    「次就真妄,開合為二,前六及七同名妄識,第八名真。妄中前六,迷於因緣虛假之法,妄取定性,故名為妄。第七妄識,心外無法,妄取有相,故名為妄。第八真識,體如一味,妙出情妄,故說為真;又復、隨緣種種故異變,體無失壞,故名為真;如一味藥流出異味,而體無異;又以恒沙真法集成,內照自體恒法,故名為真,真妄如是。」
  30. ^ 圓測解深密經疏》:「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如《九識品》說。言九識者。眼等六識。大同識論。第七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第八為我我所。唯煩惱障。而無法執。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識。……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諦師說九種識中。後之三識。皆有多失。且如第七。有二種失。一阿陀那者。第八異名。而非第七。故此經等。說第八識名阿陀那。二義相違。所謂唯煩惱障。便違此經。八地已上有染末那。或不成佛。違《莊嚴論》等。轉八識成四智義也。」
  31. ^ 真諦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釋曰:此欲釋阿陀那識。……」
    真諦譯《轉識論》(從《無相論》出):「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緣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梨耶識;二、執識,即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
    • 果報識者,為煩惱業所引故,名果報。
    • 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
    • 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栖處。
    • 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
    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識,此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譬如無明,當起此無明,相境可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可分別,則應非有。而是有非無,亦由有欲瞋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相境無差別,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此識中,具有八種異,謂依止處等,具如《九識義品》說。
    又與五種心法相應,一觸、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心恒動行名為作意。受但是捨受。思惟籌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為思惟。作意如馬行,思惟如騎者,馬但直行,不能避就是非,由騎者故,令其離非就是,思惟亦爾,能令作意離漫行也。此識及心法,但是自性無記。念念恒流,如水流浪,本識如流,五法如浪,乃至得羅漢果,此流浪法,亦猶未滅。是名第一識。
    依緣此識,有第二執識。此識以執著為體,與四惑相應,一無明、二我見、三我慢、四我愛。此識名有覆無記,亦有五種心法相應名字同前,而前細此麁。此識及相應法,至羅漢位究竟滅盡,及入無心定亦皆滅盡。若見諦害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行,究竟滅盡,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二識。
    第三塵識者,識轉似塵,更成六種識轉似塵。已如前說,體通三性,與十種心法相應,及十善惡,并大小惑,具三種受。……
    五識,於第六意識、及本識、執識,於此三根中,隨因緣,或時俱起,或次第起。以作意為因,外塵為緣,故識得起。若先作意,欲取色、聲二塵,後則眼、耳二識,一時俱起,而得二塵。若作意,欲至某處,看色、聽聲、取香,後亦一時,三識俱起,得三塵。乃至一時,具五識俱起亦爾,或前後次第而起,唯起一識,但得一塵,皆隨因緣,是故不同也。如是七識,於阿梨耶識中,盡相應起,如眾像影,俱現鏡中,亦如眾浪,同集一水。問:此意識於何處不起?答:離無想定、及無想天、熟眠不夢、醉、悶絕、心暫死,離此六處,餘處恒有。如此識轉,不離兩義,一能分別,二所分別。所分別既無,能分別亦無,無境可取,識不得生,以是義故,唯識義得成。何者立唯識義?意本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無,唯識又泯,即是說唯識義成也,此即淨品,煩惱、及境界並皆無故。又說唯識義得成者,謂是一切法種子識,如此如此,造作迴轉,或於自、於他,互相隨逐,起種種分別,及所分別,由此義故,離識之外,諸事不成,此即不淨品,但遣前境,未無識故。」
    真諦譯《顯識論》(從《無相論》出):「一切三界,但唯有識,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種識:一者、顯識,二者、分別識。顯識者,即是本識,此本識轉作五塵四大等。何者分別識?即是意識,於顯識中,分別作人天、長短、大小、男女、樹藤諸物等,分別一切法,此識聚分別法塵,名分別識。譬如依鏡色影色得起,如是緣顯識,分別識得起。是分別若起,安立熏習力於阿梨耶識,由此熏力,本識未來得生。緣此未來顯識,未來分別識得起。以此因義,是故生死無有前後。為顯此義,佛於《解節經》中說偈言:『顯識起分別,分別起熏習,熏習起顯識,故生死輪轉。』所言熏習者,一執著分別性,二觀習真實性,以此二義故名熏習。第一熏習者,增長阿梨耶識,阿梨耶識被增長,具足諸能,能生六道受生諸識,以是義故生死圓滿。第二熏習者,名觀習真實性,此熏習能除執著分別性,是第一熏習被損壞故,阿梨耶識亦被損,阿梨耶識既被損,受生識亦被損,以阿梨耶識能生三界,由被損故得三界轉,依此轉依義具五種,如《滅差別相》中解說。顯識者有九種:一、身識,二、塵識,三、用識,四、世識,五、器識,六、數識,七、四種言說識,八、自他異識,九、善惡生死識。其次、分別識有二種:一、有身者識,二、受者識。」
  32. ^ 圓測解深密經疏》:「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護法宗。唯立八識。不說第九。」
  33. ^ 玄奘成唯識論》:「是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此名何異第六意識?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即意故。彼依主釋,如眼識等,識異意故。然諸聖教,恐此濫彼故,於第七但立意名。又標意名,為簡心識,積集了別劣餘識故。或欲顯此與彼意識,為近所依故,但名意。」
  34. ^ 玄奘成唯識論》:「(執持識)為彼依者,謂與轉識作所依止。以能執受五色根故,眼等五識依之而轉;又與末那為依止故;第六意識依之而轉。末那、意識,轉識攝故,如眼等識,依俱有根。」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六別依七,七依第八。諸宗不許,故應立量。……(宗)七、六二識,亦依俱有依。(因)轉識攝故。(喻)如眼等五識。第六識因言轉識攝,即以第七末那為依,許第六識轉識攝故。末那之因亦轉識攝,而為因者,此所隨一,今應先成第六有根,即是末那,末那成已,許是轉識故得為因。此中宗、因,准文取理。」「《攝論》第三說:異熟心依染污意。無性染意即是第六,世親染意或第七心。故知第八亦依六、七。」
  35. ^ 真諦譯《轉識論》(從《無相論》出):「依緣此識,有第二執識,此識以執著。」
  36. ^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論曰:如是已說阿賴耶識安立,異門安立,此相云何可見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阿賴耶識自相者,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此中安立阿賴耶識因相者,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此中安立阿賴耶識果相者,謂:即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釋曰:……此中安立自相者,謂:緣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能生於彼功能差別,識為自性。為欲顯示如是功能故,說攝持種子相應,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即與彼法為能生因。攝持種子者,功能差別也。相應者,是修義。是名安立此識自相。」
  37. ^ 玄奘成唯識論》:「即彼經中復作是說:『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非如勝性轉為大等,種子與果,體非一故,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能持染種,種名所藏,此識是能藏。是雜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識為所藏。《攝論》第二等云:非如大等藏最勝等中,即能、所藏。彼論又言:為染第七等之所執藏以為內我,名執藏義。即此論云:謂與雜染互為緣故,解能、所藏。諸有漏法,皆名雜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隷爍,此名雜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有情執為自內我故,解執藏義,唯煩惱障義,非所知障義。不爾,無學應有此名,此不別執為其我所,及與他我,名自內我。此即正解阿賴耶義,阿賴耶者,此翻為藏,藏具三義,如論已說。義雖具三,正取唯以執藏為名。不爾,二乘、八地菩薩,應有此名。三名闕一,即不得名。若爾,七地已前,二乘有學,入無漏心,我愛不執,應捨此名。」
    玄奘成唯識論》:「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與雜染法互為緣故,我見緣故。此文雜染,能、所藏中,唯有能藏,令雜染等法不失故。我愛緣之,為執藏義,即識為所藏。又、始終為論,此能執藏,亦通無漏。始終為論,此為所藏,不通無漏,諸佛位中,非所藏故,我執已盡,又不熏故。此中名藏,故不取能藏,唯在因中,以得其名,故略不論,染為能藏義。」
  38. ^ 圓測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護法釋》云: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名甚細。」
    玄奘成唯識論》:「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
  39. ^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問:前說種子依,謂阿賴耶識,而未說有,有之因緣,廣分別義。何故不說,何緣知有,廣分別義,云何應知。答: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記,是故不說。如世尊言:『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論頌云『阿賴耶識甚深細』者。……先云第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也。即頌云:『執持識深細。』既云執持,第七豈能持也。梵音云訖利瑟吒末那,此云染污意。今云阿陀那者,即第八執持之義也。此之一句,總舉第八深細也。」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論:以能執持至名阿陀那。述曰:此三義釋,《攝論》有二,無初種子。若望種子,即名執持,無覺受故。……或為種依,持領以為境,名曰執持。」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論:或名阿陀那至令不壞故。述曰:梵云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諸種、有色根故,此通凡、聖。《攝論》第一云為取所依,唯在凡夫一染義說,非通諸聖。《雜集論》等第七十三、《解深密》同此,亦能持根依,然據勝說,約根為論。」
  40. ^ 玄奘成唯識論》:「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
  41. ^ 《十地論義疏》卷1:「三種同相智者:一緣起,二妄相,三真如。緣起者,第七阿梨耶識,是生死本也。妄想者六識心,妄生分別,邪著六塵。真如者,佛性真諦。第一義空也。此三解,無別異名,為同相。終日同處,染淨常別,名不雜。」
  42. ^ 《十地論義疏》卷1:「法身者,法性身。心者,第七心。意者,第六意。識者,五識識。」
  43. ^ 霍韜晦《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注》:後來玄奘糅譯成唯識論,即據後期唯識家義進一步把染污意列為第七識,並從音譯為「末那」(manas),一方面又借梵文複合詞的訓釋法說末那識是持業釋,「識即意故」,第六意識則是依主釋,「識異意故」(卷四、頁三五),於是徹底分裂為二。其實從末那識的建立經過上看,則與第六意識在存有上應為一體。
  44. ^ 慧思《隨自意三昧》:「問曰。眾生六識是生死識,不是智慧。涅槃經云,依智不依識。今此意識是何等識,而能如是種種巧用智慧無差?答曰:一切眾生用智有異,不得一等。愚癡凡夫用六情識。初心菩薩用二種識。一者轉識,名為覺慧,覺了諸法慧解無方。二者名為藏識,湛然不變。西國云阿梨耶識。此土名為佛性,亦名自性清淨藏,亦名如來藏。若就隨事,名智慧性。覺了諸法時名為自性清淨心。」
  45. ^ 慧思《隨自意三昧》:「凡夫六識,名為分張識,隨業受報天人諸趣;菩薩轉,名第七識,能轉一切生死。業即是涅槃,能覺凡夫六分張識令無變易,即是藏識。此第七識名金剛智,能破一切無明煩惱,生死結使即是佛法,譬如健將降伏四方,夷狄怨賊諸國弭伏皆作民子,第七識勇猛金剛決斷諸法亦復如是。藏識者,名第八識,從生死際乃至佛道,凡聖愚智未曾變易,湛若虛空,亦無垢淨,生死涅槃無一無二,假名亦不可得,五根不能見,無言能空,何以故?無空無無想,亦無有無作。」
  46. ^ 嘉祥吉藏《勝鬘寶窟》卷下:「有人言:『六識者,六是事識,及心法智是第七識。迷時名心,解名法智。第八名藏識,是阿利耶。』此造疏人,不見攝論。謂第七識名法智,攝論第八識名阿陀那,此云無解識,豈得稱法智耶?」
  47. ^ 慧思《隨自意三昧》:「新學菩薩用第七識剛利智,觀察五陰十八界等,無有集散,虛妄不實,無名無字,無生無滅。是時意根名為聖慧根者。」
  48. ^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為欲教化眾生故,假名方便說解脫。解脫心空,名金剛智。何以故?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生滅,無名字,無相貌。無繫無縛無解脫,一切結無障礙,假名說為金剛智。」
  49. ^ 印順著<《起信論》與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第08期:《攝論》一意識的唯識大乘,對《起信論》作者,是有啟發性的。《起信論》的心──阿黎耶識,意──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意識(六識)──分別事識。這些名詞,是從魏譯《楞伽經》來的,然作為先後次第的生起,意趣與一意識師相同。我曾聯想到︰一、僧伽婆羅(Sanghapāla)所譯的《解脫道論》,有九心輪說︰如有分與阿黎耶識相當;轉(動)與業識,見與轉識,所受與現識,分別與智識,令起與相續識,也有相類似的意義。二、《瑜伽師地論》卷1(真諦曾譯《十七地論》五卷,佚)的五心說︰如率爾心與業識,尋求心與轉識,決定與現識,染淨心與智識,等流心與相續識。從細到粗,從認識到動作,各論都有此前後發展的傾向。魏譯《楞伽》,不是《起信論》的唯一依據;可說《起信論》是博采眾說,而自成體系的。
  50. ^ 大智度論》卷12:「問曰:云何我不可得?答曰:如上我聞一時中已說,今當更說。佛說六識:眼識及眼識相應法,共緣色,不緣屋舍、城郭種種諸名。耳、鼻、舌、身識,亦如是。意識及意識相應法,知眼、知色、知眼識,乃至知意、知法、知意識。是識所緣法,皆空無我。生滅故,不自在故。無為法中亦不計我,苦樂不受故。是中若彊有我法,應當有第七識識我;而今不爾,以是故知無我。」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