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财政政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财政政策(英語:Fiscal policy)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一定的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使之增加或减少)的政策。具体地说,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预算政策组成,它包括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调节手段两部分。

财政政策目标是根据财政的性质、功能、作用和特点,确定调节经济活动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1)经济增长速度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财政政策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2)经济稳定的目标。(3)公平分配目标。(4)资源配置的目标。

财政政策是借助各种政策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主要有四种:(1)国家预算。(2)国家税收。(3)国债。(4)财政补贴。

財政政策一般分為自動財政政策(automatic fiscal policy)和衡量式財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1]

自動財政政策

[编辑]

自動財政政策指在既定的稅率和開支之下,達到穩定整體經濟發展的手段。

當經濟發展蓬勃而GDP不斷有所增長的時候,個人所得(personal income,PI)會獲得增加。於是,個人所繳交的稅款亦會上升,而個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Yd)卻因此下降,消費開支也因而減少; 因為經濟增長的關係,轉移性支付(transfer payment)等福利支出減少,而政府用於消費和投資的開支保持不變,財政赤字收縮。實質GDP的上升開始減慢,經濟得以避免過熱。

相反,若經濟陷入衰退,GDP下降,個人所得便會減少。個人所繳交的稅款自然也會減少,政府增加轉移性支付,個人可支配收入上升。政府用於消費和投資的開支保持不變,但是消費開支卻隨著個人可支配收入上升而增加[2],財政赤字增加。實質GDP下降減慢,經濟於是避免陷入更大的衰退。

這種自動財政政策又被稱為經濟的自動穩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3]

衡量式財政政策

[编辑]

衡量式財政政策又可細分為收縮性財政政策(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及擴張性財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4]

簡單來說,收縮性財政政策就是增加政府改變稅率以增加稅收,並減少政府用於購買物品,服務的開支。擴張性財政政策則是相反,政府改變稅率以減低稅收,並增加政府用於購買物品,服務的開支。

以上這兩種財政政策的效果,會透過乘數效應發揮作用。

政府購買乘數:[5]

假設經濟體系內的邊際消費傾向(MPC)是0.75,邊際儲蓄傾向(MPS)便是0.25。政府購買乘數等於1/0.25=4

如果政府投資100億元進入經濟體系,因為購買乘數,所帶來的實質GDP增加便是(100×4)億元=400億元。同樣,政府減少100億元對消費投資的公共開支,所帶來的實質GDP減少也是400億元。

但是對稅收的增減帶來的實質GDP改變幅度卻沒有因透過政府開支而導致實質GDP改變的幅度那麼多。主要原因在於退稅或加稅後,消費支出仍然邊際消費傾向所影響,並非所有退稅金額會全用作開支;即使政府加稅,消費開支會因邊際消費傾向按比例遞減,而不會保持不變。所以,在同樣的邊際消費傾向之下,稅收乘數的數值比政府購買乘數的數值小。

稅收乘數:[6]

依然假設經濟體系內的邊際消費傾向(MPC)是0.75,邊際儲蓄傾向(MPS)便是0.25。稅收乘數等於-3(必定為負數)。

如果政府加稅100億元,因為稅收乘數為負數,實質GDP將減少300億;如果政府退稅100億元,實質GDP將會增加300億元。

財政政策的限制

[编辑]
  1. 難以判斷經濟發展的情況,由於涉及對歷史數據的分析,較難確定經濟究竟處於低谷還是處於高峰 [7]
  2. 政策實施需時,因為財政政策要經過民主的審議程序,未必能及時推出社會,甚至不獲通過[8]
  3. 擠出效應,政府可能在市場籌集資金而和私人企業競爭,推高市場利率,財政政策的效果反被投資縮減所抵銷[8]
  4. 效果難以預料,佛利民提出一個簡單模型論證財政政策並非萬能[9]

例如,設想政府把它花費在私人本來就想購買的東西上。譬如說,政府花100美元於公園門票,而門票收入被用來支付公園的清潔工人。設想政府現在支付這些費用,從而允許人們"免費"進入公園。清潔工人仍然獲得相同收入,但是,原來支付這些收入的人們現在多了100美元。甚至在這個開始階段,政府的支出並沒有增加任何人的收入。它所做的是讓一些人多了100美元,可以用於除了公園以外的其他目的,有可能是不像公園那樣高價格的目的。他們從收入中花費於消費品上的錢可以被設想為比以前要少,因為他們現在得到免費的公園勞務。究竟少很多,是很難斷定的。……在這個情況中,政府開支只是轉移私人開支,而顯然只是政府開支超出的淨額才能提供被乘數去乘的值。從這個觀點來看,能保證沒有轉移的辦法是使政府把金錢花費在完全無用的東西上——這就是人為地提供就業機會的"填補地上的窟窿"的方式在智慧上的有限內容。

应用範例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21,227頁. 
  2. ^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27頁. 
  3. ^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28頁. 
  4. ^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23頁. 
  5. ^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16頁. 
  6. ^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20,221頁. 
  7. ^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24頁. 
  8. ^ 8.0 8.1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25頁. 
  9. ^ 米爾頓·弗里德曼. 《資本主義與自由》. : 第87–88頁. 

参考书目

[编辑]
  • 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編. 《管理人經濟學》.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4. ISBN 962-996-226-8. 
  • 米爾頓·弗里德曼著,張瑞玉譯. 《資本主義與自由》. 商務印書館. 2004年7月. ISBN 7-100-04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