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閩南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閩南文化
类属 華夏文化
语言 閩南語
地域 福建廣東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等地
意义 中華文化组成部分

閩南文化閩南語白話字Bân-lâm bûn-hòa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Bân-lâm bûn-huà潮州話白話字:Mâng-lâm bûng-huè ;潮州話拼音:mang5 lam5 bhung5 huê3)為閩南人自古不斷發展至今的民族內涵、思想習俗,亦作閩臺文化臺閩文化福佬文化河洛文化Hô-ló bûn-hoà[1],主要分布於福建閩南廣東潮汕廣東海陸豐臺灣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閩南文化內涵豐富,歷史上曾經先後融合閩越文化華夏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南洋文化。十七世紀開始,閩南文化開始隨著閩南人往海外移民發展,並成為東亞極具影響力的一種文化,至今為海外華人的主要文化之一。

語言文學

[编辑]

語言文字

[编辑]

閩南語漢藏語系的一支,為古代閩越人所使用的閩越語與漢人入閩帶來漢語的結合;與其他南方漢語中國週邊民族語言一樣,閩南語有大量漢語詞彙與本地詞彙的融合[2]。閩南話白話文字發展,最早可以溯源至傳奇作品《荔鏡記》(Nāi-kèng-kì);歌仔冊開始流傳於閩南與臺灣,歌仔冊文字因而成為閩南語書寫的先聲,對後世臺閩字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此外,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以拉丁字母拼音的白話字Pe̍h-ōe-jī)亦為閩南語書寫的重要發展。

漢文文學

[编辑]

闽南白話文學

[编辑]
台灣日治時期的歌仔冊《農場相褒歌》

歌仔冊(Koa-á-chheh)是一種代表性的通俗閩南語白話文學形式,起源於19世纪,為歌仔由口頭流傳轉為文字記述的產物,主要流傳於閩南或臺灣等閩南人生活區域。歌仔冊內文多為「七言」的韻文文學,閩南語押韻但並不太整齊。歌仔冊文字的使用則不盡統一,經常以擬音、訓讀造字的模式來書寫。由於歌仔冊唱本售價低廉、用語用字通俗易懂,使其影響層面迅速擴大至中低階層的廣大群眾。歌仔冊的用字是最能代表閩南語的通俗文字,對後世閩南語文學與臺閩字的發展仍有重大且深遠的影響。[3]

講古(Kóng-kó)是一種閩南民間的口傳文學,運用大量豐富的閩南語口語詞彙,富含韻律諺語俗話掌故歌謠等特色,而內容大多是歷史章回小說的故事。

文化習俗

[编辑]

宗教

[编辑]

閩南人傳統上大多數信仰有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合一中國民間信仰齋教等,亦有信仰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佛教

[编辑]

道教和鄉土神信仰

[编辑]

觀音關帝媽祖哪吒王爺玄天上帝基本上是闽南民系共通的民間信仰,在明鄭時移民的臺灣闽南民系多半信奉明朝的護國海神玄天上帝[4],到了18世纪後移民臺灣的闽南民系逐漸信奉媽祖。帶來航海安全的媽祖信仰是闽南民系的特色,在闽南民系的聚居地可見到許許多多的媽祖廟。自明朝開始,闽南民系開始向海上貿易發展,北至天津南至爪哇,幾乎都有著闽南民系的足跡。也因此,媽祖信仰亦跟隨著闽南民系的擴張遍布沿海地區。

此外,由於是移墾社會,時常祭拜土地神,且因土地神能掌握農業以外,又能保佑商業與旅途,故視為重要神靈,以做牙為土地神祭日。

永春直隸州泉州府

漳州府

興化府媽祖(不分,漢人普遍信奉媽祖,視為海神興化人視為鄉土神)、水部尚書

潮州府三山國王大峰祖師保生大帝珍珠娘娘雙忠

建築

[编辑]

土樓是閩南人的特色建築,源於漳州。土樓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陳元光戍兵漳州,58姓落戶閩南。閩南許多圓形山頭,至今還遺留古代兵寨的遺迹。圓形的山頭自然不宜築方形山寨,因此山寨遺迹多呈圓形。這些圓形山寨便是圓土樓的原型。最初的圓形兵寨只有一層,後來逐漸演變為民居,為了節省耕地,便向高發展,成為多層圓土樓。客家人移居閩南後,為了防衛需要,因此也學習閩南人建起土樓居住。2008年7月,46處閩南土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閩南建築強調屋脊及屋面的曲線,而屋脊又分為燕尾脊馬背兩類型。燕尾脊是彎曲兩端上翹如燕尾般的屋脊,多用於廟宇及官宅;馬背則是兩端不翹起,形成拱起如馬背的山牆,用於民宅,而馬背山牆又分為五種形狀,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12]

閩南宅第建築格局有三合院、四合院、三院落三種形式:

  • 三合院:「ㄇ」字形的三合院是最常見的建築形式。
  • 三落院:以合院為基本格局,作縱向或橫向發展,為地方望族或官宅使用。
  • 四合院:四合院形狀如「口」字形,為官紳地主所喜用。

傳統建材則多以「紅磚紅瓦」,因為歷來將紅色視為喜慶吉利的顏色,所以泉州人索性把紅磚叫做「福辦磚」,傳統臺灣閩南大厝或宮廟使用紅瓦。日治時期開始引入日式的黑瓦或灰瓦,因此現今台灣常見的黑瓦或灰瓦,除少部分屬於客家或潮州建築外,大部分為日治時代所營建的建築物。[13]

福建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築群
福建漳州南靖德遠堂
臺灣臺北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臺灣臺北林安泰古厝


漳州、泉州派建築大木結構的差異[14]
構件 漳州派 泉州派
  • 用料較粗壯,梭柱收分明顯
  • 用料較修長
  • 斷面使用圓或方形,用料較大
  • 斷面多用圓形,用料較小
步口通樑
  • 樑頭常伸出吊筒,并雕以龍頭
  • 樑頭止于吊筒,外以木雕封套
束木(月樑)
  • 月樑作肥身或平板枋形
  • 束木置于疊斗的上層,直接承受桁木
  • 月樑作肥身斷面,上凸下凹
  • 有時束木不直接承受桁木
瓜筒(瓜柱)
  • 瓜筒多呈圓球的南瓜形
  • 瓜筒多呈修長的木瓜形
  • 多用簡單的方斗
  • 多用桃彎斗、六角斗、八角斗、圓斗
  • 多用造型多變的螭虎拱或草尾拱,拱身呈彎形
  • 多用簡潔的葫蘆平拱或關刀拱,拱較平直
雞舌拱
  • 常省略雞舌拱,直接以半圓槽的斗承受桁
  • 用料較大,拱頭倒勾
棟架
  • 坡度較平緩,桁木間距較大,架數較少
  • 架數較多且坡度較陡峭,有如穿斗式屋架,喜作假四垂
閩南沿海傳統民居布局組合[15][16]
基本布局
(街路厝)
附屬建築 室外院落 分布
【一條龍】
三間張單落厝
漳州、泉州較常見
前埕
【三合院】
三間張櫸頭止
四間張櫸頭止
五間張櫸頭止
漳州、廈門較常見三間張
泉州較常見五間張
前埕
回向 前埕
單護厝 前埕
雙護厝 前埕
三護厝 前埕
【四合院】
三間張兩落大厝
四間張兩落大厝
五間張兩落大厝
漳州、廈門較常見三間張
泉州較常見五間張
前埕
單埕頭樓 前埕
雙埕頭樓 前埕
單突規房
單護厝
單護厝 前埕
雙護厝 前埕
單護厝+回向 前埕
雙護厝+回向 前埕
單護厝+單埕頭樓 前埕
雙護厝+單埕頭樓 前埕
雙護厝+雙埕頭樓 前埕
雙護厝+單埕頭樓+回向 前埕
雙護厝+雙埕頭樓+回向 前埕
單護厝 前埕+單側院
雙護厝+回向 前埕+後界土
單護厝+單埕頭樓 前埕+單側院
單護厝 前埕+單側院+後界土
雙護厝 前埕+雙側院+後界土
【三合院、四合院組合】
三間張兩落櫸頭止
五間張兩落櫸頭止
前埕 泉州較常見
單護厝 前埕
雙護厝+雙埕頭樓 前埕
【四合院】
三間張三落大厝
五間張三落大厝
前埕 漳州、廈門較常見三間張
漳州、泉州較常見五間張
回向 前埕
單護厝 前埕
雙護厝 前埕
【四合院】
三間張多落大厝
五間張多落大厝
前埕 廈門、泉州較常見三間張
漳州較常見五間張
雙護厝 前埕
【名詞解釋】
大厝身 民居建築的主體,由各落及櫸頭組成。
衡量建築面闊的標準,廈門、泉州稱「開間」為「間張」,漳州為「間過」。
以三間張、五間張較常見,單落規(四間張)較少。
衡量建築進深的標準,泉州也稱為「進」。
櫸頭 兩落之間的廂房,漳州、廈門稱為「伸腳」,可作為廚房或閒雜間。
櫸頭止 單櫸頭(泉州):漳州稱為「下山虎」,廈門為「四房二伸腳」。
雙櫸頭(泉州):漳州稱為「爬獅」,廈門為「四房四伸腳」。
漳州、廈門兩種形式皆有。
兩落大厝 漳州稱為「四點金」。
第一進為「下落」,門廳所在;第二進為「頂落(上落)」,大廳及主要居住用房所在。
下落、頂落以及櫸頭圍合成的空間,稱為「天井」或「深井」,常鋪以條石。
護厝 保護大厝身的縱向建築,用於擴充居住空間,又稱為「護龍」、「護甲」。
埕頭樓 前埕兩側加建的縱向附屬建築,用於儲藏,較少居住。
泉州稱為「埕頭樓」,廈門、漳州稱為「護厝頭」。
回向 前埕前方設置的單層橫向建築,對大厝身有遮擋海風及加強防禦的作用。
可用於儲藏、書房、店面以及居住,泉州地區較常見。
突規房 緊鄰三間張大厝加建的縱向房屋,增補使用空間。
前埕 大厝正前方的空地,可鋪設條石或紅磚,成為「石埕」或「磚埕」。
可環以圍牆區隔前埕和外界,此牆又稱為「牆街」或「埕圍」。
一般在大門前方左右兩側或單側設門,稱為「牆街門」,門上設屋頂則稱為「門路亭」。
正對大門處的埕圍,可增高建為「照壁」,飾以鎮煞的圖案。
側院 大厝一側的空地,可作為巷路、花園或將來擴建突規房甚至護厝,廈門較常見。
後界土 大厝後方的空地,可作為後院或將來擴建之用,泉州、廈門較常見。

服飾

[编辑]

早期服飾為漢服唐裝,現代大多以西裝襯衫為主要服飾。

福建水師軍官之女肖像,胡博·華士作
惠安女塑像

惠安女惠安查某[a])服飾為一種閩南的特色文化,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7]

飲食

[编辑]
蚵仔煎
潤餅
肉圓、肉粽與四神湯
麵線糊
丸仔湯
各色紅龜粿
綠豆糕
貢糖
曼煎粿
帕托克印度尼西亚语Patuk, Gunungkidul肉餅爪哇语Bakpia Pathok

閩南人歷來講究飲食,形成「鮮、香、淡」的獨特風味,在色香味上獨樹一幟。飲食注重口味、營養、多樣,一般喜酸甜而不喜辛辣,喜清淡而不喜油膩。飲食種類繁多,有小菜、熱菜、湯羹、主食、甜點、水果六種類別。廚師利用豐厚的特産,融合了閩南潮汕等地方美食「炒、炸、煎、燴」等傳統工藝,綜合體現了各地闽南民系人飲食的特色。蚵仔煎、魚仔糜、魚丸、丸仔湯、麵線糊、糯米腸肉粽等等皆為各地闽南人居住地區飲食的著名代表。

閩南當地菜餚、點心、肉品及傳統飲品 [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種類 品名 備註
牛肉炕塊 牛肉塊川燙去腥汙,以老薑、桂皮當歸八角、醬油、紹興酒等調料燉煮至酥爛。
牛排 帶肉牛肋骨切段,川燙去腥汙,與中藥材、咖哩、冰糖等調料燉煮至酥爛,湯汁呈金黃色。
牛肉羹 牛肉除去筋膜,捶打成泥,與調料、番薯粉攪拌均勻,分次捏成不規則狀下鍋川燙撈出,
再與調料勾芡成羹湯。
牛肉丸 即牛肉摃丸。牛後腿肉除去筋膜,捶打成泥,與調料、澱粉攪拌均勻,分次捏出丸狀下鍋川燙撈出,
可煮牛骨湯或切丁和蔬菜拌炒。
牛頭獅 即牛肉火鍋,以多個部位的牛肉與其他配料熬煮。
風腸 豬前腿肉切丁,與料理酒、調味料攪拌均勻後醃漬。豬小腸洗淨,以棉線束緊一端,填入醃漬豬肉,
兩端束緊吊掛陰乾數日。
煙腸 風腸餡料加入番薯粉攪拌均勻,灌腸後不陰乾,水煮撈起食用。
封豬腳 帶骨豬蹄川燙去腥汙,瀝乾水份下鍋油炸,撈起與配料、調味料、料理酒及中藥材燉煮。
捆蹄 去骨豬蹄塗抹調味料,以棉線捆緊醃漬數日,再放入滷包加水蒸熟,切片調味後食用。
肉圓 即豬肉摃丸,以豬後腿肉製作。
豬血湯 湯底為大骨湯加中藥材,放入豬料(凝固豬血)、蔥花、豬大腸、豬油粕。可添加醋肉、油條食用。
扁食 豬絞肉加入蝦米、蔥花、紅蔥頭的細末以及澱粉攪拌均勻,填入扁食皮收合捏緊,放入大骨湯煮熟。
燒賣 餡料量較扁食多,且燒賣皮並不收合至頂部,蒸熟後食用。
五香 或稱「雞捲」。豬絞肉加入荸薺丁、蔥花、雞蛋、番薯粉及調味料攪拌均勻,以豆皮捲成長條油炸。
醋肉 豬肉切塊,和料理酒、醋搓揉均勻,沾番薯粉入鍋煎炸。
醬瓜肉 醬瓜、香菇、紅蔥頭切碎與豬絞肉、調味料翻炒燜煮或攪拌均勻蒸熟。
鹽雞 童子雞放血、去毛後,扒去腹內(內臟)置於鍋中,以鹽覆蓋整隻雞烹煮。
麻油雞 雞肉、麻油及調味料進行醃漬,老薑切片與麻油翻炒至焦脆,醃漬雞肉、配料及料理酒先行燜煮,
再放入麻油薑片。
菠蘿胗花 雞胗或鴨胗切花,以料理酒醃漬去腥,入鍋加調味料翻炒,再加入切塊的菠蘿燜煮。
鹽燒鴨 全鴨與調味料、薑片放入內鍋,砂或鹽放入外鍋,隔熱烹煮。
芋香燒鴨 芋頭切條川燙,鴨肉切條煎炒,再與肉湯、調味料及紹興酒燜煮。
鹹水鴨 全鴨放血、去毛,扒去內臟改填以調味料醃漬數日,川燙去腥汙,撈起切塊調味。
冬粉鴨 鴨湯加入鴨內臟、鴨血、薑片、冬粉、蔥花、芫荽以及經過調味的鴨肉。
鴨仔糜 鴨肉與老薑、當歸煮熟,放涼後切丁,加入大骨湯、鴨湯、米飯及調味料烹煮。
水產 魚丸 鰻魚狗母魚馬鮫之魚漿,和水、番薯粉攪拌,分次捏出丸狀,填以豬肉為內餡,下鍋川燙撈出。
魚鬆 大黃魚狗母魚巴朗魚或雜魚,蒸熟後剔除魚骨,以花生油煎炒攪碎成黃色的魚茸,
再添加白糖、老酒製成。
魚卷 鰻魚狗母魚馬鮫之魚漿,和水、清粉(番薯粉)攪拌,
並調以油蔥、荸薺、蔥、薑、扁魚、蝦米,捲成條狀蒸熟,可進一步清燉或油炸。
玉盞豆腐 鱖魚肉泥和鴨卵清、麵粉、澱粉攪拌成魚漿,放入酒盞,填入蝦米、豬肉、扁魚等切碎製成的內餡,
再覆蓋一層魚漿,最後灑上切碎的香菇、蔥、煎熟的鴨卵仁薄片等細丁蒸熟。
馬鮫羹 馬鮫肉和雞蛋白、白糖、番薯粉、料理酒混合後攪拌成泥,分次捏成不規則狀下鍋川燙撈出,
再與調料勾芡成羹湯。
魚仔糜 湯底為大骨湯,放入糯米飯攪拌,再加入加力魚丁、豬肉丁、配料、調味料及料理酒烹煮。
炸糟鰻 鰻魚洗淨切塊,與薑泥、蒜泥、雞蛋、紅糟、五香粉及料理酒攪拌均勻進行醃漬,
再塗抹番薯粉入鍋油炸。
章魚 小章魚沾醋、辣醬、香油以及薑絲食用。
鱟羹 肉、鱟膏與調料勾芡煮至濃稠狀,可加上醋、薑絲、蒜泥食用。
桂花蠘 梭子蟹之蟹肉、蟹黃,加上打散的雞蛋、鴨蛋以及芹菜段、荸薺丁、肥豬肉丁,攪拌煎炒,
呈紅、黃、白相間之色澤,猶如八月的桂花。食用前添加香油及芫荽
蝦棗 鮮蝦剝殼去除背部腸泥後拍碎,與豬肉、荸薺、鹽水攪拌成糊,再捏成丸油炸至金黃色,狀似金棗
蚵䭔 粉漿舀在圓勺內,放入蚵及切碎的蔥、蒜和其他蔬菜配料,入鍋油炸至金黃色。
蚵仔煎 蚵仔加入粉漿、蒜苗、雞蛋翻炒,淋上醬汁食用。
炒花蛤 花蛤泡水吐沙,與薑絲、蒜末、碎辣椒、醬油、醋及醬料翻炒並燜熟。
清燉竹蟶 竹蟶泡水吐沙,與薑絲、料理酒浸泡再行燉煮。
土筍凍 土筍(可口革囊星蟲)置於水中,吐出穢物後熬煮出膠質,待其冷卻凝結即為土筍凍。
炒海金針 海金針(裸體方革星蟲)置於水中,吐出穢物後與金針菇、豆芽菜拌炒。
麵粉 滷麵 湯底為大骨湯,放入炸物、滷料、蝦仁、魷魚乾、筍絲、香菇絲、金針花,打入雞蛋攪拌並勾芡,
再加入黃麵及蔬菜。
蝦麵 湯底為蝦湯,加入黃麵、蝦仁、魚丸、蔬菜。
沙茶麵 湯底為大骨湯、沙茶醬,加入黃麵、肉類、蔬菜。
手抓麵 將黃麵捲成麵餅,塗抹醬料並放入炸物食用。
麵線糊 湯底為大骨湯或海鮮熬製的湯,放入麵線並勾芡,再加上海鮮、炸物或滷料。
發糕 麵粉與糖、酵母粉、配料攪拌均勻,靜置發酵,蒸熟後放涼切塊食用。
滿煎粿 麵粉與雞蛋、糖、酵母粉攪拌均勻,靜置發酵,再倒入鍋中加熱,鋪上花生、芝麻甜餡,繼續加熱,
對折成半圓形切塊食用。
油炸鬼 或稱「油炸粿」,即油條,亦常搭配羹、湯食用。
馬蹄酥 麵粉、水及白糖攪拌均勻,部分麵團揉入餡料擀成中層麵皮,以無餡的上下層夾合中層,入鍋油炸。
蒜蓉枝 或稱「索仔股」、「索仔條」,為麻花的一種。麵團切成長條,擰出雙股繩索纏繞的螺旋形狀,
下鍋油炸後撈起放涼,再浸泡添加蒜蓉的糖水,待蒜蓉糖衣凝結,恰似寒樹掛霜。
枕頭餅 麵粉與豬油攪拌均勻,靜置發酵,再加水擀入奶油,製作酥皮麵團。將豬肉、冬瓜糖切丁,
與芝麻粉、花生粉及白糖混合成內餡,填入分次捏製的小長方條枕頭狀酥皮麵團,入鍋油炸撈起。
虎咬草 空心燒餅撞出一個缺口(虎口),放入花生糖(虎舌),餅皮內側抹上甜辣醬(老虎口水),
再夾入芫荽(草)。
潤餅 潤餅皮鋪平,放上蔬菜、海鮮、肉類、煎蛋絲、豆製品、花生粉及糖粉,包裹成卷。
麵茶 麵粉炒至暗黃色後過篩,再與油蔥酥、白糖、芝麻(或花生粉)攪拌均勻。可沖泡開水呈糊狀食用。
食飯米 菜飯 以豬油煎炸紅蔥頭,放入蔥花、蝦米、香菇、木耳、豆類、蔬菜、炸豆腐或蚵乾翻炒,
再加水和米飯燜煮。
菜頭粿 米加水研磨成漿,加入菜頭籤(蘿蔔刨絲)熬煮並持續攪拌粿漿,粿漿蒸熟後可切片沾麵粉漿油炸,
並沾醬食用。
碗粿 米漿與餡料盛入碗中蒸熟,劃碎叉起沾醬食用。
九重粿 米漿蒸熟後再覆蓋一層蒸煮,直至九層。每層可混入不同成份呈現相異顏色。
炒粿條 粿皮曬乾後切成一指寬的粿條,加入調味料、蛋類、蔬菜及肉類翻炒。
炒米粉 米粉川燙瀝乾,調味料、香菇絲、海鮮、蔬菜及肉類先行翻炒,再放入米粉攪拌均勻燜熟。
米篩目 米漿用布袋壓擠出水份成為「粿粹」,與番薯粉攪拌成團,再揉捏成細條,煮熟後撈起冷卻。
可做為甜食或鹹食。
鼎邊糊 米漿澆入熱鍋邊形成薄皮,再鏟入滷湯,放入芫荽、豬肉、豬血、海鮮、滷料及油條。
米芳 或稱「米香」。米煮熟後曬乾,入鍋油炸撈起,與炒花生、熬熱的麥芽膏混合均勻,擀成厚片,
冷卻後切塊食用。
糯米 油飯 糯米浸泡後,瀝乾蒸熟,先行翻炒配料及調味料,加入糯米飯攪拌翻炒均勻,再放入芫荽。
肉粽 糯米洗淨與油蔥酥、滷汁翻炒,加上滷三層肉、香菇、筍乾、魷魚乾、蝦米、調味料,
及蓮子或栗子、雞蛋或鴨蛋,以竹葉包裹綑好,浸入沸水煮熟。
豆粽 主要添加豆類做為粽料。
鹼粽 糯米浸泡鹼水後,以竹葉包裹綑好浸入沸水煮熟,可沾糖食用或切片煎至外表焦脆。
糯米腸 豬大腸去除油脂後洗淨,填入浸泡過的糯米,兩頭束緊蒸熟。可切片煎至外表焦脆沾白糖食用。
米血糕 糯米浸泡後,加入新鮮液體豬血攪拌均勻蒸熟。可切塊沾花生粉、薑醋汁或油炸、煮湯食用。
雙糕潤 糯米浸泡後磨碎,舂至適當的黏性,分別加入紅、白糖貼合出雙色雙層或三層糕體,
灑上配料後蒸熟,切塊食用。
茯苓糕 糯米粉、茯苓粉及糖粉混合均勻過篩後,沾水產生顆粒,將顆粒揉細,再重複將溼粉過篩、揉細。
放一層濕粉入蒸籠,鋪上餡料,再覆蓋一層濕粉,蒸熟後切塊食用。
桔紅糕 炒糯米粉、蜜製金桔碎末及紅麴粉加入糖水攪拌,分小團搓成長條,再切出小圓柱沾滿白糖。
紅龜粿 糯米加水研磨成漿,以食用紅粉染色,填入豆沙、花生或芝麻甜餡,蒸熟後用龜粿模壓出花紋。
鼠麴粿 做法與紅龜粿相似,改以鼠麴草混入糯米團染色。
麻蓼 或稱「麻粩」、「麻棗」。糯米浸泡後蒸熟,舂出適當黏性,米團切成長條後曬乾,入鍋油炸撈起。
與麥芽糖漿翻炒,再沾上炒熱的芝麻粒並覆蓋整個表面。
鹼糍 糯米浸泡草鹼水,磨漿去除水分舂製而成的麻糍
藿米 藿米糍 藿米蒸熟,再舂製而成。可加糖或以配料拌炒為鹹食。
澱粉 炒冬粉 冬粉浸泡軟化,先行翻炒配料,再加入冬粉繼續翻炒並調味。
番薯 番薯粉團 番薯粉加水與配料攪拌均勻,分次捏出小團後煎炒或蒸熟,可和蔬菜、海鮮、米粉、麵線煮成鹹湯。
炸棗 番薯泥與糯米粉、白糖攪拌均勻後分成小丸或小圓條,包入餡料入鍋油炸。
芋頭 八寶芋泥 芋頭去皮後蒸熟,擀成芋泥,與油蔥酥、糖、豬油攪拌均勻後,以一半芋泥鋪底,
放入八種配料製成的內餡,再覆蓋另一半芋泥,進行第二次蒸煮。
芋圓 芋籤(芋頭刨絲)與番薯粉攪拌,分次捏成丸,包入豬肉、蝦米、蔥花、調味料製成的內餡,
蒸熟後可沾糖粉、花生粉、辣醬或煮大骨湯食用。
芋包 白米磨漿和芋泥攪拌均勻,擠出水份,以一半鋪底,放入甜餡或鹹餡,再覆蓋另一半進行蒸煮。
大豆 豆奶 豆漿
豆腐花 豆花,可放入甜湯或加入滷料食用,甜鹹均有。
水靈丸 豆腐壓成泥並擠出水份,將碎香菇、碎花生、蔬菜與豆腐泥、調味料攪拌均勻,分次捏成丸狀蒸熟。
綠豆 翰林糕 即綠豆糕。
綠豆粉粿 綠豆浸泡後磨漿,除去渣滓,再沉澱曬乾製成綠豆粉。將綠豆粉混合糖水加熱,持續攪拌,
放涼後凝結成塊。
石花菜 石花膏 即洋菜凍,可加入配料及糖水食用。
仙草 仙草粿 即仙草凍,可加入配料及糖水食用。
麥芽膏、明糖、貢糖。
蔬果乾 柿餅 柿乾。
檬脯 檸檬乾。
蜜橘 以大金橘蜜漬。
冬瓜條 冬瓜條浸泡石灰水,加糖熬煮成冬瓜糖。
茶酒 糯米酒、米燒酒、番薯酒、高粱酒、紹興酒。
石亭綠、烏龍茶(茶種相當多樣)。

茶文化

[编辑]

工夫茶Kang-hu-tê)是閩南泉漳廈、廣東潮汕以及台灣十分流行的茶文化;「工夫」一詞即代表為一種仔細講究且費時費工的茶藝精神。[41]這項茶藝「工夫」除了表現在製茶與泡茶等準備方面之外,也充分還表現在品飲和茶具等享受方面。因此,閩南人將飲茶的行為曰作「食茶(chia̍h-tê)」,與吃飯進食同等莊重。 漳州乃水仙之鄉,安溪是鐡觀音及烏龍茶的原產地

家族

[编辑]

在閩南的文化中,蘊含著「重鄉崇祖」的文明內涵,閩南人的家族本位以及注重本土的精神從許多方面能夠看出端倪。閩南人十分注重本身文化與語言的傳承,多數閩南人皆十分強調宗族血緣與同鄉情懷,藉由撰修祖譜、建設祠堂來凝聚血緣文化的關係。此外,閩南人亦藉著追溯本族歷史、傳承閩南語言文化、沿襲歲時習俗以及傳承民間信仰來鞏固文化脈絡的延續。传统闽南文化中亦看中生子,重男轻女。[42]

人文藝術

[编辑]

音樂

[编辑]

南管

[编辑]

南管,原稱絃管,於各地又有南音、南樂、五音、郎君樂、御前清曲、御前清音、泉州南音、福建南音等別稱[43]

南管的歷史相當悠久,是典型的漢族音樂模式,屬於絲竹型的中國傳統音樂[44];南管樂曲分有指、譜、曲三類,「指」又稱指套,即套曲,為有譜、有詞、有人物故事可供演唱之內容者。「譜」指樂器演奏曲,「曲」又稱唱曲,即散曲,為供演唱之單曲。南管音樂為古老中國漢族傳統音樂,以泉州一帶為發源地,流傳於現今的臺灣閩南裔族群聚居地區和閩南語系泉漳話地區[45],傳承了漢魏以來的古樂遺風[46]。 與智化寺京音樂等,為現存最古老的幾個合奏樂種[47][48]。在臺灣,與具有北方特色的北管相對[49]

南音以五人之間的合奏為主[50],五樣樂器各有專屬的定位,演奏時可聽見各樂器的細緻樂音,相輔相成、不相雜沓[51],包括拍板、琵琶、三絃、洞簫、二絃。有純器樂演奏曲,也有執拍者歌唱的曲目。曲調高雅,素有千載清音的美譽[52]。因作為閩南地區的核心樂種,被諸多閩南劇種吸收運用[53],如梨園戲[54]、泉州木偶戲等等。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無形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流傳於中國的廈門泉州漳州,以及臺灣、東南亞的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華裔閩南人聚居地諸地[55]

歌仔

[编辑]

歌仔(Koa-á)是閩南語民歌、小曲的通稱。

潮州音樂

[编辑]

潮州音樂,簡稱潮樂,是主要流傳於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音樂,有「唐宋遺音」、「華夏正聲」之稱。潮州音樂大致可分為鑼鼓樂、弦詩樂、細樂、廟堂音樂、外江音樂等。其中鑼鼓樂屬於廣場樂,包括潮州大鑼鼓、潮州小鑼鼓、潮州蘇鑼鼓等;而弦詩樂、細樂、廟堂音樂、外江音樂等則屬於室內樂。潮州音樂常用樂器約有20餘種,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絃、嗩吶、深波等 [56]

戲劇

[编辑]


布袋戲
懸絲傀儡戲
梨園戲
高甲戲
歌仔戲
潮劇
白字戲

梨園戲

[编辑]

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臺灣與東南亞閩南裔華人聚居區。

梨園戲可分爲「上路」、「下南」及「小梨園」(七子戲)三大流派,前兩者又稱大梨園。每個流派風格與劇目不盡相同,三大流派各有其代表劇目,稱為十八棚頭。常見劇目有《陳三五娘》、《呂蒙正》、《郭華》、《朱弁》、《王十朋》等(梨園戲劇目大多數是用男主角來命名)。

演唱的曲調和樂隊、樂器係福建南音(南管)系統,在臺灣的戲路以小梨園為主,因此較常稱為南管戲或是七子戲(小梨園)。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被列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演員曾靜萍得到2次中國戲劇梅花獎,在2009年全國人大會議上,她提議將傳統戲曲研究納入學校課程。[57]

高甲戲

[编辑]

高甲戲,又叫「戈甲戲」、「九角戲」、「九甲戲」、「交加戲」,以閩南語為媒介語進行表演,是福建主要劇種之一,最初起源於合興戲發源於福建泉州,流行於閩南地區,臺灣和東南亞閩南裔華人聚居之地。高甲戲的音樂曲牌以泉州南音為主,兼收傀儡調和民間小調,具有濃郁的閩南地方韻味。

高甲戲劇目有六百多種,包括《大鬧花府》、《斬黃袍》、《林文生告御狀》、《管甫送》、《杏元思釵》、《孟姜女》、《番婆弄》等,來源多樣化,大部份是從提線木偶戲、梨園戲、徽戲弋陽腔京劇吸收過來的。 角色行當有生、旦、丑、淨、貼、外、末、北(淨)、雜等,尤其擅長丑角表演。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戲傳習所)、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獲得「高甲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歌仔戲(薌劇)

[编辑]

閩臺歌仔戲(薌劇)為閩南人代表戲曲之一,歌仔戲為發源於臺灣宜蘭的本土漢文劇種,約產生於臺灣日治時期1900年代前後。歌仔戲正式的雛形為宜蘭本地的落地掃,吸收車鼓弄等元素,慢慢發展成小戲。而後又學習崑曲高甲戲亂彈戲京劇等各類大戲逐漸具備完整的戲曲形式。

歌仔戲於民國十四年回傳入福建廈門,自此流行於流行於閩南地區,並成為福建省五大劇種之一;1927年傳入東南亞閩南裔華人聚居區。歌仔戲(薌劇)使用閩南方言演唱,角色行當有生、旦、丑、淨,其中前淨行為受北管京劇影響而增加的行當。[58]

歌仔戲(薌劇)唱腔質樸醇厚、悠揚典雅,兼有錦歌類(老歌仔戲曲調)、哭調類、新調類等曲腔,唱腔結構屬「板腔體」。[59]
主要特色樂器有殼仔弦、鴨母笛()、月琴大廣弦。 2006年5月20日,歌仔戲(薌劇)被列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的第1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序號208,編號 Ⅳ—64。

潮劇

[编辑]

潮劇,又稱潮州戲、潮音戲、潮州白字戲,是用閩南語潮州方言演唱,在丑生(角色)有突出表現[60]的地方戲曲,在明朝開始形成後,流行于廣東潮汕閩南等地,並隨潮州人傳播到港澳台上海,以及海外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越南東南亞歐美地區,是中國對外最有影響的地方戲劇之一。潮劇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属南戲的一支,時稱為潮腔潮调泉潮雅调,為明代南戲五大聲腔之一[61]。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年)刊本《荔镜记[註 1],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一个运用“泉潮腔”演唱的演出剧本。它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2]

白字戲

[编辑]

白字戲,原指中國廣東省粤東地區流行的以粤東閩語演唱而得名的戲曲劇種:潮州白字戲和海陸豐白字戲[63]。潮州白字戲後來演變成潮劇,而海陸豐地區仍稱白字戲,白字戲之名現在所指是海陸豐白字戲。

白字戲都在海內外的潮州人鶴佬人聚落盛行,在通行鶴佬白話的臺灣也曾大大流行,清代的臺灣很興盛白字戲和正字戲,二十世紀初時還有職業的潮州戲班,現時臺灣已沒有在地職業白字戲劇團。

潮劇和海陸豐(汕尾)白字戲都列進了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4]現存有「海豐縣白字戲劇團」。

布袋戲

[编辑]

布袋戲(Pò-tē-hì),又稱掌中戲、籠底戲,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為閩南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布偶戲劇,主要流行於閩南以及臺灣。在臺灣,更發展出電視布袋戲,以霹靂布袋戲最為有名。西元1993年,霹靂成立首家以布袋戲播放為核心的獨立電視台「霹靂衛星電視台」。

懸絲傀儡戲

[编辑]

懸絲傀儡戲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傳統戲劇形式,主要發祥地在福建泉州,也叫作泉州提線木偶戲。其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唐代,具有巫文化和「人神溝通」等性質;同時,傳統的提線木偶戲劇目採用了木偶頭雕刻工藝,隱含了民間信仰及婚喪喜慶等習俗,是閩南地區人民生老病死禮俗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2006年5月20日,泉州懸絲傀儡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92。

傀儡戲在臺灣地區俗稱「嘉禮戲」,與閩南一樣,基本上伴隨生命禮俗信仰而存在;在臺灣南部地區較偏重喜慶祈福的酬神儀式,而在臺灣北部地區則重視驅邪禳災的宗教功能。 表演時藝師以十餘根絲線操縱人偶各處關節,以做出模仿真人動作。此演出一般作為除煞潔淨之用;也就是說,若一地發生不平安之事,人們會聘請操偶師傅前來演出包含偶戲的道教儀式;其中有請神定棚跳鍾馗(演出於車禍淹溺之除煞、普渡、謝土開莊等)等儀式,藝師因此必須學習多種道教法術,其養成因而辛苦耗時。此外,傳統習俗上不允許不相干人等在旁觀看儀式進行。因前述條件限制加上時代變遷,相關技藝已逐漸失傳散軼。

宜蘭地區因漢人移民多自漳州,曾存在許多傀儡戲團,其伴奏音樂多為北管;近年僅存福龍軒傀儡戲劇團、新福軒傀儡戲劇團及協福軒傀儡戲劇團等。[65]在南部地區(高雄臺南)的傀儡同屬泉州派別,演出形制類似。田都元帥(又稱相公爺)為南部傀儡戲戲神,在其宗教儀式中扮演請神及送神的主祭角色。目前除一些儀式性戲文外,已無長篇戲文。

現今高雄的錦飛鳳傀儡戲劇團是台灣唯一擴及文化場展演的職業傀儡戲劇團,外島地區則有金門傀儡戲劇團。兩者皆以藝文展演、校園巡迴等方式推廣傀儡戲。

雕刻

[编辑]
何朝宗的文殊菩薩白瓷雕像作品

座落於泉州清源山的9尊石造雕像為為宋元時期閩南的重要宗教遺跡,包括老君岩瑞像岩賜恩岩彌陀岩碧霄岩西峰岩千手岩等等,涵蓋道教大乘佛教以及藏傳佛教等宗教象徵。其中,老君岩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像,除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之外,也是泉州清源山的標誌性觀光景點。9尊石造像於2001年所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稱為「清源山石造像」。

明代泉州德化雕刻家何朝宗善於白瓷雕塑,其作品多為神仙、佛像,彌勒羅漢觀音等,為當時知名的雕刻家。然而,現存的何朝宗作品已寥寥無幾。北京故宮上海、福建、廣東等地博物館收藏的何朝宗作品都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而其瓷塑作品於歐美、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也被列為國寶級的藝術文物,為閩南德化瓷塑贏得高度的國際聲譽與關注。

繪畫

[编辑]

武術

[编辑]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石造像

閩南泉州是南拳少林武術的發祥之地,以俞大猷的「俞公棍」為源頭。[66]俞公棍為「荊楚長劍」與「楊家槍」所混合而成的一種棍術戰技。俞大猷爾後又將其所創之棍術編纂成《劍經》流傳於世,詳細載錄長兵器的「劍」、「射」、「陣」等戰法,並認為棍術是「藝中魁首」。

明代末期,閩南永春開始發展出一種新興拳術:白鶴拳。發展初期並無系統,後來漸次根據姿勢特性而發展出四個派別,飛、鳴、宿、食等四類。

科技發明

[编辑]

造船術

[编辑]

隋唐五代,泉州港是中國四大對外港口之一,泉州造船業的規模與發展已是中國第一,尤擅於製造海船。福建(含福、泉二州)於唐朝時代,已經有能力建造出千(五六十噸重)的大船艦。[67]航海的技術也逐漸提升,以日月星宿等天文觀察來定位與導航,也懂得利用季風順風來掌握航程。泉州人所發明革命性的水密隔艙技術與工藝,更使泉州福船得以提高遠洋航行的安全性;此時,泉州所造之海船已具有船身巨大、結構堅固、載重量大以及抗風力強等優良特點。[68]宋、元二朝,泉州港的海運貿易進入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中國的造船中心,無論是質是量皆為當時之龍頭。[69]

天文機械

[编辑]

醫藥化學

[编辑]

軍火科技

[编辑]
於《武經總要》中所收錄的各式火焰噴射器描摹圖。

宋代晉江籍大學士曾公亮所主持編纂的軍事巨作《武經總要》至今仍流傳於世,其中除了豐富記載了各式海船戰艦及投石機等作戰機械以及傳統兵器之外,它更是世界上最早含有硝石硫磺木炭等成分火藥配方的記錄。此外,書中更收錄了多種當時所使用的先進火器示意圖。其中大篇幅介紹了武器的製造,對科學技術史以及宋代軍事思維和兵法的研究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無形文化

[编辑]

航海

[编辑]

擁有優秀的造船技術,閩南人的民族史上更有眾多的優秀航海家永樂帝統治時代,鄭和曾多次出航西洋,鄭和本人的航海知識與經驗較淺,艦隊的管理與航線的規劃多由閩南龍巖縣出身的王景弘負責統轄。二次下西洋時,王景弘更出使占城;七次下西洋時,鄭和於古里去世,艦隊由王景弘率領回明國。[70]明代末期,閩南倭寇戚繼光俞大猷等朝廷將領相互對峙、彼此消長。閩南倭寇集團的始祖可以追溯至泉州人李旦,其事業由其子李國助所繼承;此外,又有顏思齊鄭芝龍等大海商的崛起。閩南籍倭寇的搶劫領域遍布中國大陸日本台灣以及東南亞各地,是影響力極大的海洋勢力,當時的西洋海權國家更暱稱李旦為中國甲必丹Kapitan Cina)。

至於鄭芝龍則是在擊敗許心素劉香等閩粵海賊後,確立起日後明鄭勢力的根基。鄭芝龍降清被軟禁於北京後,其子鄭成功繼承了他的海上勢力,幫助南明對抗清軍,成為明鄭領袖,驅逐荷蘭人控制台灣、澎湖及閩南周邊島嶼。1683年,清軍在的閩籍將領施琅的幫助下取得澎湖海戰的決定性勝利,進而將台灣納入領土。明鄭勢力消逝後,閩南海賊仍持續興盛,最為著名的便是曾一度稱霸東海閩海南海的鎮海王蔡牽

清代巡台御史黃叔璥描寫之際的臺灣:海船多漳、泉商賈,海壖彈丸,商旅輻輳,器物流通,實有資於內地。

臺灣當地漳泉船戶貿易項目[71]
地區 採買(除於內地販售者外,其餘運回臺灣) 販售
關東 藥材、瓜子、松子、子、海參、銀魚、蟶乾 烏茶、黃茶、糖、麵、胡椒蘇木
綢緞、布匹、碗、紙
山東 紫草、藥材、麥、豆、鹽、肉、紅棗、核桃、柿餅
白蠟、繭綢
糖、胡椒蘇木
粗細碗碟、杉枋、紙
江蘇 牛油、金腿、包酒、惠泉酒
布匹、紗緞、枲綿、涼煖帽子
糖、魚翅
浙江 綾羅、綿綢、縐紗、湖帕、絨線、綿花、草席
建寧
福州 乾筍、香菰
大小杉料
興化 杉板、磚瓦
泉州 磁器(瓷器)、紙張
同安縣廈門 米、麥、菽、豆、黑白糖餳、番薯、鹿肉
漳州 柑、柚、青果、橘餅、柿餅
絲線、漳紗、翦絨、紙料、煙、布、草席、磚瓦、小杉料、鼎鐺、雨傘
朝鮮王朝官方記載含有閩南人的海船貿易[72][73][74]
西元 事件經過 發現地點
1686
  • 自同安縣廈門港發船,持方絲紬、白絲段子、白糖、茶葉、藥材、牟邊紙
  • 往日本長崎島貿金、銀、銅
  • 途中遭東南風漂至朝鮮,42人溺斃,9人生還
全羅道順天府金鰲島(금오도)
全羅南道麗水市南面
1688
  • 自浙江寧波府定海縣普陀山發船,持砂糖、藥材、紬子、大米
  • 往南京、蘇州貿人蔘、綿花、靑藍布
  • 途中遭西北風漂至朝鮮,48人溺斃,15人生還
全羅道濟州牧濟州島(제주도)
1704
  • 持羽段、花紬、砂糖、藥材、蘇木、皮子
  • 往日本長崎島貿易
  • 途中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海南縣甑島(증도)
全羅南道海南郡門內面
1704
  • 自同安縣廈門港發船,持蘇木、白糖、烏漆、烏糖、犀角、象牙、黑角、
    藤黃、牛皮、鹿皮、魚皮、烏鉊、萪藤、大楓子、檳榔、銀硃、水粉
  • 往日本長崎島貿紅銅、金、銀、鮑魚海參、漆器、銅器
  • 途中遭風漂至朝鮮,3人溺斃,113人生還
全羅道珍島郡南桃浦(남도포)
全羅南道珍島郡臨淮面
1713
  • 持砂糖
  • 往日本貿易
  • 途中遭風漂至朝鮮,34人溺斃,8人生還
全羅道大靜縣毛瑟浦(모슬포)
濟州道西歸浦市大靜邑
1725
  • 自江南松江府上海港發船
  • 往關東錦州府貿瓜子
  • 出錦州海口於山東海域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大靜縣大浦(대포)
濟州道西歸浦市中文洞
1740
  • 持黃茶、大布
  • 往關東錦州府貿瓜子
  • 往浙江寧波府
  • 途中遭西南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忠清道泰安郡安興(안흥)
忠清南道泰安郡近興面
1746
  • 往關東奉天府蓋平縣貿豆
  • 回福建途中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靈光郡鞍馬島(안마도)
全羅南道靈光郡落月面
1756
  • 自同安縣發船,持各色糖
  • 往直隸天津府發賣
  • 往山東萊州府貿豆餠、粉乾、黃豆、紫草、糧米
  • 出萊州海口遭風漂至朝鮮,3人溺斃,24人生還
全羅道靈光郡壬柄島(임병도)
全羅南道靈光郡落月面
全羅道咸平縣鼠頭山(서두산)
1759
  • 自同安縣廈門港發船
  • 往直隸天津府行商
  • 於山東海域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旌義縣公泉浦(공천포)
濟州道西歸浦市南元邑
1760
  • 自同安縣發船,持砂糖、武夷茶、粗碗
  • 往山東貿赤豆、棉花、木耳、薏仁、繭紬
  • 回福建同安途中遭西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羅州牧慈恩島(자은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慈恩面
1777
  • 自關東奉天府蓋州發船, 持黃豆、棉花、藥材、麵條、魚、木耳、乾蛤、山紬
  • 於山東海域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黃海道長淵縣吾义浦(오의포)
黃海南道龍淵郡
1777
  • 松江府上海縣買賣
  • 往關東貿黃瓜子、烏豆、五味子
  • 出海口遭西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羅州牧飛禽島(비금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飛禽面
1777
  • 自龍溪縣發船
  • 往關東錦州府貿黃豆、藥材、棉花
  • 回福建途中於山東海域遭西北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羅州牧靈山島(영산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黑山面
1777
  • 自同安縣廈門港發船,持糖貨
  • 往關東錦州府錦縣貿黃豆、瓜子、粉乾、柴胡、棉花
  • 回福建途中於山東海域遭西北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羅州牧都草島(도초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都草面
1777
  • 持雜糖往江南貿茶葉
  • 往直隸天津府發賣
  • 往關東奉天府復州貿黃豆、綠豆、青豆
  • 回福建途中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珍島郡訥玉島(눌옥도)
全羅南道珍島郡鳥島面
1777
  • 自直隸天津府天津縣大沽營發船, 持涼花(棉花)、棗子
  • 往廣東貿易
  • 於山東登州府海域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茂長縣九市浦(구시포)
全羅北道高敞郡上下面
1798
  • 漳州府海澄縣船商,遭風漂至朝鮮,船戶、舵工、水手共30人
  • 載有黃豆、青豆、綠豆、烏豆、糙米、紙、書籍,又有貓、犬、馴禽,畜於船上
  • 乘東風由海路返國
全羅道濟州牧明月浦(명월포)
濟州道濟州市翰林邑
1801
  • 泉州府同安縣25人,遭風漂至朝鮮
  • 長峯守軍入往商船,竊飲船中酒沈醉不醒,又有商人財物見失,多人遭革職拿問
    ,財損由朝鮮官方折價賠償
  • 舵桅俱折,從陸路返國
京畿道喬桐府長峯島(장봉도)
仁川市甕津郡北島面
1810
  • 泉州府同安縣29人,遭風漂至朝鮮
  • 船隻破碎,從陸路返國
全羅道靈光郡荏子島(임자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荏子面
1813
  • 自同安縣發船
  • 臺灣府載糖
  • 往直隸天津府貿紅黑棗、乾葡萄、酸乾(梅子乾)、乾小魚、白米、燒酒
  • 回福建同安途中遭西北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扶安縣格浦(격포)
全羅北道扶安郡邊山面
1813 全羅道靈光郡荏子島(임자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荏子面
1813 全羅道靈光郡在遠島(재원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荏子面
1819
  • 往關東錦州府貿豆子、瓜子、牛筋、甘草、杏仁
  • 於山東海域遭風漂至朝鮮,3人溺斃,27人生還
全羅道羅州牧慈恩島(자은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慈恩面
1825
  • 自海澄縣發船,持各色糖貨
  • 往關東奉天府蓋平縣貿黃豆、青豆、飯豆
  • 回福建海澄途中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羅州牧荷衣島(하의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荷衣面
1827
  • 泉州府同安縣27人,遭風漂至朝鮮
  • 船隻破碎,從陸路返國
平安道龍川府乭串島(돌곶도)
平安北道鹽州郡
1830
  • 泉州府同安縣35人,遭風漂至朝鮮
  • 船隻破傷,從陸路返國
全羅道靈光郡荏子島(임자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荏子面
1837
  • 自詔安縣發船
  • 往廣東潮州府饒平縣載糖
  • 往直隸天津府貿燒酒
  • 往關東錦州府寧遠州貿黃豆、綠豆、黑豆、白豆、黑棗
  • 回福建詔安途中遭風漂至朝鮮,全數生還
全羅道羅州牧黑山島(흑산도)
全羅南道新安郡黑山面

閩學

[编辑]

商業

[编辑]

科舉與仕宦

[编辑]

知府、府尹

[编辑]

明代,漳泉籍知府(或府尹)大多在南方地區任職,以鄰接福建的廣東、江西、浙江三地最為密集,北方則分布於華北東部。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沿線,順天河間東昌廣平兗州淮安揚州鎮江常州蘇州嘉興湖州以及杭州等十三府均具有漳泉籍知府(或府尹)。而具有漳泉籍知府(或府尹)的各府,在各省(福建除外)轄下之比重,呈現東南往西北逐步遞減的趨勢,如下表所示:

比重 兩京十二布政使司
陝西、山西
少數府 雲南、四川
半數府 河南
多數府 廣西、貴州、湖廣、山東、北直隸
全數府 廣東、江西、浙江、南直隸

大多為進士出身,其次為舉人。

非進士出身之知府[75][76][77]
姓名 籍貫 出身 官職
黃喬棟 晉江 以父黃光昇蔭官 臨安知府
史延雲 晉江 以父史繼偕蔭官 南安知府
李啟熊 晉江 以伯李廷機蔭官 平越知府
張宓 惠安 以父張岳蔭官 慶遠知府
聞九皋 晉江 洪武年間茂才 廣州知府
何晚齡 南靖 洪武年間貢生 黃州知府
王珤 南安 永樂年間貢生 廣州知府
黃嵩 龍溪 宣德三年貢生 平樂知府
楊輿 晉江 正統年間薦辟 永州知府
蔡浩 龍溪 正統九年舉人 瓊州知府
蔡瑛 龍溪 正統九年舉人 平樂知府、梧州知府
戴耀 龍溪 景泰元年舉人 鳳陽知府
莊科 晉江 弘治八年舉人 高州知府
陳煌 惠安 正德二年舉人 思南知府
郭敦 晉江 正德五年舉人 寶慶知府
蔡煥 同安 嘉靖二十二年舉人 臨安知府
張敷潛 晉江 嘉靖三十一年舉人 潮州知府
李贄 晉江 嘉靖三十一年舉人 姚安知府
蔡民望 晉江 嘉靖三十一年舉人 尋甸知府
傅道唯 晉江 萬曆元年舉人 南康知府
蔡如川 永春 萬曆元年舉人 尋甸知府
尤拔 晉江 萬曆四年舉人 廉州知府
張錫 同安 萬曆七年舉人 銅仁知府
蘇朝陽 南安 萬曆十年舉人 柳州知府
林寀 漳浦 萬曆三十四年舉人 高州知府
陳啟祚 晉江 萬曆三十七年舉人 安順知府
廖鵬舉 晉江 萬曆三十七年舉人 南安知府
洪啟胤 南安 萬曆三十七年舉人 大理知府
侯世臣 晉江 萬曆四十年舉人 貴陽知府
陳揚美 平和 萬曆四十年舉人 溫州知府
林龍采 同安 天啟元年舉人 寶慶知府
汪宗明 惠安 天啟四年舉人 處州知府
楊垂雲 晉江 崇禎六年舉人
崇禎十三年特用出身
太平知府
包嘉允 南靖 不詳 廣西知府

人數方面,達到250餘人,分散於明代各地的104府,其中部份人於多個地區擔任知府(或府尹),並不宥限於一府。

漳州籍 泉州籍 總計
任職人數 80餘人 170餘人 250餘人
任職府數 63府 93府 104府
明代知府、府尹表 [75][78][79][80][81][82][83][84][85][86][87][88][77]
任職地區 姓名籍貫
漳州藉 泉州籍
北直隸 順天 王應麟 王用汲莊欽鄰
永平
河間 方文耀
保定 李廷檳
真定
順德 陳瑛陳基虞莊毓慶
廣平 陳公相
大名 王春澤陳公相 陳瑛
河南 開封
歸德 賴庭檜
汝寧 林雲程蘇茂相
南陽
河南
懷慶 詹啟東
衛輝
彰德 陳九仭朱一鶚 蘇茂相陳基虞
山東 濟南
東昌 黃潤
兗州 王春復周思兼
青州 胡士鰲 林鳳儀
萊州 陳亮采
登州
南直隸 應天 吳善 楊廷相周維京
蘇州 陳洪謐
松江 黃潤劉存德蔡增譽莊毓慶
常州 吳兆壆 張志選王觀光
鎮江 林魁張純王應麟 許國誠翁為樞
淮安 蔡侃
揚州 朱一鶚顏容暄 吳震交
安慶 曾汝檀連繼芳陳鑣 楊道會趙世徵
徽州 留志淑洪有助
寧國 黃夢松
池州 郭舒謝禧昌 曾仲魁柯實卿莊尹辰
太平 黃泮顏容暄 林一材
廬州 龔廷賓
鳳陽 戴耀(龍溪舉人)、顏容暄
浙江 杭州 胡士鰲楊聯芳 留志淑王畿洪有助
嘉興 李仕亨
湖州 邵應禎 黃永、史朝鉉陳亮采張維樞
寧波 張佐治楊鍾英張士良、林夢官 周良賓蔡貴易
紹興 劉庭芥
台州 陸元禎 黃大節楊道會陳亮采劉夢松
金華 洪公諧張佐治陸元禎 鄭一信吳逢翔
衢州 李汝嘉洪纖若林應翔
嚴州 楊守仁 莊壬春黃卷
溫州 陳公相戴以讓林應聚、陳揚美 戴一俊張國謙蔣光彥
處州 陳九敘鄭懷魁 郭宗磐、汪宗明
江西 南昌 杜應楚蘇宇庶黃其晟
南康 劉存德、傅道唯
九江 林兆 黃惟清余福韋尚賢林雲程李夢祥
饒州 王健 林珹黃思近林欲廈陳大對
廣信 陳惠林梓 韋尚賢
建昌 楊守仁陳儀 莊思寬蔣芳鏞胡明佐
撫州 王昇曾汝檀 余福蘇輔黃鑄蘇宇庶蔡侃
黃其晟蔡邦俊
臨江 陳選涂喬芳
瑞州 王以通 莊朝賓周良賓陳振揚
袁州 王昇 傅道統
吉安 吳廷爚
贛州 劉孜林功懋楊瑩鍾 黃瓚、王春復黃克纘柯鳳翔
南安 商文昭吳廷爚 洪聰陳健傅履禮林夢琦、廖鵬舉、
史延雲
湖廣 武昌 王春澤韓濟
漢陽 傅道統
黃州 何晚齡、林表、劉友仁、葉期遠楊守仁 黃襄林肇開陳烜奎
德安 張惟芳
承天 陸元禎
襄陽 吳道邇 黃思近
鄖陽 沈鈇 柯實卿
荊州 林紹 王觀光
岳州
常德 李時啓
辰州
長沙 楊表、林敬謝宗澤 周標許自新莊毓慶
寶慶 田嵓、郭敦、張喬檜歐陽模、林龍采
衡州 吳仕典、劉友仁、游天庭、楊鍾英 劉春蔣芳鏞
永州 陳九仞 楊輿、史朝富
四川 成都
龍安
保寧
夔州 許宗鎰
順慶 丁自申林喬相
重慶 章文炳 薛天華
遵義
敘州 張瑞
鎮雄
烏撒
東川
烏蒙
馬湖
雲南 雲南 趙渾 鄭普洪邦光
尋甸 蔡民望、蔡如川
曲靖 王任重
澂江
廣西 蔡應科、包嘉允
廣南
臨安 蔡煥、黃喬棟
元江
孟艮
孟定
鎮沅
景東
楚雄 傅履階
蒙化
順寧
永昌
麗江
永寧
鶴慶
大理 洪啟胤
姚安 趙恒李贄
武定
貴州 貴陽 謝文炳 王任重、侯世臣
平越 李啟熊
鎮遠 林表
石阡 鄭一信
思南 林曾 陳煌
銅仁 張錫
思州 趙渾
黎平
都匀
安順 陳啟祚
廣西 桂林 李甫文曾應棨 黄鑅洪澄源許國瓚黃其晟
平樂 蔡瑛、黄嵩、鄭時章張一棟李甫文 陳子佐林奇材黃文炳柯鳳翔王約
梧州 林兆、蔡瑛、林梓 丁自申林喬楠、陳嘉䇿、林道推
潯州 江萬仞
南寧 曾汝檀林鵬飛張居方 李雍郭楠陳健林喬相林夢琦
思明
太平 楊垂雲
鎮安
思恩 黄鑅、莊科
慶遠 張宓、柯鳳翔
柳州 王任重、蘇朝陽
廣東 廣州 劉友仁、謝彬邵應禎 王珤、聞九皋、劉應望
韶州 陳爵王以通 王三接謝台卿
南雄 林表 黃偉
惠州 王鍭蘇輔李伯遇王約胡明佐
潮州 王源周瑄 謝光、鄭良佐、李春芳、張敷潛、金時舒
陳應堂李栻黃日昌、孫枝灼
肇慶 張一棟戴熺陳儀 黃瑗朱天應龔廷賓陳濂江中楠
陳烜奎
高州 陳爵胡文李甫文、林寀、陳儀 陳腆、莊科、李熙
廉州 黃文豪郭廷良 張岳陳健、尤拔、陳基虞林轉亨
雷州 趙渾、楊表、陳九仞 莊敏洪富周良賓
瓊州 蔡浩 蘇輔、黃瓚、李慎郭良璞史朝宜
王約陳龍可

世界文化遺產

[编辑]

福建土樓

[编辑]
中國元代漳州南靖裕昌樓

流傳的範圍

[编辑]

幾百年來,特别是在清朝末期,因地少人多导致的耕地严重不足,閩南人被迫不斷往海外移民,更有不少被卖猪仔至南洋各地沦为苦力,使得闽南民系(包括其分支潮汕人)的足跡遍佈众多国家。如今的闽南文化主要流傳於福建南部,广东的潮汕地區臺灣,以及東南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等地的華人社區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顧炎武(清). 《天下郡國利病書》:郭造卿《防閩山寇議》. 上海書店. 1985. 「漳猺人與虔汀潮循接壤處....常稱城邑人為河老,謂自河南遷來畏之,繇陳元光將卒始也」
  2. ^ 1//董忠司 (編).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 鄉土文化專輯 1.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年12月1日. ISBN 957-01-0024-9.
  3. ^ 根據王順隆(2002)的看法,閩南語的「歌仔冊」文化,可以算是明末以來各種不同漢語之地方戲文化的一部份,除了閩南語「歌仔冊」以外,其他常見的還有吳語彈詞粵語木魚書、福州評話、潮州歌冊、客語傳仔等說唱刊本,都是以漢字書寫方言口語文學的代表性作品。
  4. ^ 陳漢墀. 數位網路報: 駱芬美著: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史(時報出版). 2013-02-20 [2018-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5. ^ 〈台南西羅殿〉,2018,黃譔銘
  6. ^ 〈耆老開講二月二日祭典口述歷史〉,2000,施金山文教基金會
  7. ^ 《浯事吾聞》艋舺金門館傳承金門香火.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8. ^ 前水頭「靈濟宮」蘇王爺被天公處罰之說.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9. ^ 〈閩南齋姑對閩南佛教的影響〉,2016,林美容、李家愷
  10. ^ 〈漳州的由来〉,2020,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1. ^ 《嘉慶重修一統志》,1966,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 閩南式建築住宅博物館 - 憨媽的天空.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13. ^ 閩南民族簡介 急~. [2018-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14. ^ 《閩臺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型態》,2003,戴志堅
  15. ^ 〈閩南古民居及其布局——承載著歷史的古民居〉,2010,蔣欽全
  16. ^ 〈閩南沿海地區傳統古厝民居布局類型研究〉,《南方建築》,2019,顧煌杰、成麗
  17.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 中国政府网. 2006-06-02 [200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2) (中文(简体)).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18. ^ 《德化縣志》,1992,新華出版社
  19. ^ 《龍巖地區志》,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
  20. ^ 《龍海縣志》,1993,東方出版社
  21. ^ 《晉江市志》,1994,上海三聯書店
  22. ^ 《安溪縣志》,1994,新華出版社
  23. ^ 《平和縣志》,1994,群眾出版社
  24. ^ 《永春縣志》,1990,語文出版社
  25. ^ 《東山縣志》,1994,中華書局
  26. ^ 《漳浦縣志》,1998,方志出版社
  27. ^ 《薌城區志》,1999,方志出版社
  28. ^ 《雲霄縣志》,1999,方志出版社
  29. ^ 《詔安縣志》,1999,方志出版社
  30. ^ 《同安縣志》,2000,中華書局
  31. ^ 《廈門市志》,2004,方志出版社
  32. ^ 《長泰縣志》,2005,方志出版社
  33. ^ 《泉州風味小吃》,1998,廈門大學出版社
  34. ^ 〈臺灣泥沙地潮間帶常被忽略的無脊椎動物〉,《鄉土自然年刊》,李坤瑄
  35. ^ 〈泉州名小吃八寶芋泥:外冷内裡熱征服外國人〉,2013,泉州晚報
  36. ^ 〈閩南傳統名菜檳榔芋燒鴨的做法〉,2015,每日閩南語
  37. ^ 〈福建好食記--泉州麵線糊〉,2018,游雅惠
  38. ^ 〈你敢吃嗎?漳州的奇葩美食,慎點!〉,2021,漳州吃喝玩樂圈
  39. ^ 〈薑母鴨是臺灣或中國的? 她追索「臺味」吃出自己身世〉,2021,聯合報
  40. ^ 〈作家說菜1/陳靜宜 尋小吃身世〉,2021,魏妤靜
  41. ^ 按照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解析,閩南語的「工夫」一詞形容「做工精密細膩」之意。
  42. ^ 林華東︰閩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內涵. [2014-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4). 
  43. ^ 呂錘寬. 台灣傳統音樂槪論:器樂篇.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70. ISBN 9789571147055. 南管音樂的名稱頗為多樣,該音樂文化圈過去自稱為絃管,道教與釋教文化圈稱之為南曲,二十世紀六〇年代之後,中國的學術界以及福建的該文化圈,多以南音或福建南音為稱,東南亞的菲律賓或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 則習慣地稱為南樂,此外,日治時期由日本學者撰寫的風俗調査報告書,常記錄以郎君樂或郎君唱。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86: 13–34. 當是以南詞代替南曲,用以稱呼南管,但此稱現在已經不再通行了。……又名五音,這是由音階形式而得名……郎君樂、郎君唱……奉祀樂府郎君故有此稱……絃管這種稱謂目前仍然被台灣精於此道的老前輩所習用,可以說南管是一般的俗稱,絃管或泉州絃管卻是內行子弟的專稱。 
    呂錘寬. 台灣傳統音樂現況與發展. 國立臺灣傳藝總處籌備處傳藝中心. 2009: 9. ISBN 9789860175295. 絃管一詞,為1980年代之前南管文化圈的自稱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2015: 4. ISBN 9789860435900. 它另有泉州絃管、絃管、南樂、南音、南曲、錦曲、郎君樂、五音、郎君唱、御前清曲等等名稱 
    鄭長鈴,王珊. 南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39. ISBN 9787213029578. 泉州南音是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古老樂種,在形成和傳播過程中有南曲、南樂、弦管、南管、絲竹、五音、郎君樂、郎君唱等各種別稱,這些名稱自有獨特的內涵。 
  44. ^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86: 30. 「絃管」之意與「絲竹」全然無殊 
  45. ^ 呂鈺秀. 臺灣音樂史.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380. ISBN 9789571134086. 南管音樂,發源於中國福建泉州一帶,盛行於閩南語系地區 
    鄭長鈴,王珊. 南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61. ISBN 9787213029578. 泉州南音的傳播…… 
  46. ^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2015: 9. ISBN 9789860435900. 總之南管音樂保存了漢、魏、唐、宋以來音樂的部分特色 
    林谷芳 編. 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0: 74-75. ISBN 9789570276565. 南管的音樂特質,主要表現在它的古老性和保守性,包括它的音樂理念、使用樂器、樂律制度、演奏型態、樂曲內容以及社會功能等,都保存著許多古老而不易變動的傳統。 
    簡上仁. 福爾摩沙之美:臺灣的傳統音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 92. ISBN 9789570100327. ……漢、魏以降,不同時期的遺跡 
  47. ^ 簡上仁. 福爾摩沙之美:臺灣的傳統音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 92. ISBN 9789570100327. 是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 
    Robert C. Provine, Yosihiko Tokumaru, J. Lawrence Witzleben. Ensembles: Nanguan > History and Repertoire. The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 East As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Routledge. 2017. ISBN 9781351544290. Thus nanguan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oldest musical genres in China and is seen as a "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music history. 
    李宏如. 五台山佛教音樂現狀. 五台山研究 (五台山研究會). 1994, (2): 32. 它與北京智化寺京音樂、福建南樂、西安鼓樂……四大古樂。 
    周寧. 東南亞華語戲劇史.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7: 804–805. ISBN 9787561527542. 它和西安鼓樂、山西五台山音樂、北京智化寺音樂等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傳統音樂。泉州南音還是……最豐富、最完整的一大樂種 
    北京文博交流館;北京智化寺管理處. 古刹智化寺.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162. ISBN 7540217413. 它與西安城隍廟鼓樂、開封大相國寺音樂、五台山青黃廟音樂及福建南音……現存的最古老音樂 
  48. ^ 呂鈺秀. 臺灣音樂史.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380. ISBN 9789571134086. 其音樂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被稱為華夏傳統音樂的活化石。 
    江韶瑩. 傳藝大觀: 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5: 64. ISBN 9789860016864. 南管為傳統音樂中較為內斂清雅的樂種,其演奏型態多元,更重要的是其樂器、樂律、內容即表演形式,一直保存著古老性及完整性,具有中國音樂活化石之美譽。 
    Robert C. Provine, Yosihiko Tokumaru, J. Lawrence Witzleben. Ensembles: Nanguan > History and Repertoire. The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 East As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Routledge. 2017. ISBN 9781351544290. Thus nanguan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oldest musical genres in China and is seen as a "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music history. 
    佟洵. 佛教與北京寺廟文化.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7: 302. ISBN 9787810560634. 這個被視為世界音樂珍寶,而又有音樂的活化石之稱的北京智化寺佛教音樂…… 
    靳學東. 中國音樂導覽.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1: 77. ISBN 9787103021545. 有關學者發現,今天的西安鼓樂(長安古樂)就是這樣的“音樂活化石” 
    中國藝術研究院. 音樂研究所. 中國音樂年鑒.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6: 79. 現在五台山還保存著“青”、“黃”兩廟詞曲271首,其中不乏唐宋以來遺留的詞曲,故曰:它是中國佛教音樂的“活化石” ... 
  49. ^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2015: 4. ISBN 9789860435900. 「南管」之名,在臺灣乃是相對於「北管」而稱之 
  50. ^ 周倩而. 從士紳到國家的音樂:台灣南管的傳統與變遷. 南天書局. 2006: 169. ISBN 9789576386787. 上面所介紹的是南管合奏的核心樂器,樂人以「上四管」總稱之 
    溫秋菊. 在東方:南管曲牌與門頭大韵.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012: 20. ISBN 9789860263206. 除了「整絃」大會的開場用「什音」演奏「指」(稱「噯仔指」)外,都以「上四管」合奏相同編制的樂隊演奏或伴奏。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2015: 70. ISBN 9789860435900. 指套的演奏,最重要的是五人搭檔默契與音樂的契合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86: 107. 就其時代關以確乎較「上四管」為晚,……今日則已相沿成俗,無法深究 
  51. ^ 周倩而. 從士紳到國家的音樂:台灣南管的傳統與變遷. 南天書局. 2006: 74. ISBN 9789576386787. 每一個樂器皆被賦予特定的音樂角色 
    周倩而. 從士紳到國家的音樂:台灣南管的傳統與變遷. 南天書局. 2006: 249. ISBN 9789576386787. 每一個樂器在扮演陽的同時,也可能在另一組合中擔負著陰的位置,例如與琵琶對照時,簫扮演著陰的角色,但與二絃比對時,簫卻是陽;同樣的,三絃襯托琵琶時是陰,與簫與二絃對照時卻是陽。 
    陳美娥. 南管古典之美解析. 中國音樂 (中國音樂學院). 1997, (1): 58. “……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八佾篇》)。孔子言下之意系謂-音樂剛開始時,眾樂聲音要若張若合地互動,這是為了讓眾音清濁高低準確的調和,然後音樂才放開來盡情表現,雖然繁音交響,主律節拍卻明了不紊,各部樂音相互配合,也相互競美,渾然圓融的好像不會停止,如此音樂才算告成,這段載述說明二千年前孔子所認為的理想音樂是先協調,後默契,再發揮的“合樂”式,而不是今日吾等所見所知的“大晟祭祀雅樂”、一聲協一韻的“齊樂”式。據孔夫子推崇的音樂風格,較之今日的南管音樂風格,亦有相似之處 
  52. ^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2015: 5. ISBN 9789860435900. 南管素有「千載清音」之稱,其音樂內容,積累了從唐宋以來,至元、明、清歷代的音樂遺存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86: 17. 「南管」因為韻調清雅,體局靜好,素來被仕紳階級所賞愛 
  53. ^ 林明德,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2002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硏討會論文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3: 446. ISBN 9789570122848. ……是以成為閩南地區的核心樂種,透過強力的傘型輻射影響滲透在閩南地區的樂種中。因而以南管為載體的泉腔遂也為閩南的地方樂種吸收運用,如梨園戲、泉州木偶戲…… 
  54. ^ 林鶴宜.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5: 66. ISBN 9789863500674. 在清代臺灣文獻中,有七子(戲/班)、小梨園……等名稱……在大陸稱梨園戲,其實是1950年代戲曲改革之後才有的名稱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2015: 48. ISBN 9789860435900. 因其腳色分生、旦、淨、末、丑、貼、外,故舊稱七子戲 
  55. ^ 呂鈺秀. 臺灣音樂史.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380. ISBN 9789571134086. 南管音樂,發源於中國福建泉州一帶,盛行於閩南語系地區,流行範圍則包括泉州、漳州、廈門,臺灣與東南亞。 
    鄭長鈴,王珊. 南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61. ISBN 9787213029578. 泉州南音的傳播…… 
  56. ^ https://baike.baidu.hk/reference/407519/ef65s2DBPnPCm8f0KCnx9Rc_m8o0vLwuWS8vTrk88cMAH954YdabDBhyID0UqhXB7SVAOdyoXDj4zBUwhN6GOFg_k6SQeSpAEXi40i5ayTDKiWOVmFa-d5FJjMLAfA。
  57. ^ Sun, Yunlong. Wonder woman leads Liyuan Opera revival. China Daily. 2009-03-19 [200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58. ^ 楊馥菱著:《台灣歌仔戲》,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94
  59. ^ 徐麗紗著:《臺灣歌仔戲唱曲來園分類研究》,學藝出版社,頁47-338
  60. ^ 汕头市艺术研究室编:《潮剧百年史稿(1901-200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
  61. ^ 《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李平《温潮同源 泉潮一腔———潮泉腔是明代南戏第五大声腔》
  62.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06年6月2日 [201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2) (中文(中国大陆)). 
  63. ^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 广东印记 第4册.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12: 31. ISBN 978-7-218-13306-5. 
  64. ^ 朱小丹主编. 广东年鉴 2017年. 广东年鉴社. 2017.09: 574. 
  65. ^ 宜蘭傀儡戲紀錄片,林英作,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0
  66. ^ 紀效新書》:「俞公棍所以單人打不得,對不知音人打不得者,正是無虛花法也...只是照俞公棍法以使叉鈀鉤鐮,庶無花法,而堪實用也。」
  67. ^ 唐會要 · 卷八七》:「臣弟聽思昔曾任雷州刺史。家人隨海船至福建往來。大船一隻。可致千石。自福建不一月至廣州。得船數十艘。便可致三五萬石。」
  68. ^ 泉州造船業 - 泉州歷史網. [2014-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7). 
  69. ^ 《忠穆集 · 卷二》:「南方木性與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為上,廣東船次之,船又次之。」
  70. ^ 陳學霖:〈王景弘下西洋之史事與傳說〉。
  71. ^ 臺海使槎錄》,黃叔璥
  72. ^ 《備邊司謄錄》,1952,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
  73. ^ 《同文彙考》,1978,珪庭出版社
  74. ^ 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2011,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75. ^ 75.0 75.1 《泉州府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懷蔭布
  76. ^ 乾隆《福建通志》,郝玉麟
  77. ^ 77.0 77.1 道光《廣東通志》,2002,上海古籍出版社
  78. ^ 《漳州府志》,光緒三年(1877年),沈定均
  79. ^ 雍正《畿輔通志》,唐執玉等纂修
  80. ^ 雍正《河南通志》,孫灝等纂修
  81. ^ 乾隆《江南通志》,2010,江蘇廣陵書社
  82. ^ 雍正《浙江通志》,1991,上海古籍出版社
  83. ^ 嘉慶《湖北通志》,汪煦等纂修
  84. ^ 嘉慶《湖南通志》,吳熊光等纂修
  85. ^ 雍正《四川通志》,1987,上海古籍出版社
  86. ^ 民國《新纂雲南通志》,1949,周鍾嶽等纂修
  87. ^ 乾隆《貴州通志》,1987,上海古籍出版社
  88. ^ 雍正《廣西通志》,1987,上海古籍出版社

備註

[编辑]
  1. ^ 白話字作 Hūi-oaⁿ cha-bó͘,「查某」係閩南語「女人」之意。

外部連結

[编辑]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