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陳奇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奇祿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23年4月27日
日治臺灣台南州北門郡將軍庄
逝世2014年10月6日(2014歲—10—06)(91歲)
臺灣台北市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23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4年)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学历
经历
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1976年第11屆)

陳奇祿(1923年4月27日—2014年10月6日),齋號求樸齋[1],臺灣臺南人,為人類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吳三連獎基金會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

生平

[编辑]

陳奇祿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4月27日生於日治台灣台南州北門郡將軍庄(今臺南市將軍區),3歲時即與父母到中國居住。中學讀鼓浪嶼鶴齡英華書院昭和十八年(1943年)進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就讀,一年後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政治系。

1948年陳奇祿自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返回台灣,任《公論報》國際版主編,並兼《台灣風土》主編。1949年入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擔任助教,辭去《公論報》職位,仍主編《台灣風土》。《台灣風物》創刊後,陳奇祿也參與《台灣風物》的編輯。之後進入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深造。1953年自美返國後,晉升台大考古人類學系講師。1966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後歷任台大考古人類系主任、台大文學院院長。

1972年-1974年,擔任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1974年-1977年,擔任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2]

197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1月19日,出任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

1981年-1988年,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時也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秘書長,至1991年3月27日卸任。

2014年10月6日下午3點,陳奇祿因多重器官衰竭台大醫院逝世。[3]

著作

[编辑]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蓬車與明星 密特·布朗、陳奇祿、穆里爾·瑪格麗特·布朗 新亞出版社 1960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Chen Chi-lu (陳奇祿) Taiwan Museum (臺灣博物館) 1968
北美洲印第安人 陳奇祿 不詳 1974
民族與文化 陳奇祿 黎明文化 1981
臺灣土著文化研究 陳奇祿 聯經出版 1992
文化與生活 陳奇祿 允晨文化 1994
台灣山胞物質文化 陳奇祿、徐瀛洲、徐韶韺、李莎莉、徐韶仁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1994
中國傳統年畫論集 陳奇祿、昌彼得、吳哲夫、黃天橫、楊林寶璧、三宅教子、潘元石、川瀨健一 東洋思想研究所 1995
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 陳奇祿 南天書局 1996
臺灣排灣群諸族木彫標本圖錄 陳奇祿 南天書局 1996
生活雜誌精粹 薛曼、陳奇祿、大衛·愛德華 時代公司 1996
社會人類學 伊凡·普里查、陳奇祿、王崧興 唐山出版社 1997
從帝大到臺大 陳奇祿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2
陳奇祿書畫集 陳奇祿、林金悔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
臺灣風土:臺灣原住民諸族的傳統工藝-陳奇祿書畫集 陳奇祿 正因文化 2006

家族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楷書對聯-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2. ^ 《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卷二線上電子書. ebook.teldap.tw.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英语). 
  3. ^ 原民研究教父 陳奇祿過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2014年10月7日。

傳記及研究書目

[编辑]
  • 陳怡真,2004,《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資料來源

[编辑]
官衔
行政院
首任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一任
1981年11月11日-1988年7月26日
繼任:
郭為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