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黃敏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敏才(15世紀—16世紀),性之菲庵雲南雲南府晉寧州[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黃敏才是松滋知縣黃琮之子,在正德八年(1513年)舉雲貴鄉試,次年(1514年)會試副榜,授烏程訓導,負責湖廣和廣東鄉試都號稱得人。之後他擢任解州知州,饑荒時不待報就拿出糧食賑濟,瘟疫期間又給藥治療人民,並準備計劃以剿滅流寇;轉九江同知,疏通龍開河、平定江洋寇,巡撫、巡按薦陞左軍都督府經歷,而其時議征交阯,他處理軍需得宜而擢官石阡知府,因為督餉過勞在路途去世,次子黃明良扶棺回鄉,行李中只有書籍數卷,入祀鄉賢祠,九江入祀名宦祠[1][2]

引用[编辑]

  1. ^ 1.0 1.1 光緒《雲南府志·卷十二·人物志》:黃敏才 字性之,孝友慈愛,恬靜自適,領正德癸酉鄉薦,甲戌會試副榜。初授順天訓導,再補烏程,分較楚粵鄉試,歷知解州,陞九江同知,皆有異政,撫按交薦陞左軍都督府經歷。時方議征交阯,敏才董理軍需,供應不匱,擢石阡知府,以督餉勞瘁卒於途,仲子明良扶櫬歸,囊中惟有書籍數卷而已,士民請祀鄉賢,九江崇祀名宦。
  2. ^ 光緒《雲南通志·卷一百五十八·人物志二》:黃敏才 字性之,晉甯人,正德癸酉舉人,甲戌副榜,任烏程、順天訓導,分校楚粵稱得人。擢解州知州,歲饑不待報出粟賑濟,會大疫治藥給療,全活萬計;時有逋寇臨界,設方畧勦捕之。遷九江府同知,疏龍開河、平江洋寇,再遷石阡知府,督餉交趾卒於道,櫬歸惟圖書數卷,所至祀名宦。 舊《雲南通志》

參考文獻[编辑]

  • 光緒《雲南府志》·卷十二·人物志
  • 光緒《雲南通志》·卷一百五十八·人物志二
  • 《明誥贈中憲大夫貴州石阡府知府鄉賢菲庵黃公墓表》
官衔
前任:
楊沂
明朝烏程縣訓導
正德年間
繼任:
洪連
前任:
朱璟
明朝解州知州
嘉靖年間
繼任:
解情
前任:
姜輅
明朝九江府同知
嘉靖年間
繼任:
董鳴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