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黛安娜專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1946年位於新澤西州蒙茅斯堡,執行黛安娜專案的雷達天線。
示波器上顯示的雷達訊號[1]。在左邊峰值最高的脈衝是雷達發出的訊號,右邊較低的脈衝訊號是從月球反射回來的訊號。水平軸是以英里為距離單位校準的時間。可以看到測得的地月距離是238,000 mi(383,000 km)。
用於證明業餘無線電玩家接收到黛安娜專案反射波的QSL卡

黛安娜專案,以羅馬神話月球女神命名,是美國陸軍信號兵團英语Signal Corps (United States Army)在1946年的一個實驗專案。該兵團將雷達訊號發射至月球,並接收反射回來的訊號[1]。這是開啟雷達天文學的第一個實驗,也是第一次主動嘗試探測另一個天體。這是後來發展出地月地通訊英语EME (communications)(EME)通信技術的靈感源頭。,

歷史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位於新澤西州沃爾鎮英语Wall Township, New Jersey埃文斯軍團英语Camp Evans Historic District的埃文斯·信號實驗室主任,約翰·德維特上校接到五角大廈的指示,要確定雷達波是否可以穿透電離層,以便探測和跟蹤可能進入電離層的敵方彈道飛彈。他決定通過嘗試將雷達波射向月球,來確定是否可以穿透電離層。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他組織了一個工程師團隊,其中包括首席科學家Edwin King Stodola英语Edwin King Stodola,以及赫伯特·考夫曼(Herbert Kauffman)、雅各·莫芬森(Jacob Mofenson)、和哈羅德·韋伯(Harold Webb),並且匯集來自向埃文斯軍團其他單問徵詢的意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數學家沃爾特·邁克菲英语Walter McAfee進行了必要的數學計算[2][3][4]

第一次成功接受到反射讯号是当地时间1946年1月10日上午11点58分。由哈罗德·韦伯(Harold Webb)和赫伯特·考夫曼(Herbert Kauffman)操作完成。[5]

戴安娜专案标志着雷达天文学的诞生,此技术后来被用于绘制金星和其它行星的地图。此外,戴安娜专案还标志着美国太空计划的启航。这是第一次证明地面雷达讯号可以穿透电离层[1]空间探测器和人类在地外通讯提供了可能性。它还确立了以罗马诸神命名太空项目的做法。例如,水星计划阿波罗计划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Gootée, Tom. Radar reaches the moon (PDF). Radio News (Ziff-Davis Publishing Co.). April 1946, 35 (4): 25–27 [September 9, 2014]. 
  2. ^ Butrica, Andrew J. To See the Unseen: A History of Planetary Radar Astronomy. NASA. 19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3). 
  3. ^ Dewitt, J.H., Jr.; Stodola, E.K. Detection of Radio Signals Reflected from the Moon. Proceedings of the IRE 37 (3). March 1949: 229–242. doi:10.1109/JRPROC.1949.231276.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conferenc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book-title=) (帮助)
  4. ^ 存档副本. [202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5. ^ Clark, Trevor. How Diana Touched the Moon. IEEE Spectrum 17. May 1980: 44–48.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conferenc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book-title=) (帮助)

延伸阅读

[编辑]
  • Pomerleau, Cindy Stodola. To the Moon and Back: Essays on the Life and Times of Project Diana. 2021. ISBN 979-8-706-54632-8. 
  • Sullivan, Woodruff T. Cosmic Noise - A History of Early Radio Astr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64–271. ISBN 978-0-521-76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