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呂美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呂美親,1979年生,嘉義縣人,臺灣文學研究者、作家。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科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簡介[编辑]

呂美親是嘉義人,大學時就讀於東海大學中文系。與多數的中文系學生一樣,最初呂美親多以中文創作,直到閱讀到台語詩林央敏發表於《自由時報》副刊的詩作〈讀汝這本冊〉才開啟對於台語詩的探索,從而選擇進入清華大學台文研究所就讀。[1]

進入清華大學台文所之前,接觸到二二八事件的家屬,訪談時皆以台語進行,呂美親意識到語言對於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決定以「日治時期台語小說」為研究主題,並嘗試以台語文寫論文。[1] 並進一步以台語文學做為研究主題與推廣的對象。在2001年至2008年間呂美親創作五十餘首台語詩,集結出版為《落雨彼日:呂美親台語詩集》,[2] 並在2014年獲得鳳邑文學獎,2018年以〈佇普悠瑪列車內面 (Tī Phóo-iu-má Lia̍t-tshia Lāi-bīn)〉榮獲台灣文學獎的台語散文金典獎。

評價[编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醫學人文助理教授吳易叡讀呂美親的《落雨彼日》時認為:「詩集裡對台灣歷史的辯證,對普世信條的追求和當代觀點的倡議,比如歷史記憶、土地正義、戰爭、性別平權等等,已無消贅述。但重新讀了《落雨彼日》之後,卻逐漸開始信服一部作品能夠經久不壞,精湛的技藝和美感的追求仍是不可或缺的。」[2]

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申惠豐亦認為:「透過美親優美的母語吟唱,她領著我去召喚去追尋那些已經逝去或正逐漸逝去的認同與感動,一種彷彿回歸到最初、最初的那種純真。」[2]

2018年臺灣文學獎評審李勤岸評呂美親的作品時指出:「這篇散文 ê 寫作相當 poetic,抑是講親像露西亞作家講 ê,真有文學性,mā 會使講親像日本作家講 ê,文學「生份化」ê 技巧運用 kah 真成熟。會當用坐火車 ê過程,用座位 ê 位置,經過磅空 ê 氣氛,hōo 家己 ê 想像穿越時空,轉去大學時代 ê青春,描寫家己語言覺醒 ê 經驗;國族認同覺醒 ê 苦痛,以及應該是真激動,卻感

覺輕 báng-báng ê 戀愛夢。這三个夢造就作者 ê 成熟。」[3]

創作[编辑]

呂美親本身既是詩人,也是學者,創作類型以台文為主,並以散文、詩作為主要創作作品。此外並以推廣台語文學作為目標,協助收錄台語文學創作、並將部分出版品進行台語翻譯。

詩集[编辑]

呂美親,《落雨彼日:呂美親台語詩集》,台北:前衛,2014年7月。

散文[编辑]

〈佇普悠瑪列車內面 (Tī Phóo-iu-má Lia̍t-tshia Lāi-bīn)〉

新詩[编辑]

〈Bâi­óo­lín 無譜──寫予簡吉〉

其他著作[编辑]

陳昌明主編,呂美親,《臺南文學史:臺語文學》,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23年11月。

呂美親主編,《台語現代小說選》,台北:前衛,2022年6月.

劉承賢、呂美親主編,《本土語文(閩南語文)》(全一冊),奇異果出版社,2022年8月。

呂美親台譯,《本町草花街的臺語博士-王育德的故事》(原著:陳玉金;繪者:蔡達源),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20年12月。

呂美親譯,《王拓小說台譯》,新竹:時行出版社,2006年2月。

研究論文[编辑]

呂美親,《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エスペラント運動研究》,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科博士論文,2016年3月。

呂美親,《日本時代台語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參考資料[编辑]

Category:臺灣1000專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