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女性文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學性質[编辑]

臺灣女性作家的書寫一向被劃歸於「言情文學」、「軟性文學」等通俗文類,八○年代知識份子對女性作家的批評與攻擊,這個現象可視為文本性別化及不同文學社群之間的衝突。女作家關懷的議題常周 旋於婚姻、愛情、親子等軟調議題,因而在文化場域裏不受重視,被文壇邊緣化。

八○年代至九○年代女性書寫蓬勃發展,女性文學研究也逐漸興起,受到重視,其論述的觀點則著重在將女性從男性大師文學史觀及菁英史觀裏解放出來,著重女性作品的收集、整理,以及挖掘女性創作當中的顛覆性。從閨秀文學的世界到今日多元越界的女性書寫,女性依違在傳統與現代,保守與叛逆,健美與醜惡之間,在歷史縫隙中尋覓童年身影,建構自己的聲音與主體性位置。[1]

分期[编辑]

戰後[2] 台灣女性文學重要代表作家如下,可大致分三期:

第一期:約1950至1969年,琦君、潘人木、蓉子、郭良蕙、聶華苓、張秀亞、羅蘭、鍾梅音、徐鍾佩、艾雯、林海音、陳若曦、歐陽子、季季。

第二期:約1970至1985年,施叔青、李昂、張曉風、三毛、杏林子、林文月、陳幸蕙、席慕蓉、馬以工、蕭麗紅、袁瓊瓊。

第三期:約1986至1999年,夏宇、朱天心、朱天文、邱妙津、袁瓊瓊、蘇偉貞、張曼娟、平路、陳雪、陳玉慧、利格拉樂‧阿烏、簡媜、洪素麗、龍應臺、陳文茜、吳淡如、鍾怡雯、張惠菁、董恕明。

1950年代政治掛帥下的國語政策,使得當時台灣社會呈現文化資本分配不均的現象。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大陸女性不少具有高等學歷,具備相當高的教育水準,這一群受到新式教育的女作家,不僅擁有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謂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也在省籍作家因為面臨到語言轉換,而無法持續創作的同時,迅速地活躍於當時的文壇。女作家大行其道之因,也在於新移民女作家符合當時急需中文寫作的人力資源,具備高等學

歷、從事文教領域高階工作的外省籍女作家,藉由文藝修辭及其涵養,在官方所認可語言政策的推波助瀾之下獲得語言資本(linguisticcapital)。[2]

1970年代在台灣文學史上一般稱之為「鄉土文學時期」,此時反西化、回歸鄉土的呼聲甚高。但是,相對於男作家(如王禛和、黃春明、陳映真、宋澤萊等)的表現,女作家的「鄉土文學小說」到了1980年代之後才逐漸成熟。1970年代是瓊瑤和三毛盛行的年代,兩位女作家所營造的愛情與浪漫和當時男作家鄉土文學尖銳的社會寫實批判,大異其趣。[3]

1976年之後,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分別設立文學獎,許多年輕女作家透過文學獎成為文壇新星,[3] 朱天心、朱天文、袁

瓊瓊、蘇偉貞、蕭麗紅等堪稱此時期代表作家。

九○年代台灣女作家小說的一大特色就是身份認同政治的探討浮上檯面,而且對於歷史敘述的虛構性具有高度自覺性。解嚴之後戰後國民黨極力建構和傳播的中國國族歷史敘述與文化想像受到本土化運動的嚴厲挑戰,台灣歷史敘述重整的結果,「記憶」和「歷史」如何可以挪用和操縱,往往成為話題。這時期台灣國族認同的矛盾和衝突幾乎主宰台灣文化場域的討論,女作家也紛紛加入這波認同交鋒,以重塑歷史記憶來回應。台灣身份認同論爭以及挑戰官方(國家)敘述的小說紛紛出籠。李昂的《迷園》、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平路《行道天涯》、賴香吟 的〈翻譯者〉,都是代表指標。[3]

參考資料[编辑]

  1. ^ 黃儀冠. 穿越荒野的女聲:臺灣女性文學綜述. 
  2. ^ 王, 鈺婷. 女聲合唱:戰後臺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 國立臺灣文學館. 
  3. ^ 3.0 3.1 邱, 貴芬. 戰後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發展概況. 台灣文學館通訊. 

Category:臺灣1000專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