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撒哈拉的故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毛原著,1976年由皇冠文化在臺灣出版的散文集。書中收錄的文章寫下了她在沙漠定居的樁樁樂事、悲事、趣事,也道盡了她與荷西神仙眷侶般的婚姻生活以及她體驗到的異域文化。[1]

作者介紹[编辑]

三毛,本名陳平,原名陳懋平。1974年,陳平開始以三毛為筆名,在《聯合報》上發表她在西屬撒哈拉沙漠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在臺灣等地迅速引起廣泛關注與喜愛。

創作背景[编辑]

1973年,對撒哈拉沙漠有嚮往的三毛,與深愛着她的西班牙青年荷西在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完婚。沙漠時期的生活為三毛帶來許多刺激,激發了她潛藏的寫作才華。她以在撒哈拉的生活為背景,寫下了真摯而日常的作品。後來三毛獲得當時《聯合報》主編平鑫濤的鼓勵,開始將過去的作品集結出書。三毛的第一部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由皇冠文化正式在臺灣出版發行。[2]

評價[编辑]

《撒哈拉的故事》中的語言是具有三毛特色的。她的散文語言自然、清新、樸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寫作對象所感知的一切,細膩描繪對向的行為動作或是透過精練的對白將現場還原。[3]

全書文字平易近人,沒有使用太多冷僻的字詞,相當淺顯。然而,還是能夠呈現其個性,記錄下其追求生活的歷程。[4]

《撒哈拉的故事》散文集裡,每篇散文都設定了一個語言環境為整篇文章的語調、環境與氛圍定調。例如在《素人漁夫》中,提到三毛和丈夫荷西在經濟週轉不靈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生計,只好自己親自下海捕魚販賣。點出這件事以後,整篇文章都圍繞着夫妻的對話展開,以平和、輕快、率性浪漫的方式呈現。[2]

參考資料[编辑]

  1. ^ 撒哈拉的故事. 
  2. ^ 2.0 2.1 羅靜晶,〈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的修辭分析〉,天津大學文法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位論文,2011
  3. ^ 林夢陽. 《撒哈拉的故事》文学评论. 
  4. ^ 胡, 軼男. 談三毛創作《撒哈拉的故事》文化心態.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40-41. 

Category:臺灣1000專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