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伊金霍洛草原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以下内容侵犯版权:[1]

成吉思汗陵园总面积5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陵宫坐北朝南,建筑在一米多高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共分正殿、东殿、西殿、寝宫和东廊、西廊六部分。正殿高26米,上面为蒙古包式的穹庐顶,上面有俏丽的圆柱形装饰品和用黄蓝两色琉璃瓦镶砌的祥云图案。下面是双层蓝色八角飞檐。东西两殿比正殿略低一点,顶部与正殿相同,设有单层屋檐。三殿相互连通。正殿内安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两则殿内的墙壁上绘有歌颂他丰功伟绩的壁画。殿堂的后面紧连着寝宫,安放着四个黄缎覆盖的蒙古包。包内分别供奉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孛儿帖、二夫人呼伦、三夫人伊绪,其胞弟别力古台、胞妹哈撒尔、四子拖雷和夫人伊喜哈图的灵柩,包前盛放着历代相传的成吉思汗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逝世、葬地、灵柩的迁移等也有许多历史记载和传说。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的时候,曾途径今伊金霍洛地方。当他立马观望、留恋这块水草丰美、花鹿出没的草原时,手中的马鞭突然失落。他似有所悟,当即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后来,成吉思汗去世后,当灵车拉着他的遗体准备返回蒙古故地安葬时,走到他当年吟诗的地方,车轮突然陷入泥淖之中,即使用五个部族那样多的人架马拉也纹丝不动。后来,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话,于是就在此为他建起了陵寝,并称这里为“伊金霍洛”。

--Shizhao 16:39 2003年10月14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