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列表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1年4月7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同行評審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同行評審[编辑]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列表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21年3月4日 (四) 14:37 (UTC) 至 2021年4月3日 (六) 14:37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1年4月10日 (六) 14:38 (UTC)起

翻译自英文维基条目,但调整了两个主要章节的顺序。我本人不识谱,实际上对古典音乐并不了解,故认为有必要提交同行评审以利条目质量提升。
现存的主要问题有:(i) 作品名称的格式问题,即何时使用书名号,何时使用引号,何时使用阿拉伯数字,何时使用汉字数字之类;(ii) 部分作品名称的翻译问题,如 The Green Company 的翻译悬而未决;(iii) 参考文献问题,本列表有成为 GA 甚至 FA 的潜质,但是补充参考文献的工作较为繁重。
此处特别@羊羊32521希望他能惠临斧正此条目。-Chih-See Hsie 2021年3月4日 (四) 14:37 (UTC)[回复]

我就半桶水 囧rz……老肖逝世还没50周年,资料看起来不是很多……如果可以的话看看当地图书馆有没有存货。Green Symphony 这种没多少人认得的放在那也无妨。格式什么的我周末再来说,粗粗看过去没什么大问题。副@@59cond12 ——羊羊 (留言|贡献|维猫报|古典音乐专题) 2021年3月4日 (四) 16:12 (UTC)[回复]
@CHih-See Hsie格式问题:
  1. 标题可以用引号(比如G小调第11号交响曲“1905年”,但我也看见用书名号和括号的版本,只要统一就行)。其它作品名使用书名号。
  2. 第x号某类型作品、x个什么作品:用阿拉伯数字。而几重奏什么的使用汉字数字。
  3. 另外,“使用乐器”一栏,“弦乐四重奏团”应为“弦乐四重奏”。那些“及”字看得怪怪的,虽然可能是个人习惯问题,我一般用“与”或者“和”
  4. 个人建议作品号简写成Op.(复数Opp.)
只是个人浅见。以上。 ——羊羊 (留言|贡献|维猫报|古典音乐专题) 2021年3月6日 (六) 15:22 (UTC)[回复]
@羊羊32521感谢建议!我根据您的建议做了一些修改,另外解释几个想法:
  1. (表格部分的)标题使用书名号或引号的问题我是这么想的:如标题本身带有编号的性质,则不加符号,其内部若含有描述性称呼则以引号表现,如C大调第7号交响曲“列宁格勒”;如标题是描述性的,则带书名号,如《森林之歌》;如本身没有标题,其通行称呼由后人总结,则带引号,如“对人民委员的誓言”。实际上我并不清楚哪些标题是肖氏自取的,哪些则是后人加的,主要的判断依据是看英维中用的是斜体还是引号。
  2. 关于数字问题,如数字含于斜体或引号之内又或者指向特定音乐体裁,则用汉字,如《两首克雷洛夫寓言》;如数字表示的仅为数量或编号,则用阿拉伯数字,如米哈伊尔·格林卡主题的11首变奏曲。
  3. 列表部分则尽量不加书名号或引号,但涉及他人作品(如电影)时加书名号等。-Chih-See Hsie 2021年3月6日 (六) 16:51 (UTC)[回复]
两个问题:是“诗四首”更好还是“四首诗”更好,用“诗”还是“诗歌”?-Chih-See Hsie 2021年3月6日 (六) 17:08 (UTC)[回复]
20世纪40年代左右有一首《联合国进行曲》的曲调借用了肖氏作品第33号 Counterplan 配乐主题曲的旋律,这首曲子在中国(大陆)常被称为“相逢之歌”。查看条目中所列肖氏的 Op. 33,其中提到有一首 We Meet This Morning 被列为 Op. 33b,我想这可能就是“相逢之歌”,若如是则要改翻译,但是又没有太多证据。-Chih-See Hsie可以在“参数设置”的‘小工具’中勾选自动为翻译页面添加 Translated Page 选项 2021年3月14日 (日) 01:5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