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李惟義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台灣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灣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灣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有關李惟義在乙未戰爭前的官職[编辑]

依據《臺灣通史》卷三十六列傳八所載,李惟義在乙未戰爭前擔任「副將」(從二品);另外依據《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八第二冊〉第三章所載的清朝武官名錄中,並無李惟義在台擔任「提督」(從一品)或「總兵」(正二品)的記綠。事實上,當時台灣最高武職即為「台灣鎮總兵」(劉永福為最後一任),並無「提督」之職。

依據條目中引用的軍機處檔摺件,第一句寫道:「提督銜記名簡放總兵花翎留南遇缺前先補用副將李惟義」。其中「提督銜」是虛銜而非實職,就好像「榮譽博士」一樣,只能看不能用;「記名簡放總兵花翎」意即已申報昇等派任總兵且可先行頂戴該職級之花翎,但實質上仍在等待派任;「留南遇缺前先補用」即明白指出此一狀態。所以真正的官職仍然是「副將」李惟義。

《臺灣通史》不愧被視之為正史,下筆較為嚴謹,故僅稱李惟義為「副將」;有些文獻稱其為「總兵」,並不合適,應改為「記名總兵」;至於稱其為「提督」者,大概是不懂「加銜」的意義罷了。Kolyma (留言) 2009年10月24日 (六) 13:40 (UTC)-Kolyma (留言) 2009年10月25日 (日) 07:56 (UTC)[回复]

(此處原有文字,已被原作者刪除)-Kolyma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00:00 (UTC)[回复]
「湖南長沙府寧鄉縣人」是依據條目中所引用的軍機處檔摺件,依例應為籍貫,如果籍貫或出生地不在該處,敬請提出證據。謝謝!-Kolyma (留言) 2009年10月25日 (日) 08:43 (UTC)[回复]

(此處原有文字,已被原作者刪除)-Kolyma (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08:00 (UTC)[回复]

(:)回應--在沒有提出可供查證的資料前,請勿擅改有來源的內容。-Kolyma (留言) 2009年10月26日 (一) 14:24 (UTC)[回复]
(:)回應--清國政府曾善意隱瞞部份歷史。Common (留言) 2009年11月1日 (日) 08:41 (UTC)[回复]
(:)回應--是不是有台灣 湖南 各娶一大房阿?? 匪夷所思TR333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8:07 (UTC)[回复]
(&)建議:做學問要講究證據,建議閣下設法找出有力證據,任意揣測於事無補。-Kolyma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23:59 (UTC)[回复]
(:)回應-- 等待那位永遠沒有聲音的大人物回應囉TR333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10:48 (UTC)[回复]
(:)回應-- 根據報載,李惟義(即李秀禮)所屬的澗窩李氏無法與廣東省長樂李氏接譜。請親愛的祖國之熱心學者,嘗試著與湖南長沙府寧鄉縣李氏接譜。Popoweelg (留言) 2011年2月15日 (二) 06:40 (UTC)[回复]
(:)回應--禁封扭曲歷史,只是加大他們李家的反彈力道而已。—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8.170.12.105對話貢獻)加入。

中國國民黨2012年選舉傷害很大。—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8.170.10.9對話貢獻)加入。

(:)回應--曾經犯下某種錯誤,獲曾國藩原諒,改籍湖南,重生。Hohobig (留言) 2011年2月25日 (五) 23:29 (UTC)[回复]
(:)回應-- 1864年8月7日後 李秀成頂替李惟義。Coling1234留言2015年12月27日 (日) 08:5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