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油小路事件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關尊王攘夷[编辑]

以這個條目的時代背景狀況來說,在這個條目不應該使用尊王攘夷這句代表,而是應該說伊東甲子太郎是個效忠天皇的倒幕派思想者,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設計要暗殺親慕派的近藤勇。請寫這些歷史條目的人多了解一下日本歷史時代背景以及使用的語句之分別,一點點差誤就會讓人誤解。--by--阿佳真的很囉唆! 23:18 2007年3月5日 (UTC)

再簡單說明,沒有歷史明言伊東甲子太郎是個倒幕派份子,但是他的作為全部屬於倒幕派的地下工作者,現代來說就是「間諜」或是「邊緣人」。在日本維基的相關條目將這號人物列在倒幕派之中,如果要請求來源可能會有些麻煩。不過不少歷史學者確實是將他當作倒幕派份子看待。請想要編寫這條目者也參考這裡,不要只是翻譯日本條目,因為日本條目有時候也會存在某些錯誤。--by--阿佳真的很囉唆! 23:28 2007年3月5日 (UTC)

據大多我的參考文獻, 伊東甲子太郎是勤皇思想, 是因為大政奉還的進展才成為倒幕派而在慶應三年11月設計要暗殺近藤勇. Seven 23:40 2007年3月5日 (UTC)
您說的沒錯,所以您說他不是倒幕派是正確的,事實上很多文獻都有說他是尊皇派所以才參加倒幕活動的人物。不過,當代除了皇室所派出來的浪人以外,其他所謂的倒幕派份子不是尊皇派就是攘夷派,其實根本也沒有所謂的正式組織,要說有那也是以藩來說,個人立場都是觀念跟思想而已,所以就算說伊東甲子太郎算是倒幕份子也並不能算是錯誤。甚至還有人士認為其實近藤勇也有倒幕思想?畢竟當時新選組本來就相當於幕府的親衛隊,就算有人是倒幕派份子也應該不會有人說,所以才對他們主要立場不能確定而已 ,是否屬於倒幕還是以藩為主吧。--by--阿佳真的很囉唆! 06:58 2007年3月6日 (UTC)
我是說, 伊東死時算是"倒幕份子"(原本不是. 他是在受命成為孝明天皇的御陵衛士後轉為倒幕.)
PS. By the way, "尊王攘夷", "尊皇" "攘夷"是3個政治哲學. (或者該說, "尊皇" "攘夷"是思想, "尊王攘夷"是運動.) Seven 12:45 2007年3月6日 (UTC)
前一段沒意見,正常歷史紀錄就是那樣。不過尊皇跟攘夷在當時確實有這些派系,也能說是由思想衍生出來的派系,就像後來的維新派一樣,而尊王攘夷的運動就是後來的倒幕活動,最終結果是大政奉還。--by--阿佳真的很囉唆! 13:40 2007年3月6日 (UTC)
我同意. (我的意思正是如此.) 我只是說 "尊皇", "攘夷"2派系加起來不等於"尊王攘夷"1派. Seven 14:20 2007年3月6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