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莫維勒洞穴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 世上唯一一個完全依賴化能合成的生態系統存在於羅馬尼亞哪一個洞穴內?
    莫維勒洞穴条目由Jacklamf1d14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Jacklamf1d14讨论 | 貢獻),属于“cave”类型,提名于2021年2月1日 18:31 (UTC)。
    1. 這個洞穴最特別之處「是世上唯一一個完全依賴化能合成的生態系」目前使用的是大眾媒體為來源,建議使用學術來源,即最早研究此洞窟,認定其為化學自營洞窟的研究([1]第91頁),如果閣下有興趣,也可以參考這篇研究的內容繼續擴充,例如洞穴中硫化氫的起源、物種的演化過程等,這個條目英文版的質量不怎麼樣,但應有寫至優良條目的潛力。
    2. 發現一個細節:最初對這個洞穴的研究(上個連結)認為洞穴中的蜈蚣是Cryptops anomalans,直到去年才有人將其劃為新種Cryptops speleorex[2],可以加入條目中。
    3. 條目中那三個學名都沒有辦法在可靠來源中找到中文名,那就保持學名別翻了吧,雖然閣下用拉丁文辭典翻譯是有道理的,但生物學名的翻譯是高度專業的工作,如果現有學術論文、書籍中找不到,維基百科不應該自創譯名。如果是我來寫,我會寫成:莫維勒洞穴中有一蠍蝽屬英语Nepa (insect)物種Nepa anophthalma是世上唯一已知的穴居性水蠍。另外有一種盲蜈蚣英语Cryptops棲息於此洞穴中,最初被鑑定為Cryptops anomalans,2020年有科學家因形態與分子差異將其劃為新種Cryptops speleorex。--Wiki SL-CoV🦠 2021年2月1日 (一) 20:04 (UTC)[回复]
    • 逐點回應,真的沒想到能在維基寫條目的生涯中釣出靖天子君這大佬,還要給出如此專業的建議,實在太感謝了。
      1. 已加上來源,但暫時沒有意願繼續擴充,一來自己不擅長生物學和洞穴學這兩大領域,會寫莫維勒洞穴只是因為看到立場的報導,心血來潮才會翻,二來雖然最近多了點時間,但長遠來說還是偏向將重心放在待建條目上,但若靖天子君有意將此拙作擴充成GA,那本小姐絕對會在評選時投下支持票的。
      2. 已補充,順便已為Cryptops anomalans加上中譯,但就如下所說,不喜可刪。
      3. 已擴充和保留拉丁文學名,但暫且還是加上中譯學名的括號,畢竟一些科屬名是有已知的譯名的,留下來可以方便加上綠連,而且也能讓讀者更好看懂這是什麼物種。但如果靖天子君認為不可取的話,那麼本小姐會盡速刪除。最後再次感謝靖天子君的建議,幫大忙了。--Mısaka Mikoto 悼自由 2021年2月1日 (一) 21:58 (UTC)[回复]
      • 感謝修改,閣下客氣了!還有一些建議:1.洞穴中已知69種物種,來源中沒有看到這個數字,而是說有46種無脊椎動物。追查之下,英文版原本的數字是48,但去年6月被一位IP用戶改成69,這個IP只有兩筆編輯,另一個是[3],感覺是單純來亂的人。參考最新論文(2020那篇),現在應該是共有51種無脊椎動物(不能直接說物種是因為還有許多微生物,沒人統計過有幾種),其中35種為特有種。2.剛發現,2020年那篇論文,其實條目中本來就有使用了,現在來源8與11是一樣的,可以合併。3.生態最後一句,建議改寫為:雖然研究人員發現莫維勒洞穴在550萬年前已有生物存在,但各物種遷入的時間可能不同,例如有以mtDNA分子鐘的研究結果顯示洞穴內特有種Heleobia dobrogica(可譯作「多瑙河湖泊螺」)和洞穴外同屬物種分家的時間約在200多萬年前,與歐洲冰河期開始的時間約略吻合,因此該物種的形成可能與其祖先在冰期初期遷入相對溫暖的洞穴中有關。--Wiki SL-CoV🦠 2021年2月2日 (二) 00:01 (UTC)[回复]
    • (+)支持——金色黎明留言2021年2月2日 (二) 01:28 (UTC)[回复]
    • (+)支持:符合标准。--西安兵马俑主义好!🇺🇸🇨🇭🇱🇮🔞 创建的条目 2021年2月2日 (二) 10:53 (UTC)[回复]
    • (+)支持:--ICOCAで行こか?/なんでやねん! 2021年2月2日 (二) 11:27 (UTC)[回复]
    • (+)支持--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1年2月2日 (二) 14:19 (UTC)[回复]
    • (+)支持--Bfyhdch留言2021年2月2日 (二) 17:08 (UTC)[回复]
    • (&)建議:修改「莫維勒洞穴內的食物鏈完全基於甲烷和硫氧化菌形式的化能合成作用,其中的生物會進而放出諸如真菌或其他細菌等養分。化能合成作用會令洞穴壁以及湖泊和池塘的表面形成微生物席,」→ 「在莫維勒洞穴內,甲烷氧化菌和硫氧化菌是食物鏈的最底層生物,他們靠化能合成維生,同時也釋出諸如真菌或其他細菌所需的養分。這些菌類會在洞穴壁以及湖泊和池塘的表面形成微生物席,」-- Lonicear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0:1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