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谢尔盖·科库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乌克兰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乌克兰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乌克兰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军事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军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军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建議更名:“塞爾希·科庫林”→“谢尔希·科库林”[编辑]

塞爾希·科庫林” → “谢尔希·科库林”:@PoisonHK阁下以统一乌克兰名为由移动至现名。我想请问塞尔希这个名字有何权威出处?莫说塞尔希,谢尔希也未见得有权威来源。既然如此,建议先到先得,又或者如果大家讨论出一个统一名字才来移动。--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4月27日 (六) 18:19 (UTC)[回复]

請見塞爾希伊夫卡 (消歧義)。--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4月27日 (六) 20:27 (UTC)[回复]
@PoisonHK您可以参见该讨论页超级核潜艇的留言,作为人名时其实“谢尔盖”会是更好的译名(考虑到会被指责“不尊重乌语译名”我就不提移至这个版本了)。既然乌语人名“谢尔希”和“塞尔希”同为无可靠来源译名,因此我反对以“统一译名”为由修改译名,除非您能够提供具体出处。
附:Google搜索“谢尔希·科库林”确实有人使用(虽然不是什么正经来源且有受维基影响之嫌疑);而“塞尔希·科库林”则完全无人使用--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4月28日 (日) 06:24 (UTC)[回复]
(-)強烈反对:那地名是先有人名才有地名吧…--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4月28日 (日) 09:50 (UTC)[回复]
@微肿头龙单从来源上来讲应为“谢尔盖”。--The3moboi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7:57 (UTC)[回复]
(-)強烈反对:“谢尔希”这种乌名俄译应该彻底清除。“先到先得”原则只是适合区域用词,不适合这种原创译名的情况。固然有来源把乌克兰语名Сергій译为“谢尔盖”,但个人认为这跟原语读音相差太大,可以不采用。同意PoisonHK的看法,“塞尔希”虽然没有作为人名的直接来源,但有作为地名的间接来源,因此不属于原创。另外Микола我现在也倾向译为“米科拉”。--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12:31 (UTC)[回复]
對@TuhansiaVuoria的看法和補充十分同意!關於“Микола”我也同意譯爲“米科拉”。--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5月4日 (六) 12:34 (UTC)[回复]
@TuhansiaVuoria“间接来源”是维基百科允许的吗?我不是很清楚。如果答案是“是”,那就可以撤回请求。如果答案是“不是”,那就采取先到先得(因为二者均为自创译名)或者移动到“谢尔盖”(有来源,因为至今中国依旧使用谢尔盖)。顺便提一下,依据“间接来源”原则,所有的“奥历山大”都应该移动至“亚历山大”,因为Oleksandr在中国依旧叫“亚历山大”(港台的不清楚),而一众地名Oleksandrivka也译作“亚历山德里夫卡”。
另外,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大陆坚持使用俄式译名,而港台使用乌语译名,那将俄式译名移动到乌语译名可否视作繁简/地区词破坏?--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13:47 (UTC)[回复]
@TuhansiaVuoria微腫頭龍通知兩位@The3moboi將@微肿头龙的請求從“塞爾希·科庫林” 改成「谢尔盖·科库林」,另外想提醒@The3moboi請不要在該提議者未同意前篡改其請求,以免混亂。--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5月4日 (六) 15:56 (UTC)[回复]
感谢通知。我并不反对使用谢尔盖、谢尔希或塞尔希,唯后两者我希望在有权威来源前采取先到先得原则。但若实在有争议那干脆移动到俄版译名吧。当然我也不赞同The3moboi阁下贸然修改请求,或至少在讨论页通知一声吧。--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16:10 (UTC)[回复]
我觉得您对“先到先得”原则以及简繁/地区词破坏理解有偏差,请去查看维基的方针和指引去了解一下。我觉得这两个方针都不适用于现在讨论的内容。另外,没有证明表明大陆坚持使用俄式译名。《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很多情况下是根据乌语发音来翻译的。--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17:52 (UTC)[回复]
同意,《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的確在很多情況下是根據烏語發音來翻譯。大陸也不是所有機構像新華社這些“媒體”堅持采用俄式譯名。--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5月4日 (六) 19:33 (UTC)[回复]
@TuhansiaVuoriaPoisonHK我相信我的理解不存在太大的偏差,先到先得不光适用于地区词,更适用于纯粹的别名(没有使用程度差别的)。塞尔希和谢尔希属后者情况,都是没有来源的纯粹别名。如果间接来源也算的话那塞尔希绝对会是更好的选择,不过我在上面提到的间接来源问题好像没有得到回答。
据我目前观察,大陆依旧主要使用“谢尔盖”、“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等“俄式译名”。所以我只能假定大陆在译名的选择上依旧偏向俄语;而港台的译名则比较不稳定,且大概率比大陆更尊重乌语;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移动条目至乌语译名就会触碰到地区词问题了(这条目不属于这情况)。至于您提的大词典,我相信您也一定能察觉到俄语的痕迹吧。
而且我也就是提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我并没有说移动至乌语译名就一定属于破坏,我就是在这把疑问一并提了,省得日后到处开讨论。至于其它非官方媒体,那就是处于放飞自我的状态,译名一个比一个离谱;而且毕竟新华社等官媒的权威性摆在那边,你无法忽视它们。--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01:45 (UTC)[回复]
當然不算破壞,照這個邏輯那將烏克蘭地名用俄語翻是不是破壞w--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5月5日 (日) 02:04 (UTC)[回复]
我提出的属于地区词破坏(也不一定,只是有可能),请问你提出的情况属于哪一种破坏?提出疑问也要有理据的好吗。--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02:07 (UTC)[回复]
(~)補充:亞歷山德里夫卡和塞爾希伊夫卡的來源都來自同一人,周定國。--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5月4日 (六) 15:59 (UTC)[回复]
@羅放抄送條目創建者。--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5月4日 (六) 16:26 (UTC)[回复]
我是一向反对超级核潜艇等人的乌名俄译的。使用俄语发音翻译其他语言的名称毫无道理,而且人名尤其应该以名从主人为主。--罗放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12:46 (UTC)[回复]
我觉得这个不用再讨论了。“谢尔希”为不符合音译规则的原创译名,自然要让位于符合音译规则的“塞尔希”。至于是否要移至“谢尔盖”,请移步下个章节讨论。--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09:45 (UTC)[回复]
支持移步至下方讨论,不过目前没有官方的乌语译音表,“不符合音译规则”又从何而谈。请不要直接拿根据经验总结的地名译音表来套用在人名。--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09:56 (UTC)[回复]
所谓的译音表并不是“音译规则”的全部(事实上译名辞典中的译名很多是跟译音表用字不同的,译音表只是一个兜底的工具)。没有所谓的官方乌语译音表,并不表明大陆没有相关的音译规则。事实上音译规则散见于各种翻译理论的书籍、译名辞典、官方的译名例子等。--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10:04 (UTC)[回复]

建議更名:“塞爾希·科庫林”→“谢尔盖·科库林”[编辑]

塞爾希·科庫林” → “谢尔盖·科库林”:The3moboi的提议。@The3moboi:如其他用户指出的,更改别人的发言是不对的。如果不留意的话,别人会以为我反对的对象是别的。请以后注意。您可以像我这样提出另外的移动请求。抄送:@Ericliu1912。--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17:46 (UTC)[回复]

如我上面说过的,“谢尔盖”虽为《世界人名大辞典》中的译名,但事实上大陆的媒体中也有使用“塞尔希”的,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的报道环球网的报道。也有新华社的报道译为“塞尔希伊”。而维基中的这个Wikipedia:譯名規範草案里指出:“音譯時,遵照本民族的發音,而不是一切都從照英語的發音”。虽然这个只是草案,但我想有很多维基人还是支持的。综合起见,我觉得在中文维基中,除非另有直接来源,乌克兰人名Сергій可以译为“塞尔希”。--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09:54 (UTC)[回复]
(+)支持移动至谢尔盖。不是我要抬杠,上方说大陆媒体有用塞尔希,可也有大陆媒体用谢尔希的啊,比如新华网的[1],环球网的[2]。既然那么多争议那干脆直接移到《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推荐的谢尔盖吧。--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10:15 (UTC)[回复]
正因为有争议我们才在这里讨论嘛。我不是说“谢尔盖”的理由不成立。可是译名的原则上是有按照原语读音来翻译的(即翻译理论中的名从主人原则,这个不是维基中的名从主人原则,所以请不要来抬杠)。这就是为什么有一部分维基编辑者这两年来一直在乌克兰译名中坚持的立场,这也是一个正当的理由。--万水千山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10:38 (UTC)[回复]
我也支持名从主人,但也要适当地考虑到约定俗成的情况。比如英语名John约定俗成作“约翰”而不是更贴近源语言发音的“卓恩”。不知道谢尔盖能不能属于这样的情况(即约定俗成通过俄语翻译)。坐等其他用户发表评论。--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5日 (日) 11:02 (UTC)[回复]
你俄语的这个名字翻译可以视为约定俗成,但不是俄语的名字,发音完全不同,并不应该照此办理。外文中有相近来源但出现在不同语言的名字太多了,难不成还要全都依俄语为主?--罗放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12:48 (UTC)[回复]
想請問羅放君是不是不能編輯這個條目?--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5月19日 (日) 13:25 (UTC)[回复]
对,他是不能编辑有关俄乌的条目。但我想参与讨论应该还是可以的。@PoisonHK--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13:28 (UTC)[回复]
作爲條目原創不能編輯我也替羅放君深表同情啊...--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5月19日 (日) 13:30 (UTC)[回复]
诚如上边微肿头龙兄所言,中国大陆对俄白乌人物的译名还是比较统一的,比如乌克兰前总理谢尔盖·阿尔布佐夫、白俄罗斯前总理谢尔盖·林格,也收录到新华社的资料库里了。统一都译成谢尔盖,不因为俄语Сергей 乌克兰语Сергій 白俄罗斯语Сяргей 的细微差别而差别翻译。三国的人名我想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而且常用的就那么多。--超级核潜艇留言2024年5月6日 (一) 04:33 (UTC)[回复]
本人已将“塞尔希·科库林”移动至“谢尔盖·科库林”。理由:《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新华社历史资料库均将乌克兰人名Serhiy翻译作“谢尔盖”(明确标注了“乌克”)。并且没有可靠来源说明“塞尔希”可以用于乌克兰人名。从同源地名“塞尔希伊夫卡”推敲出人名也可译作“塞尔希”的做法我不认为是正确的做法。有一份联合国文件提及此人是俄裔(见此搜索结果)。文件里用的也是“谢尔盖·科库林”。--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08:19 (UTC)[回复]
人名译名名从主人是大原则。祖上是什么裔并不影响这一点。--罗放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12:49 (UTC)[回复]
他是什么族裔确实不影响译名的使用,他的俄裔身份只是加强了谢尔盖的合理性,因为上述提到的两大权威来源都把乌克兰人名Serhiy翻译作谢尔盖,即便他是乌裔也可以使用谢尔盖。名从主人也不能背离了权威来源和常用名原则。如果阁下不满现在的名字可以提出,我帮阁下挂上移动请求。@罗放--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13:3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