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emplate:Infobox Unicode block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lockname}}}
文档图示 模板文档[查看] [编辑] [历史] [清除缓存]


使用[编辑]

這個模板用在與Unicode區段相關的頁面。

參數[编辑]

{{Infobox Unicode block

<!-- 一般參數 -->
|style      = 設置信息框的整體形式
|blockname  = 當頁面名稱不是Unicode區段的名稱時
|rangestart = 區段的開始碼點(不會有U+的記號)
|rangeend   = 區段的結束碼點
|script1    = 主要文種(Primary Unicode script)
|script2-5  = 次要文種(Secondary Unicode scripts)
|alphabets  = 區段中多數字母的文字文種
|symbols    = 區段中的符號集(通常在「alphabets」已被定義時不會使用)

<!-- 字符 -->
|assigned   = 强制覆蓋計算得出的字符數量
如果 rangestart 和 rangeend 已被定義,則無需使用
|controls   = 控制和格式字符數量(control or format characters)
|nonchar    = 非字符數量(non-characters)
|deprecated = 已棄用字符數量(deprecated characters)

<!-- 版本 -->
|1_0_0      = 在1.0.0版本中的字符數
|1_0_1      = 在1.0.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_1        = 在1.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2_0        = 在2.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2_1        = 在2.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3_0        = 在3.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3_1        = 在3.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3_2        = 在3.2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4_0        = 在4.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4_1        = 在4.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5_0        = 在5.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5_1        = 在5.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5_2        = 在5.2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6_0        = 在6.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6_1        = 在6.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6_2        = 在6.2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6_3        = 在6.3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7_0        = 在7.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8_0        = 在8.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9_0        = 在9.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0_0       = 在10.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1_0       = 在11.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2_0       = 在12.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2_1       = 在12.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3_0       = 在13.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4_0       = 在14.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5_0       = 在15.0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15_1       = 在15.1版本中新增的字符數
|sources    = 區段的來源標準
|note       = 注釋與參考來源
}}

參數格式:

Rangestart 可接受的數值格式包括 xxx0 和 xxxx0,“x” 是十六進制數。
Rangeend 可接受的數值格式包括 xxxF、xxxf、xxxxF 和 xxxxf,“x” 是十六進制數。
ScriptN 可接受的值可見ISO 15924文字代碼與Unicode資料。相關的文字文種可以在後面加入相關文字文種的鏈接。
Versions:
1_0_0 .. 14_0
相關版本所加入的字符數量,且只是該版本所加入的字符數量而已,不是纍計數量。如果設置 version = 0 將會導致該版本在模板中的歷史錯誤顯示。
Versions:
1_0_1 & 1_1
1_0_11_12_0 可以設成負數以計算所刪除的字符數量。Unicode 1.1 版爲了與 ISO 10646 合倂,導致部分字符被刪除。Unicode 2.0 版將諺文字母從舊區段移動至目前的區段,而空置區段稍後被用來定義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A。2.0 版之後的版本因爲 Unicode 的设计原则之一 Stability (穩定)而不再允許刪減字符,因此 2.0 版本之後不再接受負數數量。

舉例[编辑]

測試區段
範圍U+0300..U+037F
(128個碼位)
平面基本多文種平面BMP
文字楔形文字
應用蘇美語
阿卡德語
西臺語
符號系列計算法符號
已分配37個碼位
5個控制或格式
未分配85個保留碼位
6個非字符
3個廢棄碼位
來源標準ISCII
統一碼版本歷史
1.0.043 (+43)
1.130 (-13)
6.233 (+3)
7.037 (+4)
註釋:這並不是代碼點範圍U+0300..U+037F的正確描述,僅用於文檔信息。
{{Infobox Unicode block
|blockname  = Test
|rangestart = 0300
|rangeend   = 037f
|script1    = [[楔形文字]]
|symbols    = 計算法符號
|alphabets  = 蘇美語<br />阿卡德語<br />西臺語
|1_0_0      = 43
|1_1        = -13
|6_2        = 3
|7_0        = 4
|controls   = 5
|nonchar    = 6
|deprecated = 3
|sources    = [[ISCII]]
|note       = 這並不是代碼點範圍U+0300–U+037F的正確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