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星辰之叹/Sandbox/6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范阳卢氏[编辑]

渤海封氏[编辑]

封彦明系[编辑]

封彦明为封劝七代孙

封道瑜系[编辑]

封道瑜为封孝纂五代孙

封景系[编辑]

封柔六世祖为封释,则封景四世祖为封释

封之秉系[编辑]

封之秉八世祖为封岌,则封仲灵五世祖为封释

  • 《魏書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 魏書卷八十五  列傳文苑第七十三

北齊書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 『北史』卷24 列传第12
  • 元和姓纂·卷一·134-150
  •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右唐故銀青光祿大夫、行大理少卿、渤海縣開國子封禎墓誌,秘書少監會稽賀知章撰。禎字全禎,渤海蓨人。高祖軌,字叔度,好學通經義,為一代大儒,官終濟州刺史。《魏書》有傳。曾祖詢,字景文,史稱窺涉經史,清素自持,官尚書左丞、濟南郡太守,歷官皆見才具。《北史》附軌傳後。祖嗣道,隨尚書憲部郎。父子都,唐楚丘、館陶四縣令。禎起家永年尉,歷官大理評事、彭州司兵、并州錄事參軍。遷大理丞,志曰“時有恩倖之臣,寵狎宮掖,履霜冰至,將圖不軌。公案以直繩,處之嚴憲,犯顏固執,于再于三。尋而北軍袒左,乘輿反正,褒公忠壯,錫以殊章。加公朝散大夫,遷本寺正”云云。此封禎一生大節,考武后朝季年史實,恩倖之臣疑指張易之、昌宗輩。蓋以事涉宮闈,未易詳言。誌云“今上剪除兇悖之夕,擢授御史中丞……窮盡回邪,寬而不縱”, 當指先天二年玄宗誅太平公主,肅清公主餘黨而言。一年,遷刑部侍郎。拜襄州都督、按察山南道使,加銀青光祿大夫。累遷澤、括、常三州刺史,入為大理少卿。賜勳上柱國、封渤海縣子。暮年優游林下,“願追松子之遊,請稅棠陰之駕”,上優禮之。年八十二卒,開元九年歲杪塟蓨縣故里。時賀知章官秘書少監,兩《唐書》失載。知章今存詩十九首,《全唐文》錄其文二篇,得此可少補文集散佚之憾。有書名,草書《孝經》傳世,《龍瑞宮記》磨崖楷書,樸拙近北碑,不知何人所書。誌不載書者名氏,楷書近褚河南,未敢遽定為知章書。後此文二十二年,天寶二年,知章以年老上表,請入道歸鄉里。詔特許之,賜鑑湖一曲。或亦效封禎之所為乎?其得盡天年亦相似。

右唐故試太常寺協律郎封隨墓誌,侄彥卿撰,侄特卿書。隨字柔立,渤海人。曾祖無待,官刑戶二部郎中,見《唐御史臺精舍題名》,今日本國猶藏其所注《心經》一種。祖希奭,延王掾。父亮,杭州刺史贈吏部尚書,新舊《唐書•封敖傳》作諒。按誌,隨為亮之長子,考新書《宰相世系表》,僅載敖、貢二子,當據誌補。誌言其舉進士,相國李紳“序而送之,大誇於朝寮”,其能文可知。未幾丁父憂,服除,復以母多病隨侍左右,故終身未得大用云云。彥卿、特卿之名,附見《舊唐書•封敖傳》後,云:“子彥卿、望卿,從子特卿,皆進士及第,咸通後,歷位清顯。”特卿為封貢子,見《世系表》。誌作於咸通二年,彥卿署孤子,不言爵,當在其父敖服中。特卿署其爵為將仕郎守秘書省正字,清矣,顯則未也。彥卿輩得第頗艱,新書《選舉誌》:武宗初,德裕嘗論公卿子弟艱於科舉,云:“鄭肅、封敖子弟皆有才,不敢應舉。”至宣宗大中元年二月丁酉,禮部侍郎魏扶奏:“臣今年所放進士三十三人,其封彥卿……等三人,實有詞藝,為時所稱,皆以父兄見居重位,不令中選。”詔令……考覆,敕曰:“彥卿等所試文字,並合度程,可放及第。”可謂大器晚成者。彥卿官至中書舍人,咸通十三年坐于琮案貶潮州司户。 其二 右唐渤海封氏廿七娘墓誌,無撰書者名氏。據文末“元兄殿中侍御史望卿銜悲記述”云云,可知為封望卿所撰。廿七娘,右僕射贈司徒封敖女,字鉅鹿魏緄,未成禮而卒。據誌,敖有子十人,《世系表》已載望卿、彥卿、挺卿、舜卿、煦卿,於誌又得翰卿、茂卿、冠卿、穉卿,可補史闕。據本傳,敖為文屬辭贍敏,不為奇澀,語切而理勝,初受知李德裕,然“不持士範,人重其才而輕其所為,德裕不能大用之。德裕罷相,敖亦罷內職。”宣宗大中初年,牛李卒,方得重用云。望卿之死,《太平廣記》卷一四四引《玉泉子》云:唐封望卿,僕射敖之子。杜邠公悰鎮岐下,自省中請為判官。其所常居室壁,有筆灑墨蹟者。望卿一日忽以指爪盡掐去之,其色如喪。洎侍兒或問其故,望卿默不應。無何病甚,謂侍兒曰:“記吾前日以指爪掐墨蹟否?吾其時惡之,不能語汝。每點乃一鬼字。”數日而卒。其事甚奇。考杜悰再任鳳翔節度使為咸通四年,廿七娘卒於同年十二月,以“夭謝之年本姓不利”未即葬,即以次年葬論,望卿時為殿中侍御史,亦與筆記所言不盡相合。望卿弟舜卿,仕後梁至禮部侍郎,亦可鄙也。 敖今存文二十八篇,詩二首。望卿、彥卿之文,今於此二誌見之,其語切而理勝得乃父真傳。特卿之書亦大佳。三子歷位清顯,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