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User:Ante Chin/沙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易经
易经(印本)
名称易经
别名周易
国家中国
文字文言文
内容
篇数上下共二篇
卦数六十四
爻辞三百八十四
注者王弼朱熹等数百人
儒家經典
五經
九經



儀禮/周禮
春秋
禮記
春秋左氏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七經 十二經
論語
孝經
尔雅
十三经
孟子

易经》是中国漢族最古老的文獻之一[1],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始;一般说上古三大奇书包括《黄帝內经》、《易经》、《山海经》,但它们成书都较晚。《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來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現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演譯自然運行的內在特徵與規律,解讀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易经》最初用於占卜和預報天氣,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經濟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武术等各方面,是一部無所不包的巨著。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十三經中未經秦始皇焚書之害,它是最早哲學書。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绍到西方。

《易》原有三種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2],《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一般所称《易經》即源於《周易》发展而來。不过1993年湖北江陵荆州镇(现荆州市郢城镇)出土的王家台秦简《易占》与辑本《归藏》相符,被认为《归藏》古文再现。[來源請求]

《易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一部分是传。经包括卦、卦辞、爻辞,是殷周之际的作品[3]。传包括《彖辞》、《象辞》、《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篇,其中《彖辞》、《象辞》、《系辞》各分上下,统共十篇,旧称《十翼》,也可称为《易传》。传是解释经的作品。

名字的由來

[编辑]
「易」字
  • 「易」字有幾種解釋:
    1. 易,蜥易(变色龙)象形。[4]
    2. 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 日月為易,象徵陰陽。取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4. 日出為易。陳鼓應認為這個意思,也是「」的本義。
    5. 易是占卜之名。
    6. 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7. 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消陰長的相互變化。如一般的太極圖所顯示的一樣。
    8. 『易』即是「」的運行,恆常的真理卻也不斷更新變化,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仍有內在規律,恆常的道不變。
    9. 日升而天明,日落而天黯。明而接黯,黯而續明。終而复始,無始無終。一如生死。一如成敗。一如興亡。合明,生,成,興之類為陽。總黯,死,敗,亡之屬為陰。陰陽相生相剋,萬事周而复始,是謂易。繫辭傳云,生生之謂易。生生者,不絕也。
    10. 简易,简约。
    11. 不易,不变,变化是现象,不变是规律。
  • 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句話總括了易的三種意思:「簡易」、「變易」和「恆常不變」。即是說宇宙的事物存在狀能的是:
    1. 順乎自然的,表現出易和簡兩種性質;[註 1]
    2. 時時在變易之中;
    3. 又保持一種恆常。
  • 如《詩經》所說「日就月將」或「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是「不易」。
「周」字
  • 《周易》一名的「周」字有幾種不同的解釋:
    1. 「周」,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
    2. 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中國陝西省岐山縣(古稱西岐,西周發祥地)地名,是周朝的代稱。
「經」字
  • 《易經》的「經」字是指經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如同前文所說,「經」是後來為了尊稱這些書,而加上的稱呼,原來《五經》只稱為《易》、《詩》、《書》、《禮》、《春秋》。[來源請求]

用法

[编辑]

汉书·艺文志》所载的“术数”中,第四种是“蓍龟”。指龟甲,用龟甲占,这种方法叫“卜”。指蓍草,用这种草占,叫做“筮”。《易经》本来是为筮用的[3]。用蓍草占得某一卦某一爻后,查《易经》,看其卦象,卜定凶吉。

后来,有些人即使不卜卦,也会引用卜辞和爻辞的话,加以引申发挥,作为自己论述的依据。《左传》中记载,在晋国和楚国的战争中,晋国的将领不服命令,擅自渡河追击楚军,知庄子说:“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5]”。意思是,出兵以纪律为主,如果部队不遵守纪律,会带来很大的灾祸。在这段记载中,知庄子并没有占卜,而是直接引用师卦的爻辞。

《系辞传》中写道,“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意思是,君子什么时候行动,就占个卜预知凶吉;在没有行动的时候,就仔细体会《易经》的卦象以及卦中爻辞的意思,这样就可“吉无不利”。这表明《易经》不仅仅是一个占卜的书,也可作为一本道德教训的书。

孔子荀子都常引用《易经》中的卦和爻辞,并将其引申发挥。比如,《论语·子路》中写道: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6]。 其中,“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恒卦九三爻的爻辞,孔子以此引证人必须有恒心,又说“不占而已矣”,意为不必占卜就可以引用这一爻作为教训。荀子引用易经的例子可见于《荀子·非相篇》和《荀子·大略篇》。

三易

[编辑]

三易」是指中國古籍記載的三種占卜方法,包括《連山》、《歸藏》及《周易》(易经)。共通性都是由八個经卦、八個经卦兩兩重叠的六十四個别卦组成[7]。其中《連山》、《歸藏》失傳已久,現存三易的內容以《周易》(易经)为主。不過1993年湖北江陵荊州鎮(現荊州市郢城鎮)出土的王家台秦簡《易占》與輯本《歸藏》相符,被認為《歸藏》古文再現。

傳統歷史的說法

[编辑]

《周易》(易經)

[编辑]

周易》或稱《易經》,在幾種較早期的文獻中(例如《論語》、《莊子》、《左傳》等)稱之為《易》。

「周易」之名最早見於《周禮》(原稱《周官》,約成書在戰國時代)。

周易的成書時間歷來颇多爭論。傳說遠古的伏羲創八卦、夏禹將其擴充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記載在《連山》一書,《連山》以「艮」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記載在《歸藏》一書,以「」為第一卦。

依據司馬遷史記》的記「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後人因此認為《周易》是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時候確立,是周文王奠定了《周易》以「」為第一卦,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卦象的解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則被認為是「爻辭」(每一爻的解釋)的創立者。卦辭和爻辭的內容不單影響周朝的歷史,也影響到「詩經」的文學風格。

《周易》起源相當早,相傳「文王拘而演周易」,所以坊間認為西周初年由文王所著,因此較春秋時代的哲學著作(老子和孔子的論語)為早。

《十翼》(易傳)

[编辑]

廣義的《易》包括《周易》和《易傳》。由於《周易》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内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因此孔子撰寫了《十翼》,又稱為《易傳》,以解讀《周易》。現今學者多認為《周易》七卷書中最早的《易傳》是戰國時代的作品。

根據《史记》,春秋時期孔子對《周易》有所闡述與解釋,參與了〈彖傳〉(上下兩篇)、〈象傳〉(上下兩篇)、〈繫辭傳〉(上下兩篇)、〈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等篇章的編輯[8]。共有十篇,稱為「十翼」。

到了漢武帝以後,「十翼」被稱為《易傳》,並被列為《易經》的一部分。

《易傳》為孔子所作,但也有學者認為是集體創作。宋代歐陽修提出《易傳》不是同一人所作。清初學者惠棟说:“栋四世咸通汉学,以汉犹近古,去圣未远故也。《诗》、《礼》毛、郑,《公羊》何休,传注具存;《尚书》、《左传》,伪孔氏全采马、王,杜元凯根本贾、服;唯《周易》一经,汉学全非。”[9]。當代的學者認為《易傳》裏面的篇章最早出現於中国戰國時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漢年代所著。

近代考古研究

[编辑]
《易经》複刻本

在近五十年,出現了新的《易經》歷史研究,西方和中國的學者根據商、周朝的占卜用的獸骨和龜甲上的甲骨文青銅器上的鐘鼎文以及其他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長沙西漢馬王堆出土了將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紀的《易經》、《道德經》和其他書籍,是現存《易經》的最早版本,並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孔子所著的〈繫辭傳〉上、下,但並不包括《十翼》其他的部分。

當代的學者懷疑周文王、孔子並非《易經》的全部作者,部分學者更認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學者比較過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易經》和周朝的鐘鼎文之後,認為《周易》不是周文王一人所著,最可能的成書日期應是西周後期,大約公元前九世紀末。現時一般認為《易經》是集體創作,《周易》的起源並非任何一個傳說或歷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時期占筮用的文字編纂而成。

《周易》註本書目

[编辑]

有關周易及其研究的善本書目如下:

流傳與學派

[编辑]

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时,李斯將《周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幸免。之後各個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漢代京房鄭玄魏晋時代的王弼唐代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邵雍程頤朱熹等等。

宋代興起了易圖的研究,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圖、後天八卦圖、太極圖(含陰陽魚的圓形圖案)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後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添加進去的。

歷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两個學派:義理派象數派。義理派強調從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象數派注重從八卦所象徵的物象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亦有人認為義理派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

明朝末年,《易經》被傳教士翻譯並傳播到西方。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莱布尼茨漢學大師布維(Joachim Bouvet,漢名白晉,1662年-1732年)的介紹、更將《易經》以二進制解釋。現在無論中國大陸台灣和西方各國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經》。

根據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一書,自從《京氏易傳》出現後,受朱熹、惠棟,以及《四庫總目提要》的推波助瀾,均認為此書及其條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書以沈延國論點加以延伸,確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日语十二消息卦所統領的六十卦反復配六十鐘律,八宮卦、納甲、納音則是由荀爽虞翻干寶等另一非京氏易學流派演變而來[11],從《京氏易傳》出現後,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爻卦結構

[编辑]

[编辑]

易經的內容以「卦」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層組成,每一層稱為「」(ㄧㄠˊ/yáo)。每一爻以一條長的橫線「—」代表陽,稱為「陽爻」;或以兩條斷開的橫線「--」代表陰,稱為「陰爻」。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陰、陽配搭,形成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

爻(陰爻、陽爻)的示意圖

[编辑]

六爻可以分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每一部分稱為一個單卦。六個「爻」以不同的陰、陽配搭,形成多種不同的組合。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為之「下卦」或「內卦」。

組合

[编辑]

後人以「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六十四卦」來解釋的卦的構成。

  1. 無極
  2. 太極:(☯)代表一,傳統的太極圖代表了陰陽互補;
  3. 兩儀:一分為二,分開了陰和陽,即是兩儀;
  4. 四象:二分為四,即是四象:太陽、少陽、少陰、太陰;
  5. 八卦:四分為八,即是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6. 六十四卦:兩個八卦相疊,即成八八六十四卦。
伏羲八卦次序圖
八卦
八卦
四象 太陰 少陽 少陰 太陽
両儀
太極
朱熹『周易本義』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
六十四卦 小過 未濟 大過 噬嗑 无妄 明夷 既濟 家人 同人 中孚 歸妹 大畜 小畜 大壯 大有
三十二
十六
八卦
四象 太陰 少陽 少陰 太陽
両儀
太極

六十四卦

[编辑]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排列方位圖表
表中卦象符號旁括號的是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卦象演化序號,符號下方的是周易後天六十四卦《易經》卦象序號
(地)
(山)
(水)
(風)
(雷)
(火)
(泽)
(天)
← 上卦
↓ 下卦
(1)
2. 為地
(2)
23. 山地
(3)
8. 水地
(4)
20. 風地
(5)
16. 雷地
(6)
35. 火地
(7)
45. 泽地
(8)
12. 天地
(地)
(9)
15. 地山
(10)
52. 為山
(11)
39. 水山
(12)
53. 風山
(13)
62. 雷山小過
(14)
56. 火山
(15)
31. 泽山
(16)
33. 天山
(山)
(17)
7. 地水
(18)
4. 山水
(19)
29. 為水
(20)
59. 風水
(21)
40. 雷水
(22)
64. 火水未濟
(23)
47. 泽水
(24)
6. 天水
(水)
(25)
46. 地風
(26)
18. 山風
(27)
48. 水風
(28)
57. 為風
(29)
32. 雷風
(30)
50. 火風
(31)
28. 泽風大過
(32)
44. 天風
(風)
(33)
24. 地雷
(34)
27. 山雷
(35)
3. 水雷
(36)
42. 風雷
(37)
51. 為雷
(38)
21. 火雷噬嗑
(39)
17. 泽雷
(40)
25. 天雷无妄
(雷)
(41)
36. 地火明夷
(42)
22. 山火
(43)
63. 水火既濟
(44)
37. 風火家人
(45)
55. 雷火
(46)
30. 為火
(47)
49. 泽火
(48)
13. 天火同人
(火)
(49)
19. 地泽
(50)
41. 山泽
(51)
60. 水泽
(52)
61. 風泽中孚
(53)
54. 雷泽歸妹
(54)
38. 火泽
(55)
58. 為泽
(56)
10. 天泽
(泽)
(57)
11. 地天
(58)
26. 山天大畜
(59)
5. 水天
(60)
9. 風天小畜
(61)
34. 雷天大壯
(62)
14. 火天大有
(63)
43. 泽天
(64)
1. 為天
(天)
周易後天六十四卦
上經三十卦
01. 乾  ䷀ 02. 坤  ䷁ 03. 屯  ䷂ 04. 蒙  ䷃ 05. 需  ䷄ 06. 訟  ䷅
07. 師  ䷆ 08. 比  ䷇ 09. 小畜 ䷈ 10. 履  ䷉ 11. 泰  ䷊ 12. 否  ䷋
13. 同人 ䷌ 14. 大有 ䷍ 15. 謙  ䷎ 16. 豫  ䷏ 17. 隨  ䷐ 18. 蠱  ䷑
19. 臨  ䷒ 20. 觀  ䷓ 21. 噬嗑 ䷔ 22. 賁  ䷕ 23. 剝  ䷖ 24. 復  ䷗
25. 无妄 ䷘ 26. 大畜 ䷙ 27. 頤  ䷚ 28. 大過 ䷛ 29. 坎  ䷜ 30. 離  ䷝
下經三十四卦
31. 咸  ䷞ 32. 恆  ䷟ 33. 遯  ䷠ 34. 大壯 ䷡ 35. 晉  ䷢ 36. 明夷 ䷣
37. 家人 ䷤ 38. 睽  ䷥ 39. 蹇  ䷦ 40. 解  ䷧ 41. 損  ䷨ 42. 益  ䷩
43. 夬  ䷪ 44. 姤  ䷫ 45. 萃  ䷬ 46. 升  ䷭ 47. 困  ䷮ 48. 井  ䷯
49. 革  ䷰ 50. 鼎  ䷱ 51. 震  ䷲ 52. 艮  ䷳ 53. 漸  ䷴ 54. 歸妹 ䷵
55. 豐  ䷶ 56. 旅  ䷷ 57. 巽  ䷸ 58. 兌  ䷹ 59. 渙  ䷺ 60. 節  ䷻
61. 中孚 ䷼ 62. 小過 ䷽ 63. 既濟 ䷾ 64. 未濟 ䷿

易數與二元運算(二進制)

[编辑]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1701年莱布尼茨得自白晋的圖文,時為清康熙四十年)
圖中最下方的數字串,分別為其上方 1~7數值的「二進位數值」 (圖中數值與卦象並不相符)

17世紀末,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在法國傳教士白晉的介紹之下,得到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認為與他所創的二元運算(二進制)相符合,贊揚備至。後來演進成布爾代數[12]

莱布尼茨以二進制解讀易經的六十四卦。莱布尼茨在《致德雷蒙信》中指出,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图形,恰恰与他在二十多年前发明的二进制计数法相类似:阴爻-- 可以用0表示,阳爻—可以用1表示。

莱布尼茨又说以0和1二数可以表示万物,一如易经中阴爻--,阳爻—生生不息,滋生万物。[註 2]

莱布尼茨还进一步附会八卦表示上帝七日创造世界,坤 000:为天地洪荒,万物皆空;第一日:艮 001 为上帝造天,第二日:坎 010 为天地同在……第七日:乾 111乃万物具备,是为安息日1

中国有广为流传的观点认为现代计算机二进制来自于中国的八卦,但这早已被证明是一个传说。对这一错误,郭书春在《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一书461页指出:“中国有所谓《周易》创造了二进制的说法,至于莱布尼茨受《周易》八卦的影响创造二进制并用于计算机的传说,更是广为流传。事实是,莱布尼兹先发明了二进制,后来才看到传教士带回的宋代学者重新编排的《周易》八卦,并发现八卦可以用他的二进制来解释。”因此,并不是莱布尼茨看到阴阳八卦才发明二进制。梁宗巨著《数学历史典故》一书14~18页对这一历史公案有更加详尽考察,想进一步了解者可参考。[13]

Unicode

[编辑]
易經六十四卦符號
Yijing Hexagram Symbols[1]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4DCx
U+4DDx
U+4DEx
U+4DFx ䷿
註釋
1.^ 依據 Unicode 15.0

參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參看《周易‧繫辭傳‧上》把「易」的性質歸屬於「」,把「簡」的性質歸屬於「」。
  2. ^ 莱布尼茨所讲以0和1二数表示万物,与易经六十四卦并无关系。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上海)讲座:周易的智慧
  2. ^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3. ^ 3.0 3.1 冯友兰. 第十五章. 《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 中华书局 (中文(简体)). 
  4. ^ [1]
  5. ^ 宣公十二年. 左传. 
  6. ^ 子路. 论语. 
  7. ^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8. ^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说卦》《文言》。”
  9. ^ 《松崖文钞》卷一《上制军尹元长先生书》
  10. ^ 樓宇烈《袁宏與東晉玄學》,收入《國學研究(第一卷)》,67-92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3
  11. ^ 《四库提要》称“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康成、宋咸、干宝诸家之说,皆融会其义,自为注而自疏之。”
  12. ^ Die mathematische schriften von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vol. VII C. I. Gerhardt (ed) pp 223-227 英文翻譯
  13. ^ 数学科普:常识性谬误令人忧

来源

[编辑]
书籍
  • 周礼
  • 司馬遷:《史记
  • (美)罗特斯坦 著,李晓东 译:《心灵的标符:音乐与数学的内在生命——大美译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ISBN 978-7-206-03821-1
  • 刘大钧:《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8年,ISBN 753330053
  • 南怀瑾:《易经繫传别讲》,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6年,ISBN 7-5052-0181-6
  •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第二章《中国哲学与启明运动》,河北人民出版社,ISBN 7-202-02560-4
  • 程石泉:《易學新探》、《易辭新詮》、《易學新論》 (「程氏易學三書」)

研究書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Category:經部易類|I]] [[Category:四书五经|经4]] [[Category:十三经|I]] [[Category:易经| ]] [[Category:占卜|I]] [[Category:中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