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Baomi/沙盒/新疆货币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疆货币史是指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带流通使用货币的历史。新疆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货币是西汉早期的半两钱。五铢钱作为从西汉至隋朝中原地区的主流货币在新疆各地均有出土,新莽钱币也有发现。汉代时期,于阗国曾制作流通以希腊打压法制作的汉佉二体钱。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国曾铸造普通五铢钱、“龟兹五铢钱”和“龟兹小铜钱”。 [1]

汉代至隋代[编辑]

五铢钱[编辑]

五铢钱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铸造流通了七百多年,期间曾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新疆地区。历朝虽都有铸造五铢钱,但各个时期的五铢钱在重量和形制上并不一致。汉武帝废半两行五铢后,五铢钱开始陆续传入西域。特别是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后,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五铢钱大量进入西域,成为新疆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促进了中原与新疆的经济贸易往来[2]

20世纪初,斯坦因在和田发现大量五铢钱,其中仅在约特干遗址便发现了470枚。1958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以西的哈拉墩遗址发现大量汉代五铢钱。1970年代,在和田县买力克阿瓦提遗址一次便出土了45公斤汉代五铢钱。1970年代,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公社征集的一批中原古钱币,被认为来自不远处的石城子遗址,石城子是汉代疏勒城的遗址,而这批古钱也被认为是汉代疏勒城汉兵屯田将士的遗物,其中包括西汉五铢钱10枚、东汉五铢钱2枚、北朝减轮五铢钱4枚,以及一些半两钱和新莽钱币。1999年,和田地区墨玉县英也尔乡发现的一处重达13.5公斤的钱币窖藏中,也主要以五铢钱为主,包括曹魏五铢和蜀五铢等。2012年7月中旬,库车县萨克萨克街道棚户区改造工程在挖掘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古钱币窖藏遗址,古钱币用麻绳栓牵,封装在一个长75厘米、宽40厘米、深30厘米左右的陶罐里,经清点后共发现铜钱1.4万枚,主要有五铢钱、剪边五铢钱、龟兹无文小铜钱、货泉、大泉五十、龟兹小五铢等,年代则主要在西汉至两晋时期[3]。2016年,新疆文物研究所在若羌县罗布泊楼兰古遗址采集到30余枚汉晋时期的五铢钱和剪轮五铢钱等铜钱[2]

三国直至唐代早期,五铢钱都一直在西域各地使用[2]。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地钱币流入新疆较少,除普通和剪轮五铢钱外,有常平五铢等钱币的发现。新疆本地则出现了仿中原五铢铸造的本地五铢钱[4]:8。1959年,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在喀什地区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红铜质地的五铢钱,而且该遗址还出土了五铢钱陶范坩埚等铸钱工具,钱范有大小两种[2][4]:16。这表明至少在公元5世纪前后,新疆当地已开始自行铸造五铢钱[2]

其他中原钱币[编辑]

西汉半两钱在楼兰木垒奇台等地均有出土[4]:4。据考证,西汉早期的半两钱便是新疆地区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钱币[2]。1980年前后,侯灿等考古学者在楼兰遗址及附近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140枚中国古铜钱和1枚贵霜帝国铜币,中国古钱中有汉初榆荚半两钱1枚[5]

新莽钱币“货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当政,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发行了一些列的新钱币,史称新莽钱币,其中货泉大泉五十等币种在新疆地区曾有出土发现。1914年,斯坦因曾在楼兰遗址发现货泉钱币[6]。除货泉外,楼兰遗址还曾发现小泉直一大泉五十等新莽钱币[4]:4-5。1970年代在奇台县收集的被认为是汉代疏勒城屯田将士遗物的中原钱币中有大泉五十和货泉等新莽钱币。2015年出土的库车县窖藏遗址中也有货泉和大泉五十的发现[2]

汉佉二体钱[编辑]

汉朝时期,西域都护府治下的西域古国于阗曾制作流通一种被称为“汉佉二体钱”或“和阗马钱”[a]的铜币,该铜币制作流通于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至3世纪上半叶,以希腊打压法制作,圆形无孔,钱文包括汉文钱量和佉卢文国王名,带有马或骆驼的图案,形制上分为大小两种[4]:14。汉佉二体钱是新疆地区已知的最早的自铸钱币[7]。和田马钱在形制与贵霜王朝货币的非常相似,贵霜货币的钱文为希腊文和佉卢文,和田马钱则将原本的希腊文替换成了汉文[8]

龟兹五铢与小铜钱[编辑]

背龟兹文的龟兹五铢钱

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国不仅曾铸造普通五铢钱,还曾铸造“龟兹五铢钱”和“龟兹小铜钱”。龟兹五铢钱或称“汉龟二体钱”,质地以红铜为主,但也有黄铜质地的,钱文包括汉文和龟兹文两种文字,形制上包括大小两种[2][4]:17。龟兹小铜钱则是一种没有钱文的小铜钱,均为红铜材质,形制薄小,正面和背面均没有文字或花纹,内外均无郭,中间的穿孔较大,钱肉则相应的比较窄。龟兹小铜钱大约流通于公元5-8世纪,除龟兹外,在于阗国也有流通[4]:20。龟兹国在与其他地区经贸往来时仍使用普通五铢钱,本国国内则同时流通龟兹五铢和小铜钱,这不仅体现了龟兹国繁盛的经济,也体现了新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在当时呈现的多元一体的时代特征[2][4]:17

1991年出版的《新疆钱币》一书中称龟兹五铢钱在新疆地区已发现1万多枚[4]:17,而1980年在轮台古城拉依苏烽燧遗址就曾发现200余枚汉龟二体钱。2015年,库车县窖藏遗址发现的铜钱中也包括有大量的龟兹小铜钱和龟兹小五铢钱[2]

唐与五代时期[编辑]

中原钱币[编辑]

开元通宝钱

唐朝强盛时期,在西域极大地扩张了领土,并先后设立多个都护府都督府,如在天山南北分别建立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大量唐朝钱币流入西域。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唐朝钱币在新疆各地均有出土[4]:8。五代时期后周发行的周元通宝在奇台等地曾有出土[4]:9

安西自铸钱币[编辑]

大历元宝钱

除从中原流入外,安西都护府还曾在今库车一带铸造发行“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年号钱和“元”字钱、“中”字钱。唐代宗大历年间,吐蕃入侵西域,河西陇右被吐蕃占据,安西与中原的道路被阻隔,为解决军供需要,安西都护府仿照开元通宝样式铸造“大历元宝”钱,铸造比较粗率,均为红铜材质。建中二年,安西得知唐朝改元建中,随之改铸“建中通宝”钱,制作粗劣,形体轻薄,而且钱币的大小也不固定[9]:478,481。元字钱和中字钱分别是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的省笔版本[9]:482-483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元字钱、中字钱在新疆多伴随出土,且都集中在库车及其周边地区,中原地区偶有发现也均为从新疆流入。1992年,曾在库车一次性发掘出土3千多枚大历元宝钱[9]:478

金银币[编辑]

北史·高昌传》称高昌“赋税则计田亩输银钱,无者输麻布”,经研究高昌用来缴纳赋税的银钱是波斯萨珊王朝银币。萨珊银币通过丝绸之路商贸进入西域,并曾作为国际贸易货币在西域各地通用,《隋书·食货志》记载“河西诸郡, 或用西域金银钱,而官不禁”。我国已有大量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出土,可以作为佐证。出土的一些吐鲁番文书也证明麴氏高昌国曾以波斯银币为通用货币,如阿斯塔那170号墓出土的《高昌章和十三年孝姿随葬衣物疏》记载有“故金钱百枚,故银钱百枚”指的便是东罗马金币和波斯萨珊银币[10]

高昌吉利[编辑]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高昌吉利钱币

麴氏高昌国曾铸造发行“高昌吉利”钱,该钱币为圆形方孔钱,钱文为“高昌吉利”四字隶书旋读[b],钱体厚重,制作精良,传世极少,非常罕见。高昌吉利钱最早见著于清代《泉宝录》,《古泉汇考》等泉谱中也有收录,曾被认为是元朝钱币。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金银器与钱币窖藏中发现一枚高昌吉利,直径2.6厘米,厚0.4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有一枚“高昌吉利”铜钱,重量12.3克,直径27毫米[11]

西域货币[编辑]

康国拂呼缦时期的硬币,约650-675年

昭武九姓各国曾仿照开元通宝形制铸造汉粟二体钱,汉粟二体钱因正面铸有“开元通宝”汉字钱文,背面为粟特文而得名,也是一种圆形方孔铜钱[7]

宋代[编辑]

中原钱币[编辑]

北宋的钱币在天山南北有普遍的发现,反应了新疆和中原地区频繁的商贸往来[4]:10。如阿图什曾出土景德元宝天圣元宝皇宋通宝熙宁元宝政和通宝等北宋钱币[4]:10-11

金朝的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泰和通宝等钱币在木垒奇台博乐等地有出土[4]:10

黑汗朝钱币[编辑]

[12]

蒙古西征至准噶尔灭亡[编辑]

元明货币[编辑]

吐鲁番等地曾有元代中统元宝交钞和元朝铜线出土[4]:12。明朝钱币则主要发现于新疆东部地区[4]:12

准噶尔普尔[编辑]

准噶尔汉国普尔钱

准噶尔汗国兼并叶尔羌汗国后,由于天山南路西四城,也就是喀什噶尔和田叶尔羌英吉沙四城的商品经济发达,参照原叶尔羌汗国钱币铸造发行准噶尔普尔钱。准噶尔普尔为红铜制造,钱文为准噶尔汗王的名字和打铸地的地名。重量从一钱四分到二钱四分均有,多在两钱左右。每五十枚折合一腾格,但各地也有稍作变化的[13]

清朝与民国[编辑]

新疆各局位置

红钱[编辑]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统一新疆。次年(1760年)在叶尔羌设立叶尔羌铸钱局铸造乾隆通宝[7]。叶尔羌当地不产铜,当时设铸钱局主要是为了收缴并销毁原准噶尔汗国铸行的普尔钱。与内地的制钱黄铜铸造,每文重一钱二分不同,准噶尔普尔钱为红铜铸造,每文重二钱。在定边将军兆惠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七月给乾隆皇帝的一份奏折中,提出了两种改铸方案,一是比照内地制钱重量改铸,二是按原普尔钱重量,钱文改为一面铸“乾隆通宝”汉字,一面铸“叶尔羌”清文及回字,并制作呈报了钱样[14][15]。后经乾隆皇帝钦定,钱币式样定为采用内地各省通用的圆形方孔的制钱式样,正面用汉字铸“乾隆通宝”四字,背面用满文及回字标注地名叶尔羌字样。每枚重二钱,用“提净红铜”制成,不搀杂铅锡,色泽红润,习惯称之为“红钱”,但当地民众则仍称之为“普尔”或“雅尔马克”(意为铜币[16]),计数单位方面,一枚称一或一普尔,五十普尔称一“腾格”[15]。叶尔羌铸钱局的开铸标志着150多年历史的新疆红钱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其后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阿克苏伊犁乌什库车喀什噶尔迪化等铸钱局,其中除了地处北疆的伊犁宝伊局和迪化宝迪局铸造制钱外,其他钱局均铸造红钱[15][17]

制钱[编辑]

乾隆年间清军在伊犁驻守开始,伊犁一直是新疆的政治、经济中心。最初,清军与当地牧民交易时,常常受钱币缺乏的困扰。乾隆三十六年,舒赫德调任伊犁将军。他曾担任过阿克苏参赞大臣,对阿克苏乌什设局铸钱甚为熟悉,调任伊犁后便开始筹划在伊犁设局铸钱。但因伊犁当时未发现铜矿,宝伊局并未及时开设[18]。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政府按伊犁将军伊勒图的建议开设宝伊局铸造铜钱,结束了北疆长期没有铸币基地的历史[19]。宝伊局所用铜料除在当地巴彦岱开挖之外,主要靠南疆各地调拨[20]:60。宝伊局所铸造钱币与内地各局所铸钱币等价流通,但含铜量更高一些,内地制钱材质为“铜六铅[c]四”的黄铜,呈黄色,而宝伊局制钱为“铜七铅[d]三”的青铜,稍显灰涩,为暗红色。由于果子沟天堑的阻挡,道路难行,宝伊局铸币用的材料多经夏特古道南疆输入伊犁[19]

银元与铜元[编辑]

省币[编辑]

俄国货币[编辑]

鄂木斯克临时全俄罗斯政府发行的卢布纸币

俄国卢布从1860年代开始流入中国,在新疆主要流通于伊犁和塔城,主要有俄罗斯帝国国家银行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банк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发行的罗曼诺夫老帖、俄羅斯臨時政府发行的克伦斯基新帖、临时全俄罗斯政府发行的鄂木斯克债券等,其中鄂木斯克债券因大额债券多呈黄绿色在新疆也被称为“牛舌头”[21][22]

1871年,俄罗斯帝国侵占伊犁,将伊犁地区并入俄国七河州,并建署驻军,随之大量俄国货币输入伊犁以控制当地经济。包括宝伊局此前发行的制钱在内的各类货币,以及市面上的金银被沙俄收购运回俄国销毁,伊犁被强行纳入俄国货币体系。直至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23]:237的十年间,俄国卢布实际已经成为伊犁的通用货币。收回伊犁后,清朝官员认为骤然废止卢布弊大于利,默许了卢布在市场上的流通。新疆政府发行的各类本土纸币因发行准备金不足,兑换不畅不断贬值,造成币制紊乱。新疆建省前,阿古柏等叛军将大量清朝货币熔毁,但发行的自铸钱币缺不多,造成了货币短缺。新疆建省后,大量商人随军入关贸易,北疆货币大量倒流内地,进一步加剧货币短缺。俄国货币在新疆市场上的流通因而不断加剧[24]

面额为1钱的俄华道胜银行金币券

1913年,俄国掌控的华俄道胜银行开始在新疆发行金币券,具体发行是由喀什、宁远和塔城的三个分行负责,并称可在其各分行兑换黄金,且在内地的北京上海天津汉口[e]亦可通用。发行之前曾由俄国驻喀什领事向中方的喀什观察使(即道台)发出照会英语Diplomatic correspondence,新疆督军杨增新当即表示反对,并呈请北洋政府大总统指令外交部俄国驻华大使交涉,以阻止金币券的发行,但金币券的发行并未收到影响,当年便发行了100万两[25]。中方在新疆发行的新疆省官票、塔城官票等以红钱银两为本位,由于滥发贬值严重,且当时全球性的黄金价格上涨,金贵银贱,金币券的信誉因而超过新疆官票,迅速在新疆货币流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新疆南北两路的城乡市镇,以及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游牧的地方,都有流通,甚至出现了“市民交易,非俄票不行”的现象。在部分地区甚至还得到了官方默许,例如在塔城“国家收入以俄币为标准”。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俄国政府于7月27日正式宣布卢布纸币不再兑现[26],同时金币券也停止兑现。1914年,金币券的发行量达500万两。受一战和货币增发的影响,俄国卢布和金币券币值暴跌,对伊犁民商的兑现要求,华俄道胜银行坚称“金币券自发行以来,每两金票向作五十卢布使用[f],从不兑现,只能以卢布兑现”[25][27]。1924年,华俄道胜银行与新疆省政府议定以每两金币券兑换新疆省票十二两五钱的比价收兑金币券,并规定由伊宁官厅代兑,共收兑金币券23688张,折合黄金5779.61两。伊犁的金币券收兑后,塔城、喀什两地分行仍拒绝收兑,后经多番交涉未果。到1928年华俄道胜银行倒闭清理结束时,新疆境内剩余未回收的金币券仍有30万至50万两[25][27]

1920年代中期,因俄国政局变迁,卢布严重贬值,逐渐在中国退出流通[21]。1933年,毛泽民进行新疆金融改革,俄国货币最终退出流通[24]

法币与关金券[编辑]

关金100元券

1942年盛世才“归顺中央”,法币关金券随之大量流入新疆,并开始与新币并行流通[28]

金圆券[编辑]

金圆券10万元

由于法币和关金券恶性膨胀,国民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1948年8月28日,金圆券运抵迪化,开始在新疆流通,包括一角、二角、一圆、五圆、十圆等面额。新疆省政府规定将金圆券与新疆省币之间比值固定为1:6000。截至1948年底,中华民国中央银行迪化分行在新疆发行金圆券总面额近两千万圆[29][30][31][32]

1949年,因为黄金准备不足、金圆券大量超发,而且国民政府在国共内战中败局已定,中华民国经济上出现严重通货膨胀,金圆券急剧贬值。中央银行迪化分行开始发行一百圆、五百圆、一千圆等面额较大的金圆券。新疆作为仍使用金圆券的国统区,社会经济已濒临崩溃[28]。而且新疆省币因与金圆券为固定比价,也随之大幅贬值,新疆省银行甚至在1949年5月发行了面额为60亿圆的新疆省币。至1949年6月初,新疆省币也已累计发行超过6亿亿圆。金圆券与省币逐渐丧失信用,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以物换物,以物找零的现象[29][30][32]。1949年8月,兰州解放在即,在兰州经商或做官的新疆人纷纷返乡,随之流入大量金圆券,在迪化和南疆各城出现抢购风潮。迪化市商会在迪化南门市场贴出公告,宣布根据工商会要求拒绝使用金圆券。数千迪化市民随即围到中央银行迪化分行,要求将金圆券兑换成银圆或黄金[28]

发行银圆票[编辑]

1949年5月,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省警备司令陶峙岳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开始在新疆七区实行币制改革,以求最大限度地稳定新疆社会经济形势[28]。此次币制改革实行银本位,发行银圆和银圆票。银圆为每圆库平七钱二分的新疆省壹圆银币,新版壹圆银币不允许携带出境。发行之初。银圆票在新疆七区与银元等值流通,承诺十足兑现。银圆票发行后,金圆券被废止,省币则按6000亿兑换1元银圆票的比价回收。币制改革切断新疆与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经济联系,阻断了金圆券的继续流入,稳定了新疆金融市场。然而受三区革命以及部分军官谋划投降解放军的影响,新疆政局出现动荡,民众纷纷将银圆票兑现为现银圆。因为兑换准备金不足,开始出现无法保证兑现的情况。包尔汉向中央银行索要为发行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上缴的五万两黄金未果,加之省政府为解决严重的财政赤字,超发大量银圆票,银圆票开始贬值,物价上涨无法抑制。1949年9月16日,银圆票与新疆省壹圆银币比值达2.3:1,到了9月21日,比值更是跌至4.2:1。截至1949年9月底,在新疆和平解放前夕,新疆省银行共发行新铸银圆40万元,银圆票434.2万圆,而比价跌倒了12:1[g][29][30][32][33][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编辑]

统一为银圆票[编辑]

1950年发行的10元新疆省银行银圆票

1949年9月底,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沙希迪先后通电易帜投共,新疆省政府改组成新疆省临时人民政府,暂时维持全省政务,听候中共中央的命令[34]。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2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以王震为书记,由于部队正在进军新疆途中,新疆分局未组建工作机构和开展工作。11月7日,王震、徐立清等人到达迪化后,新疆分局正式组建成立[35]。中国共产党党政军机关接管新疆之初,新疆全省经济已经崩溃,金融市场混乱,币制复杂,物价上涨,银圆等硬币成为主宰市场的货币。1949年12月6日,王震主持召开新疆省财经委员会首次会议,会议认为币制混乱造成是造成迪化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和新疆分局决定采取措施将新疆流通货币统一于人民币,以稳定新疆金融物价,保护各族人民利益[28]。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新疆军区成立。12月29日,驻新疆的中華民國國軍新疆警备司令部及其所属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新疆和平解放[35]

中共中央和新疆分局首先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新疆银圆票的币值。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行从兰州调运十万银圆给新疆省银行作为新疆银圆票发行准备金。新疆省银行支出黄金赴伊犁采购物资,中共中央从兰州调运大量匹布、砖茶及食糖到新疆,以增加迪化的市场供应、稳定物价。宣布迪化与全国各大城市通汇,并将银圆票对人民币的比率确定为银圆票1元合人民币500元的汇率,以促进关内物资输入新疆。同时严厉打击银圆黑市,斩断银圆票与银圆的直接联系,停止银圆票兑现。1950年1月28日,新疆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新疆省三、七区金融问题的决议》,停止发行三区期票,以银圆票1元折合三区期票1250元的固定比价收回,只收不付,限期于12月31日停止流通。银圆票自1951年1月1日起成为新疆省唯一合法货币。经新疆省人民政府决定,新疆省银行、三区商业银行、三区农业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组织大批物资从关内输入新疆用于稳定物价。银圆票兑换人民币的比价经过两次调整从1:500降低为1:350[28]

人民币[编辑]

背面为维文的第一套人民币

1951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总理令,决定在新疆省发行带维吾尔文的人民币(以下简称维文版人民币)兑回新疆省银行所发行的银圆票,具体措施包括: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951年10月1日起限期以维文版人民币收回新疆省银行所发行的银圆票,收兑比价按照现行牌价的1元新疆省银圆票兑换350元人民币;规定维文版人民币可以在全国流通,普通人民币也可以在新疆省内流通;自1951年10月1日起,新疆省境内一切计价、计账、契约等,均改为以人民币为法定货币本位,此前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均折合人民币计算清偿。1951年10月1日,维文版人民币开始在新疆省境内发行流通,面值有500元、1000元、5000元和10000元四种。同时,中共中央颁布管制金银办法,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将现金银、银圆统一收兑,禁止现金银、银圆在市面流通。1952年1月31日,银圆票收兑工作结束,新疆与全国货币制度得以统一。为了保证维文版人民币在新疆地区的流通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1951年8月6日致各区行、各省市分行库一则公函,要求内地各行处收入维文版人民币后交发行库保存不得再行付出,积攒到一定量后由总行库调交西北区行,不过邻近新疆的各行处可径自向新疆各行处直接交换[36][28]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以新币1元等于旧币10000元的比率收兑第一套人民币[37],第二套人民币带有汉、藏、蒙古、维吾尔等各民族文字,新疆真正实现与全国货币的完全统一[28]。第一套人民币于1955年5月全面停止流通,此后人民币虽多次改版,但未再次改值。目前市面主要流通的人民币版本为第五套人民币,于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38]第二套人民币除分币外的各类纸币于1999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纸分币于2007年4月1日起停止流通,硬分币仍处于流通状态,但由于物价上涨,在1990年代以后,分币就很少使用。第三套人民币已经于2000年7月1日全面停止流通[39]第四套人民币除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外的其他币种于2018年5月1日停止流通[40]

备注[编辑]

  1. ^ 和阗马钱也记作和田马钱
  2. ^ 旋读指方孔圆钱的钱文按照上右下左顺序排列
  3. ^ 此处的“铅”指“白铅”,即金属
  4. ^ 此处的“铅”指“黑铅”,即金属
  5. ^ 华俄道胜银行当时在北京、上海、天津、汉口等地均设有分行
  6. ^ 俄国从1897年开始实行金本位,规定纸币1卢布含金量为0.774234克。清朝农工商部和度支部于1908年统一度量衡制度,规定库平一两为37.301克。按上述规定,金币券与卢布含金量比率约为48.2:1
  7. ^ 一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跌至60:1[28]

参考[编辑]

  1. ^ 董庆煊. 新疆近二百年钱币图说币.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7-10. ISBN 9787228110773.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阿迪力·阿布力孜. 新疆发现的五铢钱.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民族报. 2020-03-20 [2022-07-25]. 
  3. ^ 林梅村. 龟兹王城古迹考. 西域研究. 2015, 000 (001): 48-58.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新疆錢幣》圖册編輯委員會. 新疆錢幣.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 1991-08. ISBN 7-80547-037-5. 
  5. ^ 侯灿. 楼兰考古发现的钱币. 中国钱币. 1995, (1): 41-44. 
  6. ^ 神秘的楼兰——沙漠考古. 达达文档网. 2020-08-26 [2022-07-26]. 
  7. ^ 7.0 7.1 7.2 新疆出土多语种历史钱币 昭示和谐民族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亚心网. 2012-10-23 [2022-07-26]. 
  8. ^ 戴建兵. 从希腊到中国中西合璧的和田马钱. 中外文化交流. 1997, (6). 
  9. ^ 9.0 9.1 9.2 中国钱币大辞典·魏晋南北朝隋编、唐五代十国编. 中华书局. 2003-01: 779頁 [2003]. ISBN 9787101031447 (繁体中文). 
  10. ^ 吕媛媛. 试析“高昌吉利”钱的年代及性质. 吐鲁番学研究. 2018, (1): 84-89. 
  11. ^ 高昌吉利. 中国钱币博物馆. 2015-09-22 [2022-07-31]. 
  12. ^ 蒋其祥. 新疆黑汗朝钱币.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0-11. ISBN 9787228013661. 
  13. ^ 钱伯泉. 准噶尔汗国的普尔钱研究. 西部蒙古论坛. 2011, (2): 7–18. 
  14. ^ 《清实录高宗朝》卷五九三.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庚午.兆惠于奏折原文“回部钱文,应行改铸。查回钱俱红铜鼓铸,计重二钱,一面铸准噶尔台吉之名,一面铸回字。因所产铜少,每以新钱一文,易旧钱二文,销毁更铸。今虽未便全收改铸,现有铸炮铜七千余斤,请先铸钱五十余万文,换回旧钱另铸。或照内地制钱,每一文重一钱二分,或即照回钱体质,一面铸乾隆通宝汉字,一面铸叶尔羌清文及回字,并呈样请旨酌定。”
  15. ^ 15.0 15.1 15.2 王永生. 清代叶尔羌局及其铸钱研究——清代新疆铸钱局研究之二. 中国钱币. 2009, (4): 3–11. 
  16. ^ 蔡杰华. 新疆钱币博物馆馆藏珍品介绍. 金融博览. 2013, (3): 66–68. 
  17. ^ 杜坚毅、顾佩玉 编著. 新疆红钱大全图说. 中华书局. 1996-03. ISBN 9787101015300. 
  18. ^ 风雨沧桑宝伊局 走过百年铸币路. 2013-01-09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1). 
  19. ^ 19.0 19.1 清代伊犁的铸币局:宝伊局. 中国集币在线-伊犁日报. 2012-06-21 [2016-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0). 
  20. ^ 杜坚毅; 顾佩玉. 新疆红钱大全图说. 中华书局. 1996-03. ISBN 9787101015300. 
  21. ^ 21.0 21.1 王学文; 张新知. "羌帖":危害白山黑水五十载. 俄罗斯研究. 2003, (3): 78–83. 
  22. ^ 张新知. 关于鄂木斯克债券在我国发行情况的研究. 中国钱币. 2011, (1): 31–35. 
  23. ^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插图重校 第6版. 北京: 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2013-08. ISBN 978-7-5100-4955-2. 
  24. ^ 24.0 24.1 沈建刚. 清末民初新疆流通俄币述略. 新疆地方志. 2014, (4): 47-51. 
  25. ^ 25.0 25.1 25.2 乔传义. 沙俄华俄道胜银行在我国发行的金币券. 商业研究. 2008, (7): 148–150. 
  26. ^ 裴然. 战争和革命对20世纪初俄国货币体系的影响. 西伯利亚研究. 2010, (37(2)): 91–95. 
  27. ^ 27.0 27.1 郝宏展; 岳海峰; 王文博. 华俄道胜银行在新疆行径初探. 黑龙江史志. 2013, (9): 114+116.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刘月华. 和平解放前后新疆货币的统一. 昆仑网. 2020-11-06 [2022-07-27]. 
  29. ^ 29.0 29.1 29.2 黄志刚. 丝绸之路货币研究.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262–264. ISBN 9787228141180. 
  30. ^ 30.0 30.1 30.2 董庆煊; 穆渊. 新疆近二百年的货币与金融.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9: 201, 228–232. ISBN 7-5631-1120-4. 
  31. ^ 蔡杰华. 新中国诞生后的新疆币制统一. 新疆金融. 2008, (05): 55–56. 
  32. ^ 32.0 32.1 32.2 王永生. 新疆银圆票考.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1): 73–76. doi:10.13568/j.cnki.issn1000-2820.2008.01.031. 
  33. ^ 黄志刚. 民国时期新疆币制改革刍议. 新疆社科论坛. 2008, (05): 94–96. 
  34. ^ 1949年档案之三十九:新疆起义(图). 中国新闻网. 中国档案资讯网. [2017-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3). 
  35. ^ 35.0 35.1 赛福鼎·艾则孜. 1955年10月1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7-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36. ^ 1951年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函”一则. 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 2019-12-15 [2022-07-27]. 
  37. ^ 省情资料库>金融库>第一卷 货币>第四类 纸币>第七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一、人民币在山东的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山东省情资料库. [201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2). 
  38. ^ 背景资料:中国已发行五套人民币 货币历史悠久. 中国新闻网. 2015年8月10日 [2015年1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8日). 
  39. ^ 揭秘人民币硬币制造、发行与回笼. 新华网. 2017-10-17 [201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7). 
  40. ^ 第四套人民币5月1日起停止流通. 中国政府网-人民银行网站. 2018-03-23 [201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0). 

Category:新疆金融 Category:新疆经济史 Category:中国货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