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Bluedecklibrary/強烈熱帶風暴布拉萬 (2000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notability|time=2017-08-29T02:12:47+00:00}}

{{NoteTA |G1=TyphoonNew |G2=TyphoonOld |G3=Weather |G4=CWBTyphoonOld |T=zh:強烈熱帶風暴布拉萬 (2000年); zh-cn:强热带风暴布拉万 (2000年); zh-hk:強烈熱帶風暴布拉萬 (2000年); zh-tw:輕度颱風布拉萬 (2000年) |1=zh:強烈熱帶風暴布拉萬; zh-cn:强热带风暴布拉万; zh-hk:強烈熱帶風暴布拉萬; zh-tw:輕度颱風布拉萬 |skin=typhoon }} {{颱風基礎資訊新 |颱風名稱 = 強烈熱帶風暴布拉萬 |外文名稱 = Severe Tropical Storm Bolaven |外文語言 = 英文 |代表圖像 = Bolaven 2000-07-29 0225Z.jpg |代表圖像名稱 = 強烈熱帶風暴布拉萬 |形成日期 = 2000年7月24日 |轉化日期 = 2000年7月31日 |消散日期 = 2000年8月2日 |十分鐘平均風速JMA = 50|JMA=knot |十分鐘平均風速CWB = 28|CWB=m/s |十分鐘平均風速HKO = 100 |十分鐘平均風速PAGASA = 95 |二分鐘平均風速 = 28|NMC=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 50|SSHS=knot |最低氣壓 = 980 |瞬間最大陣風 = 130 |財產損失 = {{TWN}}900萬新台幣(2000年) |死傷人數 = {{TWN}}1死1失蹤 |影響地區 = {{PHI}}
{{TWN}}
{{JPN}}
{{KOR}} |備註 = |颱風路徑圖 = Bolaven 2000 track.png |風季年份 = 2000 |風季位置 = 太平洋 }} 強烈熱帶風暴布拉萬({{lang-en|Severe Tropical Storm Bolaven}},國際編號:000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1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aning)為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六個被命名的風暴。「布拉萬」({{lang-lo|ບໍລະເວນ}})一名由老撾提供,是高原名稱,指老撾東南邊境與越南接壤的布拉万高原

發展過程[编辑]

7月24日UTC0時,一個熱帶低氣壓呂宋海面上生成。向方向移動,後轉東北偏東方向移動。7月25日UTC18時,該熱帶低氣壓在沖繩附近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布拉萬。7月26日橫過沖繩南部。7月26日至28日布拉萬做了一個逆時針交替的動作,並在沖繩東部海域保持熱帶風暴的強度。稍後,布拉萬移動速度減慢。7月29日UTC6時,布拉萬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UTC12時,布拉萬減弱為熱帶風暴。布拉萬進一步北移至日本鹿兒島縣大島郡瀨戶內町。7月31日UTC0時,布拉萬在南韓釜山廣域市機張郡東面減弱為熱帶低氣壓。UTC6時,布拉萬轉化為溫帶氣旋。8月2日UTC6時,完全消散。[1]

影響[编辑]

{{TWN}}[编辑]

布拉萬與其相聯的西南氣流為台灣帶來暴雨及水浸,釀成一人死亡及另兩人失蹤,農作物損失約為九百萬元新台幣。

圖片庫[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reflist}}

參見[编辑]

{{Commons category|Severe Tropical Storm Bolaven (2000)}} 同期出現的熱帶氣旋:

外部連結[编辑]

{{2000 Pacific typhoon season buttons}} {{台灣颱風}}

Category: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 Category:熱帶風暴 颱風 Category:侵臺颱風 颱風 颱風 Category:韩国风灾

  1. ^ 2000年日本氣象廳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