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It's gonna be awesome/戰南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戰南北簡言之,就是台灣南北部人互相以文字或言語戳對方地域特徵上的弱勢特徵[1]。這類的南北戰爭中,通常由北部人為攻方,南部人為守方[1]。戰南北起始於陳水扁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後至今[2]:3,南北戰爭的氛圍不但沒有消停跡象,其煙硝味反而持續在各大網路平台蔓延[1]。「古有濁水溪以南,今有天龍國當道」,戰南北成了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話題之一[1]。往往北部人的一句無心之言即能成功引戰[1]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民主進步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而其在南台灣的得票率遠高於第二名的宋楚瑜達20%,因此媒體指出「陳水扁是南部人 選出來的總統」。[2]:3陳水扁的當選,除了讓「南部」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2]:3,各種關於「台灣南北」的議題也持續在媒體發酵[2]:3

約莫同時,網路上開始出現去論戰台灣南北的差異與優劣的戰南北文,論戰的領域從飲食習慣、人群特質、政治局勢、經濟情勢、天氣、房價、物價、穿著、人口數、人口密度、早餐吃什麼、生活步調、人情冷暖、工作量、工作強度......,幾乎涵蓋所有領域[3]。戰南北文中常見網友互相稱呼對方「台北國」、「南部國」、......等讓彼此足以辨識敵我的稱謂,雙方都把一個台灣區隔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度,雙方都認為這兩個國度的使用的語言階級組成文化水平截然不同,彼此勢不兩立[2]:3。台北國的國民嘲笑南部國國民的穿衣品味、文化水平;南部國的國民則反諷台北國的國民「不曾出國」、自覺高人一等[2]:3。往往北部人的一句無心之言即能成功引戰[1]

常見的戰南北詞彙[编辑]

「一句話激怒南部人」[编辑]

諸如:

  • 「你們南部......」
  • 「你南部人喔?」
  • 「南部有住人嗎?」
  • 「南部有便利商店?」
  • 「南部人都在河邊洗衣服」
  • 「什麼!這裡有百貨公司?」
  • 「戰南北都南部人,天龍人根本不放眼裡」
  • 「北部空氣好,但南部要幫北部火力發電呦!」
  • 「南部人上網都要到大酋長家排隊很不方便」
  • 「北部人別再反串了,南部沒網路你當我不知道?」
  • 「我最討厭兩種人,一種是戰南北的人,另一種是南部人」

[1]

另有一派以南部人自居的北部鄉民反串:
  • 「本魯南部人,認輸!」
  • 「我都騎山豬上班」
  • 「不趕時間我都騎水牛」
  • 「山豬貴族騎的,一般人只能騎母豬」
  • 「請問網友哪邊的山豬飼料比較好,我家山豬最近爬坡力不太夠」
  • 「南部的大家,有推薦的井水嗎?最近家裡附近的井水水質不 ok」

[1]

南部人的反擊[编辑]

南部鄉民遇到這類引戰的挑釁詞彙時,會不甘示弱以「戰北部靠事實,戰南部靠幻想」反駁,但相較之下南部鄉親的砲火感覺溫婉許多也比較仁慈:

  • 「你天龍人」
  • 「你住天龍國喔?」
  • 「上來台北玩啊?」
  • 「你看起來不像台北人?」
  • 「只要能吃的東西就是排隊美食?」

[1]

內鬨[编辑]

除了台灣北部臺灣南部的戰爭之外,台灣北部也可能自成一格發生內戰,起因於台北市民不屑與新北市民同享台北 這個頭銜,他們認為天龍國台北市的專屬民稱,只要出了台北市就是南部,連同屬大台北都會區新北市基隆市也不例外。[1]

因此,諸如:「新北鬼父」、「新北 8+9 出產地」、「出了台北市都是南部人」、「一堆新北人愛自稱台北人」等問候語油然而生。[1]

案例[编辑]

高雄人只會去海洋音樂中心「借廁所」[编辑]

2018年十月,中國國民黨高雄市議員候選人、自稱「台北女兒+高雄媳婦」的邱于軒東森電視關鍵時刻節目說,高雄人到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只是上廁所,沒錢買票進場。[4]接著,邱于軒也提到,海音中心周圍僅有草地及公園,夏天熱的時候,民眾若是進去中心躲太陽,可能會被收取門票,因此民眾頂多進去中心借廁所、海音中心今年開幕啟用還被說長得像墳墓。[4]

文獻來源[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李恩. 戰南北鄉民梗大盤點!台灣南部人真的「騎山豬上下班」?. JUKSY 街星. 2017-03-10 [2018-11-01] (中文). 
  2. ^ 2.0 2.1 2.2 2.3 2.4 2.5 李晏甄. 指導教授:苗廷威. 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 (PDF).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國立政治大學. 2011-01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24) (中文). 
  3. ^ 馬克. 台灣南北大不同. 今周刊. 2014-03-20 [2018-11-01] (中文). 
  4. ^ 4.0 4.1 王子寧. 高雄人只會去海洋音樂中心「借廁所」?繼又老又窮後 藍議員候選人挨轟歧視. 信傳媒. 2018-10-31 [2018-11-01] (中文). 

外部連結[编辑]

[[Category:台灣經濟]] [[Category:台灣社會]] [[Category:臺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