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Johnson.Xia/阳关林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敦煌市阳关林场成立于1963年,原是一家全民所有制林场[1]。林场距敦煌市区70公里,西北与库姆塔格沙漠相连,东南与阳关镇龙勒村接壤[2]。2006年,林场改制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并将葡萄园地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全部承包给林场职工[1]。敦煌、阳关两处绿洲的总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而阳关林场是阳关绿洲的一小部分[1]。林场目前有农户227户687人[2]

据调查组表示,阳关林场经营管理区域大致可分为西南和东北两大片,西南片区面积为1.33万亩,包括林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葡萄园地和部分未成林造林地,以及道路、水域、建设用地等林场生产生活用地,其中各个用地的面积分别是防护林6979亩,葡萄园地3704亩,水浇地19亩,果园4706亩[3]。1997年,林场经营面积为2.5万余亩,其中防护林1.4万亩,经济林1794亩,经济林包括葡萄1434亩[4]。2000年,阳关林场总经营面积为2.57万亩,其中防护林面积约6500亩,园地3270亩(包括约3000亩的葡萄园地),其他用地约15900亩(包括生活用地和未利用地等)[1]。2005年,林场有经营面积2.57万亩,其中防护林1.33万亩,葡萄园3283亩,其他用地9117万亩[4]

在2004年开展的国家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中,林业部门认定阳关林场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为5500亩。9年后的国家公益林落界(意即取消认定)工作中,因林场内国家重点公益林树龄多在50年左右,自然老化枯死严重,按照《甘肃省林地落界实施细则》(2012年)的标准,有5500亩林地不符合国家级公益林界定标准。经原甘肃省林业厅组织专家现场勘查后,这片林地被转为地方公益林管理,不再享受国家公益林补偿。近几年,阳关林场培育了一片灌木林,其中一部分已达到成林标准,正在争取再补列入国家级公益林。2018年以来,林场在林木更新改造中,将部分老化枯死的新疆杨乔木采伐后,补种了梭梭红柳灌木树种6000多亩[2],导致乔木林地面积减少,灌木面积增加;2007年至2017年间,乔木面积减少1000余亩,不过林场通过加强林场道路两侧行道树改造补种,仍然建成了65公里长的乔木骨架网络 [2][1]

自1970年代以来,林场为增加收入,引进了包括葡萄在内的果树;于是,这些果树品种成为林场区域内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1]。2006年改制前,林场有3283亩葡萄园地;改制时,为安置3名下岗职工,葡萄园地增加了21亩[1]。2012年,承租林地的敦煌葡萄酒业公司通过残次林改造,新建葡萄园地400亩[1]。2013年以来,葡萄园面积再无增加[1]

2007年,阳关林场分别与敦煌市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敦煌飞天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永登碧泊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林地承包合同,将5000亩林地分别租赁给这3家企业经营,同时要求各承租企业加强林木管理维护;敦煌葡萄酒业公司承租2000亩,每年向林场上交租金4万元[2];敦煌飞天公司承租2000亩,每年上交租金0.5万元[2];永登碧泊公司承租1000亩,每年上交租金1万元 [2]。然而,根据调查组调查,承租方未严格履行林木管护责任,导致林木质量降低;于是,阳关林场于2014年至2017年间,与3家承租企业先后解除承包合同,收回飞天公司和永登碧泊公司承租的3000亩林地,以及敦煌葡萄酒业公司承租的林地1433亩。根据调查组调查,敦煌葡萄酒业公司在承租期间,即2009至2012年间,将567亩林地改造为400亩葡萄园地和167亩枣园,至今仍未归还。[1]

之前的投诉[编辑]

2016-2017年,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收到了十件关于阳关林场的投诉。

编号 投诉事由 调查情况
2016-4号 阳关林场毁林造地3800亩 经现场勘查和查阅资料,

林地和经济林面积没有发生变化,

投诉的情况不存在。

2016-13号
  1. 敦煌市林业局、国营林场、阳关镇水管所部分领导 公然违反酒泉市和敦煌市“三禁政策”[註 1], 砍伐敦煌林场防护林3800亩林地种植葡萄, 破坏敦煌“沙漠都江堰”工程, 导致周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2. 阳关防护林经营者敦煌飞天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天公司) 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反映上述问题, 却遭到10余次打击报复, 致使企业停产、几百名员工失业。
举报问题不属实。
2016-24号
  1. 敦煌市飞天生态科技生态园何姓人员 破坏阳关林场、阳关镇龙勒村、二墩村、阳关村葡萄园灌溉水源, 导致阳关林场河南1000多亩林地枯死, 生态破坏严重。
  2. 当地政府某领导包庇套取国家资金。
  1. 灌溉水源未被破坏;
  2. 飞天公司尚未实施更新造林, 也没有拿出相关计划;
  3. 暂未发现有套取国家资金的现象;
  4. 由于该案件历时时间较长,情况复杂, 还需进一步核查取证;
2016-28号 自2014年以来,

林场村民砍伐林场内的树木,

改造为耕地。

林场采伐的树木主要是残次林及林带改造,

均依法办理了采伐许可手续,

故投诉情况与事实不符。

2016-34号
  1. 敦煌市林业局、国营林场、阳关镇水管所部分领导公然违反“三禁政策”, 砍伐林场防护林3800亩林地林木种植葡萄, 导致周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2. 林业局主要领导欺骗上级调查组, 将毁坏的防护林说成残次林改造;
  3. 阳关防护林经营者飞天公司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反映上述问题却遭到10余次打击报复;
  4. 举报人向中央环保督察组反映问题却遭到恐吓威胁。
投诉情况与事实不符。
2016-43号 林场实际占地面积为8000亩,

毁林造地面积为5000亩,

与当地政府在媒体上公布结果不符。

经过现场勘察和卫星图像比对,

调查组认为投诉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

2016-45号 敦煌市调查的阳关耕地面积3283亩与事实严重不符,

仅2013年敦煌阳关林场已有5000多亩,

经过近三年来毁林造地,

农用地估计增加到8000亩。

2016年12月16日,经过现场勘察和卫星图像比对,

除敦煌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按照批复建设的

阳关沙漠森林公园改造残次林567亩外,

阳关林场在管理范围内没有发现毁林造地的现象。

2016-89号 举报人向督察组来电反映了林场被砍伐问题后,

酒泉市环保部门不但没有去查处违法主体,

反而向受害者敦煌飞天生态产业园进行现场检查

并指出许多无中生有的问题。

投诉情况与事实不符。

参考[编辑]

[1][2][3][4]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揭开“敦煌万亩防护林遭剃光式砍伐”真相. 法治日报. 2021-01-27 [2021-01-28].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敦煌市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问题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甘肃省人民政府. 2021-01-26 [2021-01-30]. 
  3. ^ 甘肃通报敦煌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调查情况. 人民日报. 2021-01-27 [2021-01-28]. 
  4. ^ 4.0 4.1 “敦煌毁林案”: 13300亩还是6000亩?有图有真相. 新华社. 2021-01-27 [2021-01-29].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