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JuneAugust/日本轻巡洋舰列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轻巡洋舰名录收录了所有大日本帝国海军于20世纪初建造的轻巡洋舰

概述[编辑]

表头内容说明
建造者 舰只的建造者的名称以及建造时的所在地
主炮 主炮数量和口径
装甲 舰体装甲的最大厚度
排水量 作战时舰只满载排水量[a]
推进器 传动轴的数量,推进系统的类型、可提供的最高航速和功率
成本 购买或者建造舰艇的费用
服役 舰只开建和结束建造的日期以及其最终结局
开建日期 开始安放龙骨、开始舰体建造的日期
下水日期 舰只下水的日期
交付日期 舰只交付使用或正式入役的日期
结局 舰只最终结局(例如沉没、拆解)

英国于1914年建成的林仙级轻巡洋舰[2]

[3]

天龙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开建日期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天龙”号  日本横须贺海军工厂[4] 4门140毫米(6英寸)50倍径舰炮[5] 64毫米(3英寸)[5] 3,500公噸(3,445長噸)[4] 3具螺旋桨,10座舰本式吕号锅炉驱动3台柯蒂斯式蒸汽轮机,33節(61公里每小時;38英里每小時),51,000匹指示馬力(38,000千瓦特)[5] 455万日元[4] 1917年5月17日[4] 1917年3月11日[4] 1919年11月20日[4][6] 1942年12月18日在新几内亚马当港附近海域被美国潜艇“大青花鱼”号击沉,1943年2月除籍[6]
“龙田”号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4] 455万日元[4] 1917年7月24日[4] 1918年5月29日[4] 1919年3月31日[4] 1944年3月13日在伊豆群岛附近水域被美国潜艇“玉筋鱼”号击沉,同年5月被除籍[6]

球磨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开建日期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球磨”号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5][7] 12座舰本式吕号锅炉驱动4台技本式蒸汽轮机[8] 1918年8月29日[7] 1919年7月14日[7] 1920年8月31日[7] 1944年1月11日在槟榔屿以北被英军“泰利霍”号潜艇击沉,同年3月10日除籍[5]
“多摩”号  日本三菱长崎船厂[5][7] 12座舰本式吕号锅炉驱动4台技本式蒸汽轮机[8] 1918年8月10日[7] 1920年2月10日[7] 1921年1月29日[7] 1944年10月25日遭美军“贾劳”号击沉,同年12月20日除籍[5]
“北上”号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5][7] 36.189節(67.022公里每小時;41.646英里每小時),97,072匹指示馬力(72,387千瓦特)[8] 1919年9月1日[7] 1920年7月3日[7] 1921年4月15日[7] 1945年7月24日在仓桥岛附近海域被美军击伤,同年11月30日除籍,1946年被拆毁[5]
“大井”号  日本川崎神户船厂[7] 布朗-寇蒂斯式蒸汽轮机[9],34.223節(63.381公里每小時;39.383英里每小時),89,490匹指示馬力(66,730千瓦特)[10] 1919年11月24日[7] 1920年7月15日[7] 1921年10月3日[7] 1944年7月19日在马尼拉以西被美军“三叶尾鱼”号潜艇击沉,同年9月10日除籍[5]
“木曾”号  日本三菱长崎船厂[7] 12座舰本式吕号锅炉驱动4台技本式蒸汽轮机[8] 1919年6月10日[7] 1920年12月14日[7] 1921年5月4日[7] 1944年11月13日在马尼拉湾内被美军攻击座沉,1945年3月20日除籍,1955年被拆解[5]

长良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开建日期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长良”号  日本川崎神户船厂[7] [11] 63毫米(2英寸)[11] 5,570公噸(5,482長噸)[9] [12]4具螺旋桨,6座大型以及4座小型舰本式吕号重油专烧锅炉、2座舰本式吕号煤油混烧锅炉驱动4台技本式蒸汽轮机,36節(67公里每小時;41英里每小時)“35節(65公里每小時;40英里每小時)”[9],90,000匹指示馬力(67,000千瓦特)[11] 1920年9月9日[7] 1921年4月25日[7] 1922年4月21日[7] 1944年8月7日在天草列岛以西海域被美军“鸣鱼”号潜艇击沉,同年10月10日除籍[13]
“五十铃”号  日本浦贺船厂[7] 1920年8月10日[7] 1921年10月29日[7] 1923年8月15日[7] 1945年4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以北被美军“牛鼻鲼”号潜艇击沉,同年6月20日除籍[13]
“名取”号  日本三菱长崎船厂[7] 1920年12月14日[7] 1922年2月16日[7] 1922年9月15日[7] 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宾萨马岛以东海域被美军“硬头鱼”号潜艇击沉,同年10月10日除籍[13]
“由良”号  日本川崎神户船厂[7] 1920年5月21日[7] 1922年2月15日[7] 1923年3月20日[7] 1942年10月25日在图拉吉岛以东被美军飞机击伤,后被随行驱逐舰击沉,同年11月25日除籍[13]
“鬼怒”号  日本川崎神户船厂[7] 4具螺旋桨,6座大型以及4座小型舰本式吕号重油专烧锅炉、2座舰本式吕号煤油混烧锅炉驱动4台布朗-寇蒂斯式蒸汽轮机,36節(67公里每小時;41英里每小時)“35節(65公里每小時;40英里每小時)”[9],90,000匹指示馬力(67,000千瓦特)[11] 1921年1月17日[7] 1922年5月29日[7] 1922年11月10日[7] 1944年10月26日在菲律宾班乃岛以北海域被美军飞机击沉,同年12月20日除籍[13]
“阿武隈”号  日本浦贺船厂[7] 4具螺旋桨,6座大型以及4座小型舰本式吕号重油专烧锅炉、2座舰本式吕号煤油混烧锅炉驱动4台技本式蒸汽轮机,36節(67公里每小時;41英里每小時)“35節(65公里每小時;40英里每小時)”[9],90,000匹指示馬力(67,000千瓦特)[11] 1921年12月8日[7] 1923年3月16日[7] 1925年5月26日[7] 1944年10月25日在菲律宾苏里高海峡被美军击伤,次日遭空袭击沉,同年11月20日除籍[13]

川内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龙骨敷设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川内”号  日本三菱长崎船厂[7][14] 64毫米(3英寸)[15] 5,595公噸(5,507長噸)[14] 4台舰本式吕号煤油混烧锅炉和8台舰本式吕号重油专烧锅炉[16],36.2節(67.0公里每小時;41.7英里每小時),97,072匹指示馬力(72,387千瓦特)[17] 1922年2月16日[7][14] 1923年10月30日[7][14] 1924年4月29日[7][14] 1943年11月2日在奥古斯塔皇后湾被美军击沉,1944年1月除籍[18]
“那珂”号  日本三菱横滨船厂[7][14] 4台舰本式吕号煤油混烧锅炉和8台舰本式吕号重油专烧锅炉[16],34.8節(64.4公里每小時;40.0英里每小時),96,229匹指示馬力(71,758千瓦特)[17] 1922年6月10日[7][14] 1925年3月24日[7][14] 1925年11月30日[7][14] 1944年2月17日在特鲁克水域被美军舰载机击沉,同年3月31日除籍[18]
“神通”号  日本川崎神户船厂[7][14] 5,595公噸(5,507長噸)[14] 1922年8月4日[7][14] 1923年12月8日[7][14] 1925年7月31日[7][14] 1943年7月13日在科隆班加拉海战被美军击沉,同年9月10日除籍[18]
“加古”号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18] 1922年2月15日[18] 1922年3月17日取消建造[18]

“夕张”号[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开建日期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夕张”号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15][19] 2座140毫米(6英寸)50倍径三年式联装舰炮(建成时)[19]“6门140毫米(6英寸)50倍径舰炮”[20] 60毫米(2.4英寸)[19] 4,377公噸(4,308長噸)[19]“3,141公噸(3,091長噸)”[21] 3具螺旋桨,6座大型以及2座小型舰本式吕号重油专烧锅炉驱动3台三菱-帕森斯式蒸汽轮机,35.5節(65.7公里每小時;40.9英里每小時)“34.786節(64.424公里每小時;40.031英里每小時)”[22],57,900匹指示馬力(43,200千瓦特)[19] 1922年6月5日[21][15] 1923年3月5日[15][21] 1923年7月31日[15][21] 1944年4月28日在帕劳群岛西南水域被美军“翻车鱼”号潜艇击沉,同年6月10日除籍[15]

最上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龙骨敷设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最上”号  日本
“三隈”号  日本
“铃谷”号  日本
“熊野”号  日本

香取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龙骨敷设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香取”号  日本三菱横滨船厂[23] 2座140毫米(6英寸)50倍径三年式联装舰炮[24] 6,300公噸(6,201長噸)[24] 2具螺旋桨,3座舰本式保号重油专烧锅炉驱动2座舰本式22号11型柴油机以及2台舰本式蒸汽轮机,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8,000匹指示馬力(6,000千瓦特)[24] 1938年8月24日[23] 1939年6月17日[23] 1940年4月20日[23] 1944年2月17日在特鲁克岛北部海域被美军击沉,同年3月31日[23]
“鹿岛”号  日本三菱横滨船厂[23] 1938年10月6日[23] 1939年9月25日[23] 1940年5月31日[23] 1945年10月5日除籍,1947年被拆毁[23]
“香椎”号  日本三菱横滨船厂[23] 1940年5月30日[23] 1941年2月14日[23] 1941年7月15日[23] 1945年1月12日在印度归仁湾海域遭美军击沉,同年3月20日除籍[23]
“橿原”号  日本三菱横滨船厂[23] 1941年8月23日[23] 1941年11月6日停工并拆解[23]

阿贺野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龙骨敷设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阿贺野”号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25] 3座150毫米(6英寸)50倍径四一式联装舰炮[26] 60毫米(2.4英寸)[26] 8,388公噸(8,256長噸)[26] 4具螺旋桨,6座舰本式吕号重油专烧锅炉驱动4台舰本式蒸汽轮机,35節(65公里每小時;40英里每小時),100,000匹指示馬力(75,000千瓦特)[26] 1940年6月18日[25] 1941年10月22日[25] 1942年10月31日[25] 1944年2月17日杂特鲁克以北海域被美军“鳐鱼”号击沉,同年3月31日除籍[25]
“能代”号  日本横须贺海军船厂[25] 1941年9月4日[25] 1942年7月19日[25] 1943年6月30日[25] 1944年10月26日在民都洛岛以南海域遭美军击沉,同年12月20日除籍[25]
“矢矧”号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25] 1941年11月11日[25] 1942年10月25日[25] 1943年12月29日[25] 1945年4月7日在坊岬海域被美军击沉[25]
“酒匂”号  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25] 1942年11月21日[25] 1944年4月9日[25] 1944年11月30日[25] 1945年被除籍,后被交给美国作为战争赔偿,在1946年7月2日沉没于原子弹试验[25]

大淀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开建日期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大淀”号  日本吴海军工厂[27] 2座155毫米(6英寸)60倍径三年式三联装舰炮[28] 60毫米(2英寸)[29] 10,987公噸(10,813長噸)[28] 4具螺旋桨,6台吕号舰本式锅炉驱动4台舰本式蒸汽轮机,35節(65公里每小時;40英里每小時),110,000匹指示馬力(82,000千瓦特)[29] 1941年2月14日[27] 1942年4月2日[27] 1943年2月28日[27] 1945年7月24日在江田岛水域被美军轰炸沉没,同年10月20日除籍,1947年被打捞起拆毁[27]
“仁淀”号  日本 未开工[27]

俘获舰[编辑]

被日本军队俘获后打捞起并修复的“宁海”号正自行驶往上海。

两舰在服役后都在首都南京附近驻扎,与其他几艘炮舰一起组成阻击日军进入长江的战力[30]。在江阴海战中,“宁海”号在日军集中攻击下搁浅在靖江八圩港[31]。“平海”号则在镇江十二圩遭到第二波日军战机的攻击而最终侧倾[32]。之后,两舰都被日军占领并打捞起并分别送往日本佐世保和播磨造船所[33]。在经过5年的搁置后“平海”号和“宁海”号分别由吴造船所和播磨造船所重新进行武装和改造[34]。改造后的“宁海”号被改名为“五百岛”号,“平海”号则被更名为“八十岛”号,成为日军物资运输用护航舰队的旗舰[35]。“五百岛”号最终在1944年9月19日在本州岛御前崎南方60海里处被美军“鲥鱼”号潜艇击沉,同年11月被从日本海军中除籍[35]。“八十岛”号1944年11月25日在吕宋岛圣克鲁兹湾海域被美军航母舰载机炸沉,1945年1月被除籍[36]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开建日期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结局
“五百岛”号  日本播磨造船所[37] 3座双联140毫米(6英寸)舰炮[38][39] 25毫米(1英寸)[39][40] 2,600公噸(2,559長噸)[38] 3具螺旋桨,4座舰本式吕号煤油混烧水管锅炉驱动4缸三涨往复式蒸汽机[41][42],30節(56公里每小時;35英里每小時)[38],10,500匹指示馬力(7,800千瓦特)[41] 432万日元[37][b] 1931年2月20日[37][c] 1931年10月10日[37] 1931年6月[38][d] 1937年9月23日被日军飞机炸沉于江阴[38],后被打捞起并改装为日军“五百岛”号,1944年9月19日被美军潜艇“鲥鱼”号击沉于本州岛御前崎南方60海里处[47]
“八十岛”号  中華民國江南造船厂[48] 3门140毫米(6英寸)舰炮[49] 25毫米(1英寸)[50] 2,400公噸(2,362長噸)[49] 2具螺旋桨,4座舰本式燃煤锅炉与1座重油专烧锅炉驱动2台三涨往复式蒸汽机[51][52],25節(46公里每小時;29英里每小時)[e],7,427匹指示馬力(5,538千瓦特)[49][f] 764.262万元法币[54] 1931年6月28日[54] 1935年9月28日[55][56] 1937年4月1日[53][57] 1937年9月23日被日军飞机击伤搁浅,之后打捞起编入汪政府海军,二战后被同盟国接收[58][g]

改阿贺野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开建日期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退役日期
810  日本 4座150毫米(6英寸)50倍径四一式联装舰炮[60] 60毫米(2英寸)[60] 9,670公噸(9,517長噸)[60] 3具螺旋桨,6座舰本式吕号锅炉驱动4台舰本式蒸汽轮机,37.5節(69.5公里每小時;43.2英里每小時),153,000匹指示馬力(114,000千瓦特)[60]
811
812
813
814

815号级[编辑]

舰名 建造者 主炮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成本 服役
开建日期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退役日期
815  日本 4座100毫米(4英寸)65倍径九八式联装舰炮[61]
816
817
818

脚注[编辑]

注释[编辑]

  1. ^ 历史学家埃里希·格鲁纳(Erich Gröner)指出,满载被定义为“(等于)排水量加上满载燃料油、柴油、煤、备用锅炉给水、飞机燃料和特殊设备”。[1]
  2. ^ 另有来源记载为含监造团队费用在内一共国币7642620元。[43]
  3. ^ 另有来源记载为“1931年2月21日”[44]
  4. ^ 另有来源记载为“1932年9月1日”。[45][46]
  5. ^ 另有来源记载为“21.256节”[53]
  6. ^ 另有来源记载为“7488马力”[53]
  7. ^ 另有来源记载为“被打捞起后改装并更名为日军“八十岛”号,1944年11月25日被美军击沉于吕宋岛圣科鲁兹湾附近”[59]

引文[编辑]

  1. ^ Gröner,第ix頁
  2. ^ 刘怡 2010,第146頁
  3. ^ 刘怡 2012,第2頁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刘怡 2012,第17頁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王义山 2011,第90頁
  6. ^ 6.0 6.1 6.2 王义山 2011,第89頁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王子午 2010,第32頁
  8. ^ 8.0 8.1 8.2 8.3 刘怡 2012,第25-26頁
  9. ^ 9.0 9.1 9.2 9.3 9.4 刘怡 2012,第35頁
  10. ^ 刘怡 2012,第26頁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沼风 & 陈叔阳 2010,第230頁
  12. ^ 沼风 & 陈叔阳 2010,第162頁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王义山 2011,第93頁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刘怡 2012,第40頁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王义山 2011,第97頁
  16. ^ 16.0 16.1 刘怡 2012,第44頁
  17. ^ 17.0 17.1 刘怡 2012,第45頁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王义山 2011,第96頁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沼风 & 陈叔阳 2010,第241頁
  20. ^ 刘怡 2012,第53頁
  21. ^ 21.0 21.1 21.2 21.3 刘怡 2012,第48頁
  22. ^ 刘怡 2012,第52頁
  23.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3.13 23.14 23.15 23.16 23.17 王义山 2011,第99頁
  24. ^ 24.0 24.1 24.2 沼风 & 陈叔阳 2010,第262頁
  25.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25.12 25.13 25.14 25.15 25.16 25.17 25.18 25.19 王义山 2011,第101頁
  26. ^ 26.0 26.1 26.2 26.3 沼风 & 陈叔阳 2010,第246頁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王义山 2011,第103頁
  28. ^ 28.0 28.1 沼风 & 陈叔阳 2010,第253頁
  29. ^ 29.0 29.1 王义山 2011,第104頁
  30. ^ 陈悦 2013,第348頁
  31. ^ 陈悦 2013,第348-359頁
  32. ^ 陈悦 2013,第359頁
  33. ^ 陈悦 2013,第360-362頁
  34. ^ 陈悦 2013,第362頁
  35. ^ 35.0 35.1 陈悦 2013,第365頁
  36. ^ 陈悦 2013,第365-366頁
  37. ^ 37.0 37.1 37.2 37.3 章骞 2012,第147頁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 1998,第1382頁
  39. ^ 39.0 39.1 章骞 2012,第150頁
  40. ^ 陈悦 2013,第297頁
  41. ^ 41.0 41.1 章骞 2012,第152頁
  42. ^ 陈悦 2013,第291頁
  43. ^ 陈悦 2013,第310頁
  44. ^ 陈悦 2013,第289頁
  45. ^ 章骞 2012,第149頁
  46. ^ 张向春 2015,第16頁
  47. ^ 陈悦 2013,第365頁
  48. ^ 《中国舰艇工业历史资料丛书》编辑部 1994,第945頁
  49. ^ 49.0 49.1 49.2 《中国舰艇工业历史资料丛书》编辑部 1994,第927頁
  50. ^ 王义山 2011,第176頁
  51. ^ 章骞 2012,第159頁
  52. ^ 陈悦 2013,第339頁
  53. ^ 53.0 53.1 53.2 章骞 2012,第156頁
  54. ^ 54.0 54.1 章骞 2012,第153頁
  55. ^ 章骞 2012,第154頁
  56. ^ 陈悦 2013,第334頁
  57. ^ 陈悦 2013,第347頁
  58. ^ 《中国舰艇工业历史资料丛书》编辑部 1994,第926頁
  59. ^ 陈悦 2013,第365-366頁
  60. ^ 60.0 60.1 60.2 60.3 沼风 & 陈叔阳 2010,第259頁
  61. ^ 沼风 & 陈叔阳 2010,第260頁

参考资料[编辑]

期刊来源[编辑]

  • 王义山. 世界轻巡洋舰全集. 舰船知识 = NAVAL & MERCHANT SHIPS (舰船知识杂志社). 2011, (增刊). ISSN 1000-7148 (中文(中国大陆)). 
  • 王子午. 决定版 日本海军轻巡洋舰全集. 战舰 (《战舰》杂志社). 2010. ISBN 9771671640017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ISSN 1671-1645 (中文(中国大陆)). 

另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