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LimSoo-jung/FC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抄本列表给出了目前发现的可信的《红楼梦抄本的列表,其中不包括只存在于人的记忆中而无实物的抄本(比如存在于日本哲学教授儿玉达童口中的“三六桥本”),也不包括真实性存争议的版本(比如只存有毛国瑶抄录的批语的“靖藏本”,网上流出的“癸酉本”)。《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它的主要特色是广设伏笔,版本颇多,且全书未完。早期刻印流傳的百二十回的所謂《紅樓夢》“通行本”,是以本為底本的,其中又以“程甲本”為多。自從“新紅學”誕生以來,人們知曉了程高本對原著的改動,以及八十回後並非出自作者之筆。現在發現的《紅樓夢》可以分為兩個系統:抄本和刻本,而抄本中又包括脂砚斋的批语本,脂砚斋评本有四:“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现今提起脂本,往往是这四种的统称。其实在曹雪芹在世的时候,《红楼梦》的手抄本就开始流行了,它们基本上题为《石头记》。而刻印本始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伟元木活字本的出版,即“程甲本”。抄本中最早发现的为戚本,一开始并未引起重视。自从胡适购得甲戌本发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后,学界开始重视抄本的重要性。甲戌本虽然残缺,但其中大量的异文和脂批暗示了后文情节发展,直接证明了程高本后四十回为伪作。之后又发现了己卯本、庚辰本,比甲戌本完整,亦有不同的批语,此三本为后文的情节和《红楼梦》早期面貌提供了充分的资料。而后发现的梦觉本、杨本等则显示了从脂评本向程高本过渡的现象。至20世纪末,共确定了11种与程高本相异的抄本。2006年,收藏家卞亦文入手一部残抄本,使《红楼梦》抄本家族又添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