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胰臟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胰腺癌是指胰臟細胞發生癌變而產生的腫瘤,這些腫瘤細胞具有侵犯其他組織的能力。胰臟的癌症可分為許多類型,最常見的是胰腺腺癌,佔了85%,因此胰腺癌一詞有時也用來直接指稱胰腺腺癌,這些腺癌發源於胰臟製造消化酶的部位;該部位也可能發生其他幾種通稱為非腺癌的癌症。另外1-2%的病例為來自神經內分泌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這類癌症的侵襲性通常沒有胰腺腺癌強。胰腺癌最常見的症狀和徵象包括黄疸腹痛背痛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淺色糞便、茶色尿和食慾不振。疾病的早期通常沒有症狀,且這些症狀通常不具特異性,因此發現胰腺癌時常常已經進展到癌症晚期,癌細胞已經遠端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胰腺癌很少發生在40歲以下的病人,半數以上的患者超過70歲。胰腺癌的風險因子包括吸菸肥胖糖尿病和特定的罕見基因。約20%的胰腺癌和抽菸有關,5–10%則和遺傳因素有關。胰腺癌的診斷常結合醫學影像超音波電腦斷層)、血液檢驗和組織切片等技術。癌症分期則分為最早的第I期到最嚴重的第IV期。目前尚無合適的方法能針對群眾篩檢胰腺癌。非吸煙者和少吃紅肉或加工肉品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風險較低。吸菸者在戒菸後罹癌的機率會降低,戒菸20年後風險甚至能降到與一般人無異。胰腺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和缓医疗或結合上述數種療法,療法的選擇和癌症的分期有關。手術是唯一能治癒胰臟腺癌的方法,針對無法治癒的患者,手術則以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即便是接受積極治療的病人,也建議在疾病早期就實施緩和療護。2015年,胰臟癌在全球已造成約411,600人死亡,為英國第五大死因,美國第四大死因。胰腺癌於已開發國家較常見,佔了2012年新病例的70%。胰腺腺癌的預後通常很差,一年存活率和五年存活率分別僅有25%和5%;早期診斷的五年存活率則提高到約20%。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預後則較好,診斷後的五年存活率約有65%,雖然患者預後仍需視個別癌症種類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