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腦膜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脑膜炎指發生于脑膜急性炎症,腦膜是包裹大脑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頭痛頸部僵硬。其他症狀還包含精神错乱或意识改变、呕吐、畏光或無法忍受大聲的聲響。儿童通常只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易怒、精神萎靡或餵食困難。如果出现皮疹,則可能暗示腦膜炎發生的原因,如由脑膜炎球菌引发的脑膜炎就可能伴随特定形態的皮疹。脑膜炎的病原體可能為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药物偶爾也會引致腦膜炎。脑膜炎的发炎位置接近大脑和脊髓,可能致命,因此被歸為急症。腰椎穿刺是診斷或排除腦膜炎的重要依據,其作法是將穿刺针戳入脊椎管,採集大脑和脊髓周围的脑脊髓液檢體,再送往实验室进行医学检验。有些腦膜炎可藉由疫苗接種來預防,如腦膜炎雙球菌流行性腮腺炎肺炎鏈球菌、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等引發的腦膜炎。一些類型的腦膜炎可以用抗细菌药治療,目前腦膜炎的第一線治療即是立即給予抗细菌药或抗病毒药物皮質類固醇則可預防严重炎症引發的并发症,這些严重的长期后遗症包括失聪癫痫脑积水、认知障碍等,尤其在未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特別容易發生。2015年,全球罹患腦膜炎的人口約有870萬人,造成37.9萬人喪生。比起1990年致死的464,000人已有所下降。在妥善治療下,細菌性腦膜炎的死亡率可以降至15%以下。漠南非洲每年12月至隔年6月之間,會爆發大規模的細菌性腦膜炎疫情,該區域甚至因此被稱為腦膜炎帶。其他區域有時也會爆發小規模的疫情。腦膜炎的英文单词「meningitis」,來自于古希臘語「μῆνιγξ」(meninx),意指「膜」;而后面的「-itis」則代表「炎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