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同行评审/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辑]

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其他以往记录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说明:觉得虎确实是一种神奇的生命,故查阅不少资料,将该条目重新编排,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目前已基本完工(好累人……)。期望能达到优良条目甚至特色条目的标准,于是送来评审。任何帮助都将感激不尽~~—Hans Li留言2012年4月30日 (一) 16:06 (UTC)[回复]
评审期︰2012年4月30日 16:06 (UTC) 至2012年5月30日 16:06 (UTC)

内容与遣词[编辑]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行话術語完成度连贯性等與條目内容有关的要点
  • 很有特色潜力。就我所发现的细节:“陆地最强大的动物”“印度最顶级的掠食者”之类的话是需要修改或删除的,“近年来”这种描述需要改为具体时间;“措施进一步到位...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是典型的空中楼阁式官方吹捧;“大批群众争先恐后消灭瘟神”这种文学修饰也最好修改下;“虎杀死一个成年印度犀牛的事件已被观察到”这样的外文句子需要改写,这些是举例,请编者仔细搜寻,文中有不少类似问题。我太琐碎了先闭嘴,请编者多注意这种细节。最后说点大的:引言请多以“动物”的角度来介绍,即第一段应增加而第二段减少;介绍品种时为什么篇幅差距这么大? 最后的最后要称赞编辑的仔细,《虎研究》一书出现了十几次,我细看原来有页数的不同。-- * 无与伦比的豆腐留言 2012年4月30日 (一) 20:58 (UTC)[回复]
  • 昨天才再次阅读该条目。我觉得虎文化方面可以再扩充一下,虎的传说很多,像巴国的禀君。作为权威象征,如虎符。或许还可以像那样,再讲讲不同文明对虎的称呼,汉字虎的源流。--玖巧仔留言 2012年5月1日 (二) 07:10 (UTC)[回复]
    • (:)回應:我在这方面不在行,实在是能力有限,只能补充了一些关于虎的习俗,虎姓的来源和古代军事上一些与虎有关的东西(比如说虎符)。关键是这方面实在难以找到可靠来源(比如说汉字虎的源流),有些东西很小众,还有很多地方虎只是在里面当了一下引子而已。要是能有一位文化学人士能系统地写一下虎文化的条目就好了。--Hans Li留言2012年5月2日 (三) 01:19 (UTC)[回复]
  • 遗传那一节当中说“分布于中国境内的东北虎和华南虎的染色体二倍体数为 2n = 38。”。可是,就我的理解来说,同一个种的动物,不太可能因为地区或者亚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因此我觉得这么讲比较不科学,是否考虑修改一下?另外,我看了一下英文维基,内容非常丰富,而中文似乎只翻译了一部分。是否还有继续翻译的打算?—— Sumtec赞美 骂街 讨论 察看贡献2012年5月9日 (三) 07:55 (UTC)[回复]
    • (:)回應:遗传的部分已修改,确实是不太妥当,大概是中国文献只关心自家老虎吧,参照《哺乳动物染色体》一书改过来了。翻译还会继续,尤其是保护部分,不过最近有点忙,可能不太快。--Hans Li留言2012年5月9日 (三) 10:23 (UTC)[回复]

格式与排版[编辑]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列表章节排版序言)等信息


参考与观点[编辑]

包括是否有参考文献可供查證)、中立观点未發表的原創脚注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针与指引等